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這一植物,果實長在地下,被稱爲「石黃皮」, 煮湯吃味道一絕

在農村,大多數的植物農民叫不上來名字,因此農民將其統一冠名為野草,實際上這些植物都有名字,且都有獨特的用途,例如有一種野草,葉子細長,且排列整齊,看起來就像蜈蚣的腳,因此農民也把它叫做蜈蚣草,也叫做百足草、圓羊齒、篦子草、石黃皮。它主要分佈在我國的雲南、貴州、廣西、廣東、海南及福建等省區;生於山坡、路旁草叢中。

農村這一植物,果實長在地下,被稱為“石黃皮”, 煮湯吃味道一絕

名字是不是很形象,長得像蜈蚣,又像是百足蟲,更是是篦子,石黃皮這個名字卻不是來源於其長相了。石黃皮其實主要指的是蜈蚣草的根部,蜈蚣草很多農村地區都有,但是可能很少有人拔起來看過他的根部。他的根部就像是土豆一樣,會結一些小果子,這些小果子就是石黃皮。

農村這一植物,果實長在地下,被稱為“石黃皮”, 煮湯吃味道一絕

石黃皮外表是黃色的,拔起來的時候看,特別像是小土豆,在北方的農村,很多農民對蜈蚣草這種植物是無感的,它既沒有毒,也沒有其他的作用,長在那裡也不壞事,所以常常是被農民忽略,但是在南方,有些農民就專門採摘石黃皮來吃。

農村這一植物,果實長在地下,被稱為“石黃皮”, 煮湯吃味道一絕

在食物匱乏的時候,石黃皮是一個很好的充飢的食物,後來農民也漸漸發現了石黃皮比較美味的吃法,那就是把它煮熟了吃,煮熟了的石黃皮味道和土豆有點像,不過它吃起來更香甜,還更面,口感比土豆要好很多。石黃皮還可以和多種粥一塊煮湯吃,味道堪稱一絕。

農村這一植物,果實長在地下,被稱為“石黃皮”, 煮湯吃味道一絕

實際上,據科學家研究表明,石黃皮的作用遠遠不止吃起來美味,它還有治療一些小毛病的作用,例如農民常用他來治療小兒疳積、食積不化,痰飲喘咳。還有生津止渴,清熱利溼,寧肺止咳等效果。

農村這種植物,果實長在地下,被稱為“石黃皮”,煮湯吃味道一絕。大多數農民都不知道,那麼各位農民朋友,你們那裡有石黃皮嗎?你們用它煮湯吃過嗎?味道如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