警醒|「低價團」不低價 遊客被強制消費近十萬

近期頻繁爆出遊客參加低價團被宰的情況,近日無錫市劉阿姨就遭遇了這樣的事情,與朋友報名參加了港澳五日遊,團費是470元 。出發前她和導遊確認過不會有強制消費。然而,在到達香港後,之前的承諾不攻自破。有的花費了十萬左右。


警醒|“低價團”不低價 遊客被強制消費近十萬​​

他們一踏進香港,就被關進消費點小黑屋,眾人無奈乖乖刷卡,最多的共消費了10萬,買的東西經鑑定還是假貨。劉阿姨回憶起自己剛剛結束的港澳之旅,氣憤不已。

警醒|“低價團”不低價 遊客被強制消費近十萬

警醒|“低價團”不低價 遊客被強制消費近十萬​​

當時有朋友組織了七十多人參加了港澳五日行,每人旅費470元外加160元的導遊費,看著這麼便宜的費用,劉阿姨就動心了。
警醒|“低價團”不低價 遊客被強制消費近十萬

警醒|“低價團”不低價 遊客被強制消費近十萬

然而五天的時間,遊客卻只看了兩個景點,剩下的時間一行人都被送進了購物點。每個遊客都要購物。 劉阿姨說“全程路上花了兩萬不滿,福建的花了靠近十萬左右。”
警醒|“低價團”不低價 遊客被強制消費近十萬


警醒|“低價團”不低價 遊客被強制消費近十萬

劉阿姨說,當時出發前自己的領導再三和導遊確認旅遊中一定不會出現強制消費,然而一行人剛剛上車導遊就開始佈局他的“忽悠”之術了。
警醒|“低價團”不低價 遊客被強制消費近十萬

警醒|“低價團”不低價 遊客被強制消費近十萬​​​​​

從第一天開始,剛進入香港,劉阿姨一行人就被帶到了一家玉器商店,銷售人員一番花言巧語甚至還搬出了“交朋友”“感恩”一說,劉阿姨說“首先送個小玉佩,他說也價值幾千塊錢,後來再說檢驗是不是來交朋友的,說我是交朋友的,這個玉價值幾萬幾萬。”
警醒|“低價團”不低價 遊客被強制消費近十萬

警醒|“低價團”不低價 遊客被強制消費近十萬​​​​

之後劉阿姨一行開始了購物之旅,起初劉阿姨自己不願意購買,還被店員關進了“小黑屋”,她的不配合還被導遊好好“教育”了一番。每人必須消費五六千,不消費的下面的行程我不讚助了,就是我們贊助了你們還不消費。
警醒|“低價團”不低價 遊客被強制消費近十萬

警醒|“低價團”不低價 遊客被強制消費近十萬​​

劉阿姨說,五天的時間從買手錶到買項鍊,玉鐲甚至還有讓他們買真絲被。劉阿姨說,只要東西是真的自己多花了錢也無所謂。然而,團友們拿著東西去鑑定,結果讓她徹底懵了:“金是一層鍍金,玉是標籤上沒有寫A貨什麼的”。如今,導遊已經聯繫不上劉阿姨只能後悔報了這個低價團。
警醒|“低價團”不低價 遊客被強制消費近十萬

警醒|“低價團”不低價 遊客被強制消費近十萬

不掏錢或少掏錢就能閱覽風景,“低價團”誘惑力十足,但天上掉餡餅,往往有陷阱。我們更應該從“低價團”陷阱的套路中得到警醒。
警醒|“低價團”不低價 遊客被強制消費近十萬

警醒|“低價團”不低價 遊客被強制消費近十萬​​

中國有句古話:“一分價錢一分貨”,470元港澳五日遊?車票、住宿、飯餐是否夠!旅行社不是慈善家,不可能倒貼錢讓遊客出門玩,必然會通過其它的旅遊相關行業利潤彌補損失。
警醒|“低價團”不低價 遊客被強制消費近十萬


​​

當然,遊客的“貪便宜”不是活該被宰的理由,如何有效的遏制低價團的強制購物?銳眼看社會認為,在政府和企業方面,大力推動自由行、自駕遊等,使出遊方式更加多元和分散。線上線下,統一服務標準,在客源地和景點制定違規處罰標準。
警醒|“低價團”不低價 遊客被強制消費近十萬

在企業方面,取消低價,應該做到以消費者為中心,真正能做好服務做好產品的公司、定位好不同社群,挖掘某個特色的主題旅行,去做有特色、有溫度、有主題的產品和服務、在內容和價值觀上引導用戶、實現從資源地接到渠道終端,縮短鏈條、提高毛利,以適用市場、特別是遊客消費行為變化的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