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哪些「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的故事?

明明沒有的事或者事實不是這樣的,卻非說得像真一樣,能舉例說說歷史上這樣的事嗎?

答:這類奇葩景象,得先請有“無韻之離騷”美譽的重磅典籍——司馬遷的《史記》來開場。

作為一部年代跨度極大且筆墨鮮活生動的經典史書,一輩子嘔心瀝血的司馬遷,卻也不留神寫出個大硬傷:戰國“連橫”“合縱”戰略兩大扛旗人物——蘇秦張儀的兄弟情深。

歷史上有哪些「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的故事?

在《史記》的這一段裡,這二位戰國卓越外交家,都是大學問家鬼谷子的門下弟子,且蘇秦是兄張儀是弟,哥倆一前一後下山闖天下,思想主張針尖對麥芒。張儀為了兄弟情分,向大哥蘇秦允諾此生不出函谷關的場面,更不知感動了多少人。可倘若真穿越到戰國年間,給張儀送一套《史記》過去。正絞盡腦汁忙著拆六國臺的張儀,恐怕得分分鐘踢桌子:我管蘇秦叫大哥?有沒有搞錯!

因為,以長沙馬王堆出土的第一手資料《戰國縱橫家書》的白紙黑字,《史記》裡張儀的“大師兄”蘇秦,歷史上卻比張儀晚出場幾十年。真正首創“合縱”戰略,與張儀鬥得火花四射的,卻是戰國戰略大師公孫衍。卻不料司馬遷妙筆生花,不單把公孫衍的功業地位平添到晚輩蘇秦身上,還憑空給了他一個張儀大師兄的身份。對這位蘇秦先生,實在是真偏愛。

不過,鑑於司馬遷先生一向嚴謹的態度,外帶戰國與西漢間相隔幾百年的客觀困難。可以相信這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他絕不是故意的。但同樣是胡說八道,唐朝的一位仁兄,卻是百分百故意的——唐朝奸臣李林甫。

歷史上有哪些「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的故事?

這位唐玄宗的心腹宰相,盛唐天寶年間的頭號奸人,一輩子不單整人,更擅長一本正經胡說。而且別看是胡說,上嘴唇一碰下嘴唇,分分鐘就給人挖坑。比如他的政敵李適之,剛熱情鼓動唐玄宗開發華山金礦,以求富國強兵,李林甫的歪理就來了:“但華山陛下本命,王氣所在,鑿之非宜。”皇上您的命與華山在一根繩上,金子再多也絕不能開。一句胡話叫李適之栽了個慘,狼狽貶官而去。

這還只是坑一個,接下來他主持大唐科舉考試,更是張嘴坑一群。就怕選出人才來和他搶位置,竟乾脆一個都不錄取。那唐玄宗面前怎麼交代?人家更有胡說歪理——“上表賀野無遺賢。”皇上,這說明咱們大唐的人才選拔工作做的好啊,全大唐的人才都被選拔乾淨了!

這堪稱國家倫才大典的大事,竟就在他這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裡,輕鬆糊弄了過去。唐朝比肩李白的大詩人杜甫,參加的就是這次科考,因此也被坑到慘。但更被坑慘的是大唐王朝。諸如嚴莊等謀略英才,也被李林甫這次刷下來,然後一跺腳就投奔了北邊的安祿山,手把手策劃了後來那場要了唐朝半條命的安史之亂。

但話說回來,如此一本正經胡說八道的宰相,唐玄宗竟都當寶貝寵信了好些年。這樣不分好賴的盛唐,不遭安史之亂的大難,才叫不應該。

而要論攤上大臣“一本正經胡說八道”這遭遇,皇帝中唐玄宗也並非唯一,明朝萬曆皇帝朱翊鈞,遇到的場面更雷。

歷史上有哪些「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的故事?

話說大明萬曆十年(1582),親政的萬曆皇帝精神爆表,對大改革家張居正徹底清算。昔日大臣紛紛揭發張居正“罪行”,最搶眼的就是御史楊四知,這位張居正晚年無比寵愛的心腹,這時更揭出了張居正私生活的勁爆“黑料”:張居正這廝生活有多腐化?他家銀火盆有三百多架,兒子還有怪癖,必須要聽著玉碗砸碎的聲音才能吃下飯,一頓飯就要砸幾十只玉碗……

這般胡編亂造的“罪狀”,後世好些學者都嘲笑聲不停。當時的萬曆皇帝,更是看到嘔吐,直接給個評語“及罪人斥逐,卻紛紛攻擊不已”。惹皇帝犯惡心的楊四知呢?更被扣了個“張居正同黨”的帽子,官職一擼到底。做白眼狼,他都做成了最腦殘的一隻。

瞧瞧早年張居正縱橫捭闔推廣變法的英姿,再看看臨終前連楊四知這類弱智白眼狼都收的蠢表現,就知道權力叫人變傻,真心是個實在話。

但也有時候,能叫人變傻的,可不止是權力,不信就瞧瞧另一位“一本正經胡說八道”的晚清英雄——林則徐!

歷史上有哪些「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的故事?

這位清朝道光年間的中國第一能臣,幾下強硬手段,就叫英國鴉片販子乖乖把兩萬箱鴉片吐出來,然後在虎門一頓大場面銷燬乾淨。幹練做事風格,連被他治的七葷八素的英國人都無比佩服:“可曾有過異教徒的光明正大給基督教徒的墮落退化以這樣更鋒利的訓斥嗎”?

但是,就在這場風光的虎門銷煙後,嗅到火藥味的林則徐,無比冷靜的給道光皇帝上書:英國就算髮動戰爭,我大清也絕不害怕,為什麼?聽聽林則徐這句專業斷言:“夷兵除槍炮之外,擊刺步伐俱非所嫻,而其腿足纏束緊密,屈伸皆所不便。”

這話的意思是,英國人船堅炮利我認了,可他們也就這點本事,英國士兵更有嚴重的生理殘疾,連腿腳都不能隨意屈伸,真要上了戰場,豈不被我生龍活虎的大清健兒肆意吊打?

但事實證明,那場給中國喪權辱國恥辱的鴉片戰爭裡,英軍強大的肉搏戰拼刺刀能力,非但毫無生理殘疾的模樣,更叫清軍吃夠了血虧。林則徐這句戰前無比提氣的斷言,事實證明,錯的離譜。

歷史上有哪些「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的故事?

然而,無法再要求林則徐做更多了,在那個大清朝嚴重閉關鎖國,連道光皇帝都以為從喀什走陸路可以到英國的年代裡,放眼看世界,認真研讀西方資料的林則徐,已經做的足夠多。自大封閉如何會扼殺一個民族的智慧,看看“一本正經胡說八道”的林則徐,乍一看很荒唐,細思卻極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