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會計《外帳的小技巧等》!

一、外帳的手法

1.成本費用互化:將屬於成本項目的支出賬務處理變為費用以達到當期稅前扣除的目的,或將屬於費用項目支出成本化已達到控制稅前扣除比例及當期利潤的目的。

原因:因為成本由直接人工、直接材料、製造費用組成,而直接人工、製造費用、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等容易混淆,所以是應該是該操作的漏洞。另直接材料中包含的運費及人工搬運也與管理費用較容易整合。

財務會計《外帳的小技巧等》!

2.費用資本(產)互化:將屬於費用項目的賬務處理變為資產,從折舊中遞延稅前扣除;或將屬於資產類科目的支出直接確認費用,當期稅前扣除。

原因:部分資產價值本身就包含費用故將其他費用整合進入資產價值,反之亦然;另資產修理,借款費用等本身確認邊界比較人工虛擬;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確認的依據較容易虛擬。

3.費用名目轉化:將部分稅前扣除有比率限制的費用超額部分轉為其他限制寬鬆的或沒限制的費用名目入賬,以達到全額稅前扣除的目的或減少相關稅費等。

原因:費用確認以發票為依據,發票容易虛擬。

4.費用預提/遞延/選擇性分攤:為控制當期稅前利潤大小,預提費用,以推遲納稅,或為其他目的(如股權轉讓價,當期業績)誇大當期利潤選擇遞延確認。有選擇性的將費用分攤:在個費用支出項目上分攤比例進行調節,控制因該項目造成的稅費(如調節土地增值稅)。

5.成本名目轉化:將屬於本期可結轉成本的項目轉變為其他不能結轉成本的項目,或反行之。

6.成本提前,推遲確認/選擇性分攤:本期結轉成本時多結轉,或少結轉,下期補齊,或選擇成本分攤法以達到這2個目的。

原因:成本結轉規定較模糊。

7.收入提前,推遲確認/選擇性分攤:將本期的收入多結轉或是少結轉,下期補齊,或選擇收入分攤以達到這2個目的。

原因:收入確認規定較模糊。

8.收入名目轉化:將收入總額在多種收入項目間進行調節,如把主營業務收入轉變為其他業務收入或營業外收入,以達到控制流轉稅或突出主業業績的目的。

9.收入負債化/支出資產化:將收入暫時掛賬為其他應付款,將支出暫時掛為其他應收款,達到推遲納稅或不納稅。

10.收入、成本、費用虛增/減:人為的虛增/虛減收入或是成本、費用,進行差錯調整的依據,達到納稅期拖延或是其他目的。

11.轉移定價:與外部交易進行人為價格處理,將價格降低或提高,以其他費用的方式互相彌補各自的小金庫,達到避稅的目的。

12.資產、負責名目轉化:將固定資產的資產類別名目轉變,改變其折舊年限,將應收賬款掛其他應收賬款,預收賬款掛其他應付款等手法避稅。

13.虛擬交易法:以不存在的交易合同入賬,造成資金流出,增加本期費用,達到減少所得稅的目的。

14.費用直抵收入法:收入因涉及流轉稅,在收入確認前即彼此費用直接抵消,達到控制流轉稅的目的,如:商業折扣變為後續期間降低售價

15.重組轉讓法:利用股權轉讓、資產轉讓、債務重組等進行資金或是收入轉移達到避稅的目的。

16.私人費用公司化:將私人的費用轉變為公司的費用,可降低個人所得稅又可增加企業所得稅前扣除費用的目的。如:個人車油費、房租費在公司處理

17.收入/成本/費用轉移法:分立合同法,將收入、成本和費用轉移至其他公司或子公司,可達到差異稅率處理的目的。如:將各公司的費用進行填充報銷,小金庫補償,達到各自平衡有限制的費用

18.虛增/減流轉過程:在流轉過程上下工夫,多一道流轉過程,收入額多一道;各有比率限制的費用可扣除範圍增大,或可虛擬出部分費用。

19.利用金融工具法:利用股票、期貨、外匯等金融工具進行難以控制未來價格的交易;將交易時的價格控制在低水平,交易後成為金融工具的投資收益,避免部分流轉稅。

20.集團化操作:將集團內各公司的費用平衡分配,達到統籌納稅的目的。如:集團內成立軟件公司,工資扣除無1600元的限制,將其他公司的人員編制在該公司,工資在該公司發,人在其他公司工作等

21.其他:將借款變成其他公司的定金處理,將利息產生的稅金避掉。

財務會計《外帳的小技巧等》!

財務會計《外帳的小技巧等》!

財務會計《外帳的小技巧等》!

二、內外帳的區別

1.相同的是內帳和外帳的帳務處理方法,都是按會計專業知識去處理。

區別的是在於避稅,內帳是按含稅價核算的,外帳核算的是不含稅價。

內帳核算的應交稅金在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中列入。

內賬中從銀行中交付的增值稅及其他稅都可以在管理費用科目下設稅金及附加進行核算。不用計提,每月交多少就直接做。其他內賬和外賬的賬務處理方法是一樣的。

2.做內帳要正直,做外帳要狡猾。

用真發票做假帳。

用假收據做真帳。

外帳以簡潔 精確為重 內帳就是要詳細 真實

有正規發票才能做賬,可以適當的拿一些正規的發票來增加費用,相對減少利潤,這樣就能少交點所得稅

要有原則的:

(1)銀行存款和內帳一致

(2)銷售根據開票情況,抵扣情況結合實際情況來做,

(3)稅負要保證不能太低

(4)庫存要控制,與內帳相差不能太大

稅負是要找稅務問,每個行業的稅負是不一樣的,有2點多\3點多\4點多,很多種,庫存要看產能,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

三、單據問題

大家都知道,原始單據是咱們會計的基礎,但是企業要做內外帳的話,自然要分離開,但是單據只有一張,該怎麼處理呢?我們現在常用的就有兩種方式 :

1複印

複印是最省事,但是工作量比較大的工作。將每一張在外帳中使用的原始單據,都複印一份,對應的放在內帳當中,然後在上面標註清楚原始單據在外帳的哪個月哪張憑證後面,並且在這個複印件上蓋上章子,標明這是咱正規審核的,不是隨便充數的。然後在外帳中貼上原始單據。

2組合帳

通過字號的方式來做。大的企業都有一些字號來標示不同的環節中誕生的財務信息。我們也用在這裡。用記,外,內等字號標示憑證,通過兩兩之間的組合,來實現賬務的還原。比如記用來標示內外皆用的,外標示純外帳(即我們拉來充數字的),內標示純內帳(無法做賬的)。然後通過組合,就得到真實內帳,真實外帳,再各自出報表就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