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的最大股東到底是誰,誰又是最大的贏家?

愛做美食的小劉


最大股東——軟銀(可歸於中國)最大贏家——馬雲(中國)

沒錯,你所認為的日本軟銀也可能是要「歸於中國」,這是什麼情況呢?來且聽且分析:

【下面是我查閱的,當今全球市值排名前 8 的巨頭】

蘋果 9098.41 億亞馬遜 8247.89 億谷歌 7748.73 億微軟 7576.40 億騰訊 5670 億Facebook 5624.84 億阿里 4769.46 億伯克希爾-哈撒韋4605.95 億

可見阿里巴巴市值近 5000 億美元,一路高歌達到全球第七。

而其股權結構為 1.軟銀 ,2.雅虎 ,3.馬雲,4.其他。。。

那按理說軟銀是最大股東,話語權和分紅利潤都應該是最大,自然會成為最大贏家。但如此龐大、擁有太多國人隱私信息的阿里讓日本企業掌控,馬雲可以接受?中國政府允許發生?

當然事實並非如此。分紅利軟銀最多沒錯,這是因為 1999 年成立的阿里,在成立第二年,也就是 2000 年就遇到了互聯網泡沫破裂,馬雲籌錢未果,招不到投資方,公司瀕臨破產,在這生死關頭,是人家軟銀出手相救,才起死回生,也才有如今的阿里帝國。

而至於話語權,整個阿里集團的運營都還是馬雲團隊說了算。這是由於阿里股權機制決定的,阿里股權採取的是雙級股權結構,股份分紅可以多點給你,但權力我馬雲還是要掌握在自己手裡。

還有兩點很多人沒有注意到,但很重要。

一、馬雲是最大個人股東

馬雲個人持股佔阿里股權 7.4%,而軟銀集團是佔比是 31.9% ,孫正義作為軟銀一把手,在軟銀的股份額佔比是 20%,那也就是說孫正義佔阿里股權其實是 0.319 × 0.2 = 0.0638 當然小於馬雲的 7.4% ;

二、軟銀背後是中國工商銀行

這裡面還有一點是不為我們大多數人所注意的,那就是阿里的最大股東是日本企業軟銀,而殊不知軟銀的最大股東是南非的標準銀行,而南非標準銀行在 2014 年的一次收購案中又被中國工商銀行收購了其 60% 的股權,直接成為了最大股東,這樣掐指一算,軟銀最大股東還真是要歸中國了啊。 所以阿里的最大股東是否也就成了我們中國企業。有點意思吧

綜上所述,阿里巴巴的最大股東是軟銀(可能要歸於中國),最大贏家則是馬雲,錢、權、影響力盡收掌中。


stormzhang


阿里巴巴的大股東是日本軟銀集團,但實控人是馬雲及以其為核心的阿里巴巴管理團隊!至於贏家是誰,不妨看看利益最相關的幾方的情況!


一、軟銀集團!首先說下股權的大致情況及歷史背景!阿里巴巴是全球前十大互聯網高科技公司之一,公司股權結構並不是什麼秘密,截止到2017年末,公開資料顯示馬雲的持股為11.97%,為公司第三大股東,相比持股29.07%的大股東軟銀集團及持股14.93%的老二雅虎,都存在非常大的差距!

如果按我們對國內上市公司的認識,一般實控人都為大股東,即按道理並不是馬雲而應該是軟銀集團!背後的原因要追溯到當年公司發展遇瓶頸時,馬雲拉投資設下的附加條件,就是投資者不能干預公司的日常經營發展!軟銀是在2000年以2000萬美元入股,後來到2004年又追加投資6000萬美元,那時互聯網行業剛經過泡沫洗禮,浴火中還沒完全重生,馬雲在國內找投資四處碰壁的故事現在早已為大家所熟知,所以這也體現了軟銀孫正義的膽識和遠見!接下來的雅虎也是一樣,在國內資本都認為馬雲是滿嘴跑火車的騙子的時候,他們出資解決了阿里的資金問題,嚴重點說可以說是解決了生死問題,現在投資方回報豐厚,也是人家應得的!軟銀原來持股32%,在2016年套現了79億美元,目前持股市值大約還有1420億美元左右,要知當年只投了幾千萬美元!從投資收益的角度看,目前他們就是這場盛宴的最大贏家!

二、雅虎!雅虎於2005年作價10億美元入股阿里巴巴,當年佔股40%,曾經是最大的股東!但因自身發展問題,2012年開始減持了部分股票,包括阿里回扣用了76億美元加後期的減持也收入近百億美元了,加上目前持股14.93%市值還有730多億美元,投資收益僅次於軟銀!



三、馬雲!眾所周知,馬雲是阿里巴巴的靈魂人物,馬雲曾經說過:我們不是普通的民營企業,也不是國有企業,我們把自己定義為中國的“國家企業”!現實中他也通過同股不同權來把阿里巴巴的控制權牢牢的握在中國人的手中!如果馬雲要併購個什麼垃圾企業,甚至出現經營虧損了,大股東軟銀也沒奈何,最多孫正義也只能嘮叨馬老師幾句!阿里發展到今天,作為創始人的馬雲也已經躋身中國頂級富豪的行列,最新財富為408億美元,實現了自身追尋的夢想,有多到花不完的銀子和驕傲的事業,他也是這場盛宴中實實在在的人生贏家!



我覺得以上各方都是大贏家,大家也可以站在不同的角度比較下看看誰是最大的受益方!歡迎留言指點!


CA紅葉


截止2017年,軟銀減持後,持有阿里巴巴股權29.2%,還是第一大股東。雅虎持有阿里巴巴股權15%,為第二大股東。馬雲持有阿里巴巴股權降至7%,仍為第三大股東。蔡崇信持有阿里巴巴股權降至2.5%,在其後。

既然馬雲不是阿里巴巴最大的股東,那麼這個公司的控制權是不是也在大股東手裡哪?這家公司靈魂人物到底是誰?這裡說到主題,誰又是最後最大的贏家?是軟銀、雅虎?還是馬雲?阿里巴巴是以馬雲為靈魂人物和18羅漢一起創辦的中國的公司,靈魂人物至始至終都是馬雲,可以這麼說,沒有馬雲就沒有如今的阿里巴巴。阿里巴巴後來陸續將股份大量稀釋,以至於創始人手裡的股份越來越少,控制權問題已然成為了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因為這關乎這家公司的走向命運。
其實,多年以來馬雲團隊一直在為收回公司的控制權做努力。這裡要說到一個問題,股權與投票權與控制權是不對等的,。經過回資回購等手段,馬雲團隊的投票權已經在50%以上,就是軟銀和雅虎加起來也超不過。既然投票權如此,靈魂人物又是馬雲,那麼控制權不言而喻。日前,阿里巴巴市值剛突破5000億美元,
已然成為僅次於蘋果、Alphabet、微軟、亞馬遜、騰訊和Facebook的全球第七大市值公司。就在不久前和美國零售巨頭克羅格公司戰略合作,順利打進美國市場,其完美的全球化佈局已經是勢不可擋,"全球買全球賣"已經不再遙遠。

如果非要說最大的贏家是誰,我個人覺得阿里巴巴改變了中國,即將又會改變世界,不僅改變了人們的支付方式、購物習慣等,還帶動了經濟的發展與變革。照這麼說最大的贏家應該是大家所有人!


金D蛋


阿里最大股東好查,分次序排開是軟銀、雅虎及馬雲,最後是蔡崇信為代表的管理團隊。

分別代表日本、美國、中國,這就有不同的意味了。

馬雲不像百度的李彥宏,騰訊的馬化騰,只佔股大概7%,後二者一個超過15%,一個也超過10%,後二者並沒有像阿里的背景一樣,有那樣鮮明的美日資本巨頭在幕後。

但馬雲牢牢控制著阿里的決策實權。

觀察到一個現象,馬雲曾公開表態說,他不願在政府工商行會、協會任職,也查不到他在半官方的機構任職的相關信息。

李彥宏,馬化騰則不同,一個是工商聯副主席,一個是全國青聯副主席。

或許可推理說,馬雲過於宣揚國家、本土意識,背後大佬是不是會很尷尬,會否違背資本意識?

不過由此也可以看出阿里巴巴是BAT中最國際化的。

回到問題本身。

受益最大的、最大贏家自然是馬雲,他已隨著公司的發展壯大成為世界級的商業領袖,影響億萬人群,改變百萬級人的工作收益。

你說阿里巴巴什麼不是的話,僅在淘寶創業的人群就會用唾沫淹死人。

阿里內部孵化出淘寶、螞蟻金服、阿里雲,更讓阿里集團成為當之無愧的巨無霸,幾十年地位穩固也。

其次的大贏家是如蔡崇信、彭蕾這些阿里合夥人,隨著阿里的壯大,他們身家億萬,也是當然的企業經營大師了。

資本如軟銀的孫正義,已是世界首富陣列人選,哪個媒體偏好傾向,就會列出他為世界首富來。

而雅虎,如果沒有持股15%左右的阿里股份,都不被人記得曾是互聯網第一大巨頭了。華裔創始人楊致遠這下要以和馬雲哥兩好為貴了。十多年河東十多年河西,想當年絕對是楊致遠說話,馬雲負責傾聽呀。

這些金錢和名譽的明顯獲得者之外,不得不說寄生於阿里系統的不少普通創業者,也是大贏家。

我在廣州認識一個90後,之前送快遞,看到一客戶月入5000元,也動心開了淘寶店,幾經風雨,如今公司營業收入過億元,如今依靠阿里大系統,開始積極擁抱人工智能新時代了。

這類人也不少,他們一定會極其珍惜和感恩阿里的平臺。

最後總結,一家不斷做大做強且盈利的公司,除消費者、用戶外,一定能惠及成千上萬的人,那就是公司的價值。

了不起公司就有著了不起的價值!


財經作家邱恆明


孫正義先生,日本首富。

1.控股但無控制權

日本軟銀。韓裔日籍的孫正義,股權達到28%。雖然最大股東不是我們中國人,但不可以就說阿里巴巴是日企,因為控制權在我們手上,它是我們中國的企業。孫正義幫助了馬雲,投資了阿里巴巴,但是無奈他作為股東沒有控制權,決策權,只有享受分紅的權利。

但事實證明,孫正義沒有錯,他的大投資迎來了巨大的回報,現如今的阿里巴巴發展呈翱翔之勢。

2.馬雲心想事成

至於誰是最大贏家,可不可以不是個具體的人呢?哈哈,因為我覺得孫正義也好,馬雲也好,最後受益的是阿里巴巴整個集團。當然如果非要列舉出最大的贏家的話,我認為馬雲更是。馬雲已經躋身中國頂級富豪的行列,馬雲是阿里巴巴的創始人,自己的集團蒸蒸日上,股權雖然7%,但是看著自己一手揮汗如雨闖出來的事業慢慢成長

,就如同看著自家孩子茁壯成長一樣,自己“委屈”點沒有關係,寄託的夢想真正實現了 ,那就是贏家!


關注懂財帝微信公眾號(ID:znfinance),奔向財務自由之路。


懂財帝


這個類似的問題在以前也回答過。今天就再說說吧。

在當今信息爆炸的時代。阿里巴巴最大的股東是誰?早已經不是什麼秘密。在網上隨便搜一下就能知道。阿里最大的股東,是一個叫孫正義的日本人(軟銀)。佔有阿里34.4%的股權!其次是“雅虎“。當初馬雲是要資金,而國內資本又不看好他。都認為馬雲是騙子,滿嘴跑火車,像搞傳銷的。反而是這個日本人孫正義投資了馬雲。(當初孫要投3000萬美金,馬雲只要了兩千萬)誰知馬雲成功了,也就成就了日本人孫正義。阿里巴巴屬於合夥人公司制。所以,阿里也不具備在國內上市流程。也正是因為合夥人公司,才有了馬雲只佔7%的股權,卻擁有阿里巴巴絕對的話語權!而日本人擁有34.4%的股權卻不能主導阿里

其實從表面上看來,最大的受益者是日本“軟銀”(孫正義)。但是往更深的層次看最大的受益者還是馬雲和他的螞蟻金服。螞蟻金服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啊裡為基石。螞蟻金服能從“阿里“剝離出來也是馬雲的高明之處。為此馬雲還背上了不“守信”的罵名。其實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因為在中國支付牌照必需內資控股,要不然“軟銀“和“雅虎“,也不會這麼容易放棄這麼大塊的肥肉。


不知所謂呵呵呵


這個事情恰好最近在跟進,可以向各位報告一下。大家可能以為股權佔比高就說了算,實際上未必。



有時,企業會採取雙重股權結構,也就是俗稱“同股不同權”。 比如說,公司內存在不同表決權的類別股。其中低表決權股通常稱為B類股,高表決權股稱為A類股。這種“A/B股”結構中,創始團隊股東持有特殊表決權股(B類股),每股相當於普通表決權股(A類股)兩倍甚至多倍的表決權。這樣,就是持股比例再高,也掌握不了公司的方向。



不過,阿里巴巴2014年9月登陸美國紐交所時,並未採取超級表決權結構。這是由於阿里巴巴此前經過不斷的融資,上市前創始人馬雲僅持有7%的股份,而最大的兩個股東——日本軟件銀行和美國雅虎分別持有34.7%和22.8%的股份。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採取傳統的雙重股權結構,也難以維持控制權。



因此,阿里巴巴創造了“合夥人制度”,雖然其名稱包含“合夥人”字樣,但與我國《合夥企業法》中規定的合夥人截然不同。合夥人制度的核心在於董事提名權。根據招股說明書,阿里巴巴合夥人可提名董事會半數以上的成員。若提名未被通過,或者所提名的人當選為董事之後又因故離開董事會,阿里巴巴合夥人有權指定一名臨時董事,直至下一次年度股東大會召開。



這種臨時指定是強制性的,無需經過股東大會同意。 而且,為了牢牢鞏固阿里巴巴合夥人的“董事提名權”,阿里巴巴進一步規定,如果要對阿里巴巴合夥人的“董事提名權”進行修改,必須在股東大會上取得95%以上的股份表決同意。而馬雲自身所持有的股份就不止 5%,也就是說只要馬雲不同意,修改“董事提名權”就無從進行。



總而言之,阿里巴巴最大的控制人仍然是馬雲,雖然他持股不高,影響力卻可敵國——不過,這也可能不見得是件好事,讓我們拭目以待。


林海


截止到2017年末,公開資料顯示日本軟銀集團持股29.2%,為阿里集團的大股東,二股東雅虎持股14.93%,兩者合計持有阿里巴巴44.13%的股份。而創始人馬雲的持股為7.8%,為公司第三大股東,其次是蔡崇信持股2.5%。

日本軟銀集團的孫正義,2000年投資阿里巴巴2000萬美元,並在四年後領投阿里巴巴8200萬美元融資,市場傳言軟銀又投資了6000萬,這筆十幾年前完成的投資使軟銀擁有阿里巴巴超過30% 股份,到今天價值約1300億美元,軟銀獲利超過1700倍。2014年阿里上市,將中國的馬雲和日本的孫正義推上了首富的位置。2016年軟銀出售一部分股份後,仍持股29%,至今為止,阿里巴巴是軟銀最成功的一筆投資。

雅虎作為上個世紀最具有代表性的互聯網公司,在2005年的時候投資阿里巴巴10億美元,置換阿里40%的股份,曾經是最大的股東,但2012年阿里回購了雅虎所持的21%的阿里巴巴股權,交易價值約76億美元。阿里上市後,雅虎套現金額達82.8億美元,目前持股14.93%,市值還有730多億美元,投資收益僅次於日本軟銀。

雖然軟銀與雅虎為阿里巴巴集團的大股東,但阿里採取雙重股結構和合夥人制度,馬雲擁有的是A類股票(每股10份投票權),其餘人都是B類股票(每股1份投票權),所以馬雲持股不到10%,但卻是整個企業最大的控制人,掌握了整個企業的走向。阿里發展到今天,已經成為了全球市值超過5000億美元的企業之一,另外5家市值超過5000億美元的公司,分別是蘋果、亞馬遜、微軟、谷歌母公司Alphabet和Facebook,被外界俗稱的美國五大科技股。而馬雲作為阿里創始人,已經躋身中國頂級富豪的行列,福布斯最新財富顯示為408億美元,已經成為互聯網界的一個傳奇人物。


天方燕談


阿里巴巴作為上市公司,會定期向社會公眾披露公司的相關經營情況,包括股東構成情況。

根據其2017年度的相關數據,阿里巴巴最大的股東是日本軟銀集團,持有公司29.2%的股份。其次是美國雅虎集團,持有公司15%的股份。核心創始人馬雲,持有公司7%的股份。創始人之一的蔡崇信持有2.5%的股份。以上最大的四位股東合計持有公司53.7%的股份。

雖然日本軟銀集團是公司的最大單一股東,但並沒有對公司形成實際的控制,也幾乎不參與,公司的經營管理。阿里巴巴創立的公司合夥人制度——公司合夥人提名大部分的股東席位——有效的防止了野蠻人的入侵,公司的決策、管理權牢牢控制在阿里巴巴的創始人團隊手中。

軟銀集團雖然並不參與公司的決策和管理,僅僅獲得公司的收益分紅。因此其對阿里巴巴的投資,是一筆財務投資。這筆財務投資的回報率,使得軟銀的董事長孫正義成為日本的首富。


阿里巴巴的最新收盤市值是5233.5億美元。軟銀手中持有的29.2%的股份,市值達到了1528億美元。在這之前,軟銀還拋售了阿里巴巴的一些股份,獲得了數百億美元的收入。

要知道,軟銀集團總共才對阿里巴巴投了2000萬美元。也就是說,軟銀對阿里巴巴的風險投資賺了約1萬倍的收益。

當然,除了軟銀和雅虎的成功。以馬雲為代表的公司創始人也獲得了極大的財富回報。1998年創立阿里巴巴的時候,馬雲還是一個窮教師,而今天,他已經成為了中國頂級富豪,個人財富高達三四百億美元。


紅谷新視界


阿里巴巴最大股東是誰,這點一看公司年報便可知道,日本軟銀集團嘛。但我更想跟大家一起探討的是誰是最大的贏家?或者說阿里巴巴改變了什麼?

第一,得到金錢最多肯定是孫正義。軟銀佔阿里巴巴的股份高達29.2%,這筆投資升值一萬倍,直接把孫正義推上了日本首富的位置。

第二,得到方便最多的肯定是廣大剁手黨。沒有阿里巴巴和有了阿里巴巴,可以不誇張地說,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時代,從此找東西買東西變得特別容易,省時省力呀。當然,省事了那省錢就難了。

第三,得到激情最多的是互聯網創業者。因為馬雲的成功,激勵著一批又一批年輕人在互聯網創業領域搏殺,也的確有很多人成功了。從阿里巴巴身上,他們得到了激情。畢竟,你想想看,馬雲那麼好(nan)看都能行,我們憑什麼不行?



第四,得到空閒最多的肯定是實體店店家。有了阿里巴巴,生意越來越差,原來忙得不可開交,現在終於有時間聚在一起打麻將了。有了空閒,還可以順便思考一下以後的人生,說不定得到靈感,做個麻將社交平臺也不錯呀。

世界永遠變革,世界永遠向前,你要是什麼都不想不做不改變,那就只能從阿里巴巴身上得到最多的痛苦。親愛的朋友,你在阿里巴巴身上得到了什麼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