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時間看書?教你高效率看書的好方法

沒時間看書?教你高效率看書的好方法

繼續昨天的話題,上週跟大家聊了聊《節約時間的三個神器》,通過量化的方式,計算了它們能帶給我們的投資回報率,是非常驚人的。

可是,我們節省下來的時間,也需要好好的利用,才不浪費它們帶來的好處、發揮出更大的價值。

這些時間,我們可以拿來做什麼呢?

首先是健身:《每天5000步,一個好身體》,為我們自己定投一個好身體,才能長期健康的進行投資。

除了鍛鍊身體之外呢,定期看書,也是一個很好的愛好。

今天咱們就說說關於「看書」的那些事兒。

今天螺絲釘在深圳參加「第二十八屆全國圖書交易博覽會」,規模非常龐大,整個場館裡也是人來人往,來看書的人們熱情非常高。很多家長都帶著孩子來一起看書,學習的氛圍很濃厚。

每每到深圳,都能充分感受到這裡的活力和努力向上的精神。

書,價格很便宜

看書,是性價比最高的學習方式之一。

這個性價比,我們可以從兩方面來分析。

一方面,在於書籍本身的定價。

內地書籍的定價,遠遠低於歐美或者港澳臺書籍的定價。

之前去香港買書的時候,隨便一本薄薄的書籍,定價都在幾十上百元。

而內地的書,如果在雙十一或者打折促銷的時候買,甚至只需要3-5折即可拿下,平均一本書,只需要不到20元。

如果不想買書,也可以去辦理自己所在地區圖書館的借書卡,或者直接買kindle看電子書,也是性價比很不錯的方式。

書,信息質量更高

另一方面,在於書對消息的篩選。

現在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周邊充斥著各種信息,但是信息的質量是參差不齊的。

通常來說,信息發佈的門檻越高,這些信息的價值也就會越高。

我們可以來梳理一下,在日常生活中,會接觸到哪些信息,這些信息發佈的門檻如何?

首先,直接在網絡上發佈信息的門檻是最低的。

這就導致了網絡上這部分內容良莠不齊,而且碎片化比較嚴重。

其次,到了報紙、雜誌這一類別呢,門檻就高了一些。

報紙、雜誌的內容有了專門的編輯來進行審核。如果審核不通過,是不會允許發表出來的。

優秀的報紙,比較適合用來獲取新聞、時事等信息,這比直接從網絡上來獲取新聞的見解,質量要更高一些。

比如巴菲特,到今天還仍然保留著每天看《華爾街日報》等報紙的習慣。螺絲釘平時也喜歡買《經濟觀察報》等來看。

雖然現在也有一些網絡財經APP會發布信息,不過從審核和內容質量的角度來說,對內容的要求比紙媒還是要低一些。

最後再到書籍,門檻就更高了。

國內書籍出版業是壟斷經營的,普通人無法自己隨意出版書籍。

因為出版一本書,需要有正規的書號,以及多重審核、編輯校對、發行、印刷等相關的複雜手續,這些都是有成本的。

所以出版社不會隨意就讓一位作者出書。必須要滿足出版社的對內容質量的要求,才會進行出版。

另外,出版一本書,一般是需要有10萬字以上的內容。

對作者來說,他必須要把自己的知識體系梳理好,才能出版一本書。

所以,書籍的信息質量是最高的。

當然了,雖然報紙、書籍的質量也是良莠不齊,但是從內容的平均質量上來說,是比單純從網絡上獲取的內容,質量更高的。

通過書籍來進行學習,效率會更高。

書,高效率的看

但是,書也有個問題:書太多了,是看不完的,這該怎麼辦呢?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

這是莊子的一句名言。

意思是說:

我的人生是有限的,但是知識是無限的。用有限的人生,去追求無限的知識,必然會失敗。知道這一點還去追求無限的知識,就會把自己折騰的精疲力盡。

莊子已經是兩千多年前的人物了。那個時候,他就已經對當時的知識量,力不從心了,覺得永遠不可能學完。

更何況是信息爆炸的今天。

我們不可能看遍所有的書,所以,只能是儘可能高效率的看。

螺絲釘每週會看7-10本書,有的時候也會頭疼沒時間。

那麼,怎樣進行高效率的讀書呢?

螺絲釘跟大家分享幾點經驗。

如何高效率的看書?

1. 質量一般的書不用細看

並不是所有的書,質量都很好的。如果是一本內容質量一般的書,那就不值得我們細看。

怎麼做呢?

其實很簡單,我們只需要翻開書,看看目錄,看看前十幾頁、幾十頁的內容,基本上就能判斷出這本書的質量如何了。如果內容不好,那就可以果斷放棄,節約時間。

如果內容好,再進行細讀。

這就好像我們買了一個沒嘗過味道的蛋糕。我們只需要吃一口,就可以知道這個蛋糕好不好吃。

如果不好吃,就沒有必要硬著頭皮吃完。好吃的話,當然是全部吃掉啦。

2. 實在沒時間,把書裡的黑體字看了,也會有收穫

一本書裡的黑體字,正是作者想要傳達給讀者的核心內容。

例如《指數基金投資指南》,就有很多黑體字。

一頁的內容很多,但核心的部分,就是黑體字部分。

黑體字部分就是結論,其他文字都是圍繞這個結論來的。

如果實在沒時間,把結論看了,也是有收穫的。

「每天都看推送的文章,但有時候沒時間看全文,就會只把文章裡標註加粗、亮黃色的部分看了。」

3. 輸出倒逼輸入

另外還有一個比較好用的、讓自己多看書的好方法,就是:輸出倒逼輸入。

螺絲釘每週會寫超過1萬字的原創文章,這個習慣雷打不動。最近一年,就寫了140多萬字的原創內容。

有寫文章經驗的朋友們都會知道,開始寫東西的時候,可能前幾個月還好,能一直堅持寫。但是,寫個大半年後,腦子裡的東西就會慢慢枯竭了。

怎麼辦呢?

這時,我們就需要源源不斷的對腦子裡的東西,進行補充。

怎麼補充呢?

我們可以通過看書,來獲取新的知識。

有的作家,還會時不時的會出去採風,去看各個地方的風土人情,從生活中積累點滴,也是一樣的道理,補充寫作的素材,尋找靈感。

然後,逼著自己把學到的東西,不斷輸出出去。

怎麼輸出呢?

最簡單的方式是,每次看書的時候,都要求自己寫一點讀書筆記或者讀書心得。

哪怕是隻有幾十字的心得,也是自己的一個收穫、一個輸出。

有了這個輸出進行推動,就能讓自己更持續的輸入,去推動自己看書。

看書-輸出-再看書-再輸出,如此不斷的循環,會不斷的強化記憶,也會不斷的逼著自己多看書。

這也就是「輸出倒逼輸入」了。

堅持輸出,就好比一直開著水龍頭,如果沒有新的輸入,遲早有一天會枯竭。

用輸出倒逼輸入,是一個讓自己堅持看書的好方法。

每天都輸出,就會逼著自己不斷進行輸入。

有一個定期看書的好習慣,是可以受益終身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