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與美國國稅局訴訟案落幕!英特爾敗訴,衆多美企夢碎

集微網消息,據華爾街日報消息,美國國稅局週二贏得一起備受科技公司關注的訴訟案,因一家上訴法院支持一項有關公司如何在其國內和海外業務之間分攤費用的規定。值得一提的是,這次裁決對於英特爾公司來說是一次挫敗。

對此,英特爾未立即回應置評請求。

實際上,美國國稅局與英特爾之間的爭執,源自於英特爾收購的Altera,當Altera還是一家獨立公司的時候對美國國稅局的規定提出了挑戰。而2015年6月,英特爾以167億美元收購了全球第二大FPGA廠商Altera。

而Altera與美國國稅局的爭執始於2003年,這也是美國國稅局與美國企業就後者與他們低稅率海外子公司的成本分攤安排的拉鋸戰的一部分。

根據美國稅法的相關規定,美國企業海外子公司的利潤不需要繳稅,直至把海外利潤帶回美國本土。這也讓美國企業在海外賺取利潤之後,都把利潤囤積在了海外。成本分攤安排通常被用於美國母公司和海外低稅率國子公司之前的協議,讓後者來保管和管理美國母公司在海外的利潤。根據這一協議,海外子公司必須承擔母公司的部分企業支出,如美國總部產品開發人員的薪酬。

如果美國母公司承擔的企業支出越多,其在本土的利潤就會越少,繳納35%美國企業稅的利潤也會相應的減少。如果海外子公司承擔的企業支出越少,那麼他們囤積在低稅率國家的利潤就會越多。

Altera與美國國稅局爭論的焦點,是股權獎勵支出是否應當被計算在企業支出項目當中。該公司對美國國稅局的規章制度提出了挑戰,認為股權獎勵支出必須被計算在企業支出項目當中。

2016年2月,美國國稅局向美國第九巡迴上訴法院的上訴,一直被科技產業所密切關注。包括微軟、eBay在內的至少20家科技公司都已經表示,他們正密切關注著此案的進展,因為它可能是高科技企業當前所面臨的最大未解決的繳稅問題。當然,由於本案的不確定性,也讓他們無法量化潛在的收益。

據業內人士表示,如果英特爾在本案中獲勝,最大的受益者將會是Alphabet。Alphabet在此前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年度報告中指出,按照地方法院的判決結果,這家公司有可能獲得35億美元的潛在收益。

密歇根大學稅法律師魯文·艾維-約納(Reuven Avi-Yonah)表示,如果谷歌能夠獲得35億美元稅收優惠,這一問題同樣也能令許多其他公司獲得數十億美元的稅收優惠。如果英特爾獲勝,眾多的美國企業還將有望通過未來的稅收優惠從中受益。

但現在最終的結果顯示,英特爾還是沒有取得勝訴,這也意味著眾多美國企業的夢也破碎了。(校對/團團)

英特爾與美國國稅局訴訟案落幕!英特爾敗訴,眾多美企夢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