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路源頭往事」「龍號」機車紀事

「中國鐵路源頭往事」“龍號”機車紀事

在中國鐵路歷史上,唐胥鐵路和“龍號”機車是中國人的驕傲與自豪。唐胥鐵路修建時,正是清政府洋務派和保守派對修建鐵路爭吵最激烈的時代。

1881年,開平礦務局在修建唐胥鐵路的同時秘密製造了“龍號”蒸汽機車,它最初的名字叫“中國火箭號”。它是開平礦務局的英籍鐵路工程師金達設計,中國工匠秘密製造的。蒸汽機車鍋爐用的是一臺英國產的舊蒸汽絞車鍋爐,車架用一號井的井架剩餘材料做框架,車輪是作為舊鐵件從美國購買的。1881年11月8日, “龍號”機車第一次在鐵路上正式運行,拉著兩節車廂,車廂裡坐的是當地官員,開往距唐山礦6公里以外的第一座鐵路橋——王家河橋,運行時速達30公里。

1881年12月,唐胥鐵路竣工。運煤河因為冬季封凍,無法行船,春季解凍以後,開始了煤炭運輸業務。1882年4月,“龍號”機車把第一批煤炭從唐山礦運到了胥各莊,通過運煤河運到天津。這年10月,開平礦務局從英國進口了兩輛蒸汽機車,從此“龍號”機車有了兩個英國夥伴。

唐胥鐵路在計劃修建時,最初是想在鐵路上用馬拉車運煤。因為在籌辦期間,開平礦務局總辦唐廷樞曾到了臺灣基隆煤礦考察,發現基隆煤礦修建了一條馬拉車小鐵路運煤,很受啟發。清光緒三年(1877年),臺灣巡撫上奏朝廷修建鐵路,可因預算費用太高,皇帝下旨“改辦馬車路”。

所以,唐廷樞後來給李鴻章的報告中提出,開平礦務局也修建一條馬車路運煤。由於製造了“龍號”蒸汽機車,唐胥鐵路上就沒有用馬拉車,這也就成了一個傳說。

“龍號”機車名字來源於慈禧的“鑾輿客車”。1889年,唐山修車廠為慈禧太后造了豪華客車,在車廂兩側鑲嵌了龍圖飾,人們叫它“鑾輿車”。這時雖然從國外進口了十幾輛火車,為避免反對派攻擊,準備用開平礦務局製造的“火箭號”機車作為慈禧鑾輿車牽引車,所以在“中國火箭號”機車兩側也鑲嵌了龍圖飾。從此以後,“中國火箭號”就被人們稱作“龍號”機車了。

隨著唐津鐵路通車,鐵路公司從國外進口的蒸汽機車越來越多,為便於調度這些機車,給他們編了號碼。機車編號是什麼時候開始的,沒有資料記載,“龍號”機車在蒸汽機車家族中誕生最早,排行老大,被編為“No.1”。在編號“No.1”的位置上,原來有個銘牌,標註有“中國工程礦業公司,開平 ——1881”字樣,有了編號以後,銘牌被編號“No.1”取代了。有人說“龍號”機車1900年停止使用,也有的說是1905年,甚至更久,到1916年退役,退役後收藏於北京府右街交通陳列館。

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日本佔領北京,開始全面侵華,交通陳列館遷移至和平門內一條衚衕裡,“龍號”機車從此就不見蹤跡了。

1909年金達先生退休時,唐山修車廠的工人們為紀念金達先生對中國鐵路的貢獻,製作了一輛“龍號”機車小模型送給了金達先生。這個模型是綠色車身,結合“龍號”機車剛剛誕生時的照片,可以判斷最初“龍號”機車是綠色的,後來被漆成黑色。

這次建設中國鐵路源頭博物館時,“龍號”機車作為中國第一臺蒸汽機車,被要求複製出來作為鎮館之寶。然而,複製“龍號”機車難度並不比當初製造龍號機車難度小,現在我們所能掌握的“龍號”機車資料就是早期的幾張照片和“龍號”機車模型。

開灤鐵拓公司接到任務後,便開始了複製“龍號”機車攻關。工程技術人員根據軌距、人的身高等尺寸推算龍號機車尺寸,對機車結構一個部位、一個部位地研究,按照1:1比例,設計圖紙1000多張。複製的“龍號”機車採用19世紀技術、鉚接等製作工藝,達到了點火就能夠行駛的標準。

“龍號”機車複製工作從接任務到製作完成,僅僅用了不到5個月時間,真正展示出了開灤員工的高超技術、敢為人先和“特別能戰鬥”精神。複製的“龍號”機車彌補了中國人心中的缺憾,也見證著中國開始進入鐵路時代。(文/王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