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防官兵巡邏這個地方一定要帶鹽,但不是爲了吃

祖國的西南邊陲,群山蜿蜒,荊棘叢生。位於中緬邊境的高黎貢山,平均海拔3500多米,地勢險峻,氣候惡劣,人跡罕至。

有一群邊防戰士常年駐守在這裡。他們走過了多少崎嶇的山路,穿越了多少茂密的叢林,跨越了多少險灘,多少次露宿林中、山頭,他們的腳步像盛開的高原杜鵑花一樣,深深地紮根在祖國的邊防線上

邊防官兵巡邏這個地方一定要帶鹽,但不是為了吃

怒江峽谷地勢險峻,當地許多傈僳族山民家在江這邊,田地、學校和集市等卻在江那邊,在無法架橋的江面上,山民只能溜索渡江。對於巡邏的邊防官兵來說,溜索是最能節省時間的渡江方式。

在溜索臺上,戰士劉福川熟練地將溜索架掛於溜索上,然後再將安全繩從溜梆孔中穿過,繫於腰間和臀部;確認安全牢固後,他身體略微後仰,雙手緊握溜梆,雙腳一蹬,縱身一躍,飛速滑過江面。這是一項屬於邊防官兵的“特殊技能”,看似風景美如畫的江面下,卻是突兀的漩渦,暗流湧動,稍不注意,便會吞噬生命。

邊防官兵巡邏這個地方一定要帶鹽,但不是為了吃

巡邏路上的“小傢伙”。

邊防官兵巡邏這個地方一定要帶鹽,但不是為了吃

頂風雨,一邊尋路,一邊前行。

邊防官兵巡邏這個地方一定要帶鹽,但不是為了吃

官兵們巡邏路上的“法寶”,一塊小小的綁腿,可以防止腿浮腫,又可以當做止血繃帶、攀援,還可以預防蛇蟲叮咬。

邊防官兵巡邏這個地方一定要帶鹽,但不是為了吃

每次巡邏隊途徑此地,官兵們必須“全副武裝”,從領口到褲腿包裹得嚴嚴實實......儘管如此,還是有些官兵躲不過螞蟥的“伏擊”。

邊防官兵巡邏這個地方一定要帶鹽,但不是為了吃

與峽谷為伴,與寂寞為伍,“怒江勇士”一次次勇闖巡邏關,一次次與死神擦肩而過,確保了祖國邊陲的安寧祥和。

邊防官兵巡邏這個地方一定要帶鹽,但不是為了吃

再大的風,再深的雪,也擋不住邊防官兵用青春戍守邊關,用行動默默踐行“請祖國放心,邊防有我”的錚錚誓言。

邊防官兵巡邏這個地方一定要帶鹽,但不是為了吃

即將滿服役期的上等兵李偉爭做排頭兵,用青春的足跡印在祖國邊防線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