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因拒絕貿易而引發的戰爭,結果代價遠超想像

自古以來,中國北方的遊牧民族對中原地區物品的依存度就很高。比如中原地區的茶葉、金屬器皿、草藥、絲綢等物品,在蒙古草原上都屬於奢侈品。另外中原的許多生活日用品,在蒙古草原上也有很大的需求。但由於北方遊牧民族和中原王朝之間的關係並不穩定,所以雙方的貿易時斷時續,這就直接導致了蒙古草原上經常出現物品供應奇缺的情況。

嘉靖二十年(1541年)8月,蒙古土默特部首領俺答汗派遣使者到明朝,請求開放邊境互市,進行貿易。從現在的觀點來看,貿易對雙方其實都有好處。不過,嘉靖皇帝非常討厭蒙古人,他認為蒙古人冒犯了他的威風和尊嚴,令他難以容忍。所以蒙古人的貿易請求被直接拒絕掉了。不僅如此,明朝還出重金懸賞“購買”俺答汗的人頭。

一場因拒絕貿易而引發的戰爭,結果代價遠超想象

面對明朝的傲慢態度,蒙古人很快就予以了“回應”。同年10月,幾支蒙古部隊侵入山西北部和西部,將這一區域洗劫一空。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7月,俺答汗再次派遣使者來到明朝,請求開放邊境互市貿易。這次派遣的使者原本是個明朝人,後來被蒙古人俘虜,所以改換了門庭,為蒙古人打工。當使者進入明朝境內的時候,立刻被抓了起來。朝廷以叛國罪的罪名將其押送到北京後處決了。對於這一結果,俺答汗非常憤怒,他率領三萬多名蒙古騎兵再次入侵山西,並擊潰了守衛的明朝軍隊,省府太原城郊遭劫掠和焚燒。

此後,蒙古軍隊就不定期地進入明朝境內進行劫掠。由於蒙古騎兵機動性很強,明朝軍隊很難做出大規模集結,所以在雙方多次交手中,明軍總是屢戰屢敗。

一場因拒絕貿易而引發的戰爭,結果代價遠超想象

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蒙古人襲擊了宣府(明朝九邊重鎮之一),再次打敗了駐守當地的明軍。俺答汗放出話來,如果明朝拒絕互市,那麼下次蒙古軍隊將直接攻打北京。此事讓嘉靖皇帝感到緊張,不過特別愛面子的嘉靖帝認為此時如果同意互市,那對他的威嚴將是一次嚴重打擊,因此毫不猶豫地再次拒絕了。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9月,俺答汗率軍突破了古北口的防線,兵臨北京城下。時任內閣首輔的嚴嵩竟然對兵部尚書丁汝夔說,塞上打仗,敗了可以掩飾,京郊打仗,敗了不可掩飾,俺答不過是掠食賊,飽了自然便去。丁汝夔會意,命令明軍堅守京城,不得出戰。結果俺答汗縱兵在北京城外大肆劫掠長達八天時間,然後帶著搶來的東西毫髮無損地撤走了。歷史上將這一事件稱為“庚戌之變”。

一場因拒絕貿易而引發的戰爭,結果代價遠超想象

從1550年的“庚戌之變”後,到1566年嘉靖皇帝去世前,蒙古人年年都會入侵明朝境內。明朝不得不派重兵保衛北方邊境,每年都要為此花費鉅額的軍餉,代價可謂是非常沉重。到了嘉靖朝晚期,明朝國庫內的存銀已經是空空如也。而嘉靖皇帝對於蒙古人的頻繁入侵併沒有表現出特別的關心,因為此時他已經把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對長生不老的追求上面了。

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十四日(1567年1月23日),嘉靖帝駕崩於乾清宮,時年60歲。裕王朱載垕繼承皇位,即隆慶皇帝。

隆慶帝登基後,一直致力於改善明朝的對外關係,並取得了積極成果。隆慶五年(1571年),明朝封俺答汗為順義王,開放十一處邊境貿易口岸,使蒙古人能通過貿易獲得中國資源,史稱“隆慶和議”。自此,明朝與蒙古近二百年的敵對狀態宣告結束,明朝北方邊境進入了相對穩定的時期。

所有戰爭的根本目的都是為了獲取所需的資源。對蒙古人而言,能通過貿易方式獲得所需物品,那就完全沒必要再通過戰爭去劫掠了。所以,貿易往往是解決戰爭的最有效手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