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甕灌園中那神奇的提水工具

《莊子》是我國古代道家經典文獻,又名《南華經》,與《歸藏》《黃帝四經》《老子》等,同為中華民族的源頭性經典。今本《莊子》共收錄33篇文章,以“寓言”“重言”“卮言”的表現形式,倡導自由主義,蔑視禮法權貴而倡言逍遙自由。莊子與老子,又並稱“老莊”。《莊子·天地篇》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孔子的學生子貢有一次出遊,在漢陰看見一位老人抱著甕提水,澆灌田圃。子貢見他很勞累,便告訴老人,有一種事半功倍的機械桔槔(jié gāo),很省力。老人很不情願,還說人利用機械做事,就會產生機巧之心。有了機巧之心,心靈就不純淨了,進而思想就會混亂,你就得不到至高無上的“道”了。

抱甕灌園中那神奇的提水工具

這個故事就是成語“抱甕灌園”的由來,比喻安於拙陋,不求改進的落後保守思想,也表示淳樸無邪,對事物無所刻意用心。又稱“抱甕灌畦”“抱甕灌圃”“漢陰抱甕”。原文中有這樣一段話:

為圃者仰而視之曰:“奈何?”曰:“鑿木為機,後重前輕,挈水若抽;數如泆湯,其名為槔。”

故事中提到的機械工具——桔槔,是我國一種古老的提水機械,至遲在公元前400年前後已經得到應用。

根據文獻記載,桔槔是用木材加工製作的,主要原理有兩個:一是槓桿原理,一是利用後端的重力。其結構是在水源岸邊豎立一根木柱,古代稱之為植。木柱上綁紮一根橫杆,古代稱之為橋。橫杆一端用繩系一水桶,另一端系一平衡重物,藉助人力提水。在使用操作中,先將繫有水桶的一端拉下來,這樣繫有重物的另一端就被高高抬起,在水桶裝滿水後,利用重物一端的重力,水桶就容易提上去。在今山東嘉祥一帶留存的漢代畫像中,有桔槔的圖像。其中武梁祠前室第七石第四層漢畫像石中,就出現有桔槔的圖像,圖中井臺兩邊各有一人使用桔槔協作提水。

抱甕灌園中那神奇的提水工具

桔槔的主要作用是灌溉,多出現在鑿有水井的田園苗圃中,用以替代甕、罐、缸等盛水容器。到漢代,桔槔就成為園圃灌溉的主要農具,並和漢代發明的轆轤一起,在此後的2000年中,成為農村菜園最重要的灌溉農具。直到現代,一些農村仍可見桔槔的身影,著名的如浙江省紹興市諸暨縣趙家鎮的桔槔井灌工程。

諸暨桔槔井灌工程位於諸暨縣趙家鎮泉畈村一帶,地處會稽山下衝積小盆地,以沙壤土為主,鑿井汲水是當地灌溉的主要水源。這一帶的桔槔井灌已有上千年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12世紀。20世紀20年代,泉畈村和附近村落共有古井8000多口,可謂星羅棋佈。到1985年統計時,尚有3600多口。目前,泉畈村井灌核心區還留存有古井118口,灌溉面積約400畝。其工程體系主要由攔河堰、古井、桔槔、田間渠道組成。其中,攔河堰是人為增加地下水入滲補給,提高灌溉提水量的工程設施。一口井、一架桔槔、一丘田,以及簡易的田間渠道,構成了一個獨立而完善的井灌農業單元,這種田被稱作“汲水田”。水井一般深2至5米,井口直徑1至2米,上窄下寬,底徑一般1.5到2.5米。井壁由卵石幹砌而成,井底部用松木支撐,井壁外周用碎砂石做成反濾層。提水的桔槔由拗(ǎo)樁、拗杆、拗秤和配重石頭構成,汲水的水桶為特製,通過木軸與拗杆下端聯在一起,稱作拗桶。當地人將這種用桔槔提水灌溉的井稱作“拗井”,“拗”字形象地體現了井灌提水過程。提水時人站在井口竹梁(木板)上,向下拉動拗杆將拗桶浸入井水中,向上提水時藉助拗秤的槓桿作用,一桶水提起來省力不少。“拗”字也是桔槔井灌提水過程的形象描述,提出的井水則通過簡易的渠道,澆灌到田塊各處。田塊間規劃佈置有排水渠道,農田澇水可由此排入附近河流。井口的出水方向放置有草辮,保護拗桶不被磕壞。有的井旁還建有簡易小屋,以供避雨、休憩和存放農具,稱作“雨廠”。

抱甕灌園中那神奇的提水工具

作為我國古老的提水機具,桔槔承載有悠久而獨特的中國傳統文化與哲學思想。浙江諸暨桔槔井灌工程在發展演變過程中,還與越文化融合,衍生出具有濃厚區域特色的“拗井”文化,並在地方民謠、戲劇等文化形式中表現出來。2015年,諸暨桔槔井灌工程作為仍在使用的古老灌溉工程,因其在歷史、科技和文化方面的獨特價值,被世界灌排委員會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成為我國早期灌溉文明的歷史見證。

抱甕灌園中那神奇的提水工具

聯繫人:劉豔飛

郵箱:[email protected]

雜誌訂閱、廣告合作與應聘

聯繫人:王瑞琨

郵箱:[email protected]

(微信公眾號:jianghezazh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