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爲歷史做了哪些貢獻?

四川為歷史做了哪些貢獻?

四川為歷史做了哪些貢獻?

四川汶川大地震後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叫川人從未負國,國人決不負川!這句話並不是空穴來風。在南宋時期的釣魚城之戰時蒙古人征戰中絕無僅有的失敗,而釣魚城也是唯一一個抵抗了蒙古人40多年全身而退的城池。

四川為歷史做了哪些貢獻?

公元1259年蒙哥率領數十萬蒙漢聯軍猛攻釣魚城,被南宋軍民斃命於釣魚城下,蒙哥死前留下遺言:破城之後,屠盡城中之人。南宋朝廷滅亡後,釣魚城的抵抗沒有了意義,在得到忽必烈不動城中一人一物的承諾下,守軍才開城獻降。自主將王立之下的32位將領在這一天全部在城頭自盡。這就是戰士的信仰。

四川為歷史做了哪些貢獻?

釣魚城之戰之後,就有了川人從未負國的說法。南宋以後四川人人口凋零,動物比人多,於是有了明初湖廣填四川的措施,真正的老四川人已經沒有多少了。但這片土地就是這麼神奇,在這塊土地上孕育的人還是天生就勇敢,就能吃苦,就頑強。明末,張獻忠和李自成憑藉四川和清軍反覆大戰長達13年,四川又一次千里無人,堪稱舉省殉國。殉的是大明。

四川為歷史做了哪些貢獻?

1911年5月(宣統三年四月),清政府將已經由民辦的川漢鐵路強行收歸“國有”,隨後又將築路權出賣給英、法、德、美四國銀行團,激起四川人民強烈反對。保路運動掀起辛亥革命,四川人民又一次站在了歷史的前頭。抗日戰爭爆發後,四川兒女拋家舍業,開赴前線,保家衛國。

抗戰8年中,四川為前線提供了近300萬人的兵源,佔全國同期實徵壯丁1405萬餘人的五分之一還多!四川出川將士傷亡人數約為全國抗日軍隊的十分之二,即陣亡263991人,負傷356267人,失蹤26025人,共計64萬人,位居當時全國各省之首。新中國建國後,在對印、對越自衛反擊戰。作為與印度、越南接壤的西南地區中心城市,成都的軍分區第一個承擔了派兵作戰的任務。在這兩次戰爭中,四川幾乎每個縣都陣亡了上百人(當時重慶還未劃出,四川約有220個縣)。川人從未負國。

四川為歷史做了哪些貢獻?

四川為歷史做了哪些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