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國慶10周年閱兵式上的轟炸機是什麼?

兵工科技(微信ID:binggongkeji)

1959年國慶10週年閱兵式上的轟炸機是什麼?

圖注:參加1959年國慶閱兵的轟炸機編隊飛過天安門廣場

在新中國舉行的歷屆閱兵式上,1959年國慶10週年閱兵是非常經典的一屆。這是新中國成立後的第11次國慶閱兵,首次"逢十大閱"。毛澤東主席等領導人在天安門城樓觀禮閱兵式,這是毛澤東最後一次國慶閱兵。由彭德懷元帥負責籌劃準備,卻由林彪元帥檢閱部隊,這是林彪惟一一次任閱兵首長。

閱兵式上的裝備方陣非常具有看點,受閱部隊的最新式武器裝備都由我國自行製造。中國製造的第一代主戰坦克"五九"式中型坦克首次亮相,新中國自己製造的新式超音速噴氣殲擊機——殲-5也參加了閱兵式。

相對而言,參加閱兵的轟炸機名氣並沒有那麼大。很多人都誤認為它是轟-5,但其實並不是轟-5,而是伊爾-28轟炸機。

1959年國慶10週年閱兵式上的轟炸機是什麼?

圖注:中國空軍伊爾-28轟炸機

說起伊爾-28,這款轟炸機可不平凡,它是前蘇聯在上世紀40年代末研製的,蘇聯空軍、海軍在20世紀50~70年代曾大量裝備使用,並援助過許多國家和出口到許多國家。伊爾-28是蘇聯第一種大批量生產的雙發亞音速前線轟炸機。伊爾-28採用平直上單翼常規氣動佈局,流線型圓形截面機身,最前部是領航兼投彈員的玻璃機頭座艙,稍後的機背上部有一個氣泡形飛行員座艙蓋,下部是轟炸雷達罩。機身中部內設一個機內炸彈艙。伊爾-28使用兩臺BK-1A離心式渦噴發動機,單臺推力2700千克,最大速度900公里/小時,巡航速度415公里/小時。伊爾-28空重12.9噸,最大起21.2噸,可在炸彈艙內攜帶4枚500公斤或12枚250公斤炸彈,也能運載小型戰術核武器,翼下還有8個掛架,可掛火箭彈或炸彈。

1952年10月,蘇聯向中國出口的首批60架伊爾-28轟炸機在齊齊哈爾交付。至1956年,中國共進口了171架伊爾-28,它也是中國裝備的第一種噴氣式轟炸機,伊爾-28裝備空軍之後,就屢立戰功,中國空軍在1955年1月18日發動的解放一江山島的三軍聯合戰役中,首次使用伊爾-28轟炸機,成功地掩護了登陸部隊作戰,有力打擊了敵人的環島防禦工事和守軍艦隻。

上世紀60年代,伊爾-28還曾參加了中國的空投核武器爆炸試驗,為中國"兩彈一星"事業立下汗馬功勞。

伊爾-28的引進,還為中國自行研製轟炸機奠定了基礎,轟-5其實就是伊爾-28的仿製型號。中國在伊爾-28的時候,本打算獲取蘇聯授權自行組裝生產,但在1959年中蘇關係惡化後,只好通過局部改進伊爾-28的設計,由哈爾濱飛機制造廠自行仿製生產,代號為轟-5。所以轟-5和伊爾-28的外形非常相似,很多人把他們認錯就不足為怪了。

更多精彩,請關注兵工科技微信公眾號(微信 ID:binggongkej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