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尉表白:三代人的土地之戀

中尉表白:三代人的土地之戀

文‖雷霄鳴 封面‖程凱 題圖‖王琳 主播‖ 茹瑜瑋

中尉表白:三代人的土地之戀

e家之聲——茹瑜瑋來自光榮e家

中尉表白:三代人的土地之戀

伴著西行的列車,我發現了一個特別有趣的景象:在鐵道兩側總有那麼幾塊巴掌大的空地,上面種上了或是糧食,或是蔬菜,或是水果之類的作物,從江南水鄉到豫東平原再到塞上黃土概莫能外。它們的主人或許是農民,或許是住戶,也可能是護路工人,但都清一色被打理得井井有條。

中尉表白:三代人的土地之戀

幾千年的農耕文化和人多地少的基本國情,讓中國人養成了一種土地的情結。奶奶出生於舊社會,當時家境尚可,有幾畝田地能夠保證自給自足還稍有冗餘,奶奶也得以成為當時為數不多的讀過學堂、受過教育的女性。

然而奶奶卻總有一個習慣,就是在房前屋後的些許空地上見縫插針地種上幾顆韭菜,盤上幾株絲瓜,栽上幾頭大蒜,反正就是不能讓那點地閒著。用她的話說,“這麼好的地閒著也是閒著”。

中尉表白:三代人的土地之戀

我們家住在一樓,有一個不算太大的小院子,裡面除了奶奶種的菜,父親養的花,還有應我跟姐姐“強烈要求”而種上的葡萄、櫻桃和草莓。小時候,我跟姐姐總是把吃剩下的水果核吐到院子裡,也不管是烈日酷暑還是暴雨如注,只是抱著恬適的心態,期待著某一天能有一個綠色的小芽破土而出。由於沒有精心地培育,結果往往並沒有什麼收穫,但我們卻一直樂此不疲。

當然,也有用心耕作的時候。暑假裡,我赤著小腳丫跟著姥爺到地裡種花生。“嚓,嚓”“啪,啪”,姥爺在前面邊吆喝著,邊揮舞著鞭子,聲響很大但鞭子卻沒有直接落在黃牛身上。耕牛可是農民的好夥計,是不會捨得打它的。而我就跟在後面,把種子撒到剛犁過的地上,然後用腳丫踩進泥土裡,想象著秋天從地裡薅出來,洗淨曬乾,炒一盤香噴噴的撒鹽花生,心裡就美滋滋的……

轉眼間,近二十年過去了,老黃牛沒有了,姥爺去世十年了,姥爺家所在的村子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房前屋後都鋪上了水泥的路面,遠處的地裡蓋起了一座化工廠,村子裡的年輕人都外出做工去了,只有一些上了年紀的老農還在堅守著那一片日漸萎縮的黃土地。

中尉表白:三代人的土地之戀

由於在外求學、工作,我回鄉的頻率也越來越低,也越來越覺得陌生。前段時間,家裡的老房子要賣掉,我休假回家收拾東西,最後一次在小院子裡轉了轉。

“這是什麼?”我指著一棵一人多高的小樹苗問母親。

“這不就是你們兩個當年吐的杏核嗎?”母親看著小樹苗眉眼裡全是笑,“長出來也有四年了。”

“是啊,桃三杏四梨五年,今年可就該結果子了……”

中尉表白:三代人的土地之戀

茹瑜瑋

2017年9月入伍,浙江紹興人,列兵軍銜,入伍前為一名大學生。攜筆從戎後,向新兵連指導員毛遂自薦成為軍營晚會主持人,先後擔任旅“老兵退伍”“春節聯歡晚會”等大型晚會主持工作。在旅播音員中表現突出,磁性的嗓音,標準的普通話,真摯的情感,獲得戰友們的一致好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