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調的合肥憑什麼成爲城市發展教科書?

低调的合肥凭什么成为城市发展教科书?

低调的合肥凭什么成为城市发展教科书?
低调的合肥凭什么成为城市发展教科书?

青年,想要有個家,更想有座城——家是立身之處,城是奮鬥之基。

低调的合肥凭什么成为城市发展教科书?

合肥雖是歷史文化名城——自秦建制至今已有2200多年曆史,史稱“江南之首,中原之喉”——但從現代化城市佈局角度來看,她的腹地並不廣闊:東臨上海、南京、杭州城市群,西接武漢、長沙、南昌城市群,無論是從產業佈局還是人才佈局來講,合肥並不具有太大的先天優勢。但從發展質量與效率上來看,合肥就是一部現代化城市發展的勵志小說——二三十年前的合肥,不僅不能和長沙、濟南等城市比,就是與蘭州、烏魯木齊也有不小的差距。而今天,合肥經濟總量在全國省會城市中排名第九,並且成為全國首座國家科技創新型試點城市,是僅次於北京的國家重大科學工程佈局重點城市,是僅次於北京、上海的十大科研城市之一。合肥在全國最適合居住城市、最幸福城市排名中也多次居於前列。這足以令人側目了!

低调的合肥凭什么成为城市发展教科书?
低调的合肥凭什么成为城市发展教科书?

合肥古稱廬州,她的氣質中有范增、周瑜、包公,有李鴻章、馮玉祥、孫立人,有李克農、楊振寧、林散之。在合肥能夠率先培養少年班的大學生,能夠產生劉文清、陳先輝、潘建偉院士,孕育出科大訊飛這樣的企業,吸引哈佛八劍客這樣的創業者,自有其深層次的人才成長規律。近年來,合肥市委市政府順勢而為,繼2017年推出人才新政20條之後,於2018年4月再次推出新的《關於進一步支持人才來合肥創新創業的若干政策》,承諾未來七年將拿出百億元資金“養人”。目前合肥共有各類人才173.3萬人,專業技術人員86萬人,兩院院士108人,國家“千人計劃”專家274人。

低调的合肥凭什么成为城市发展教科书?低调的合肥凭什么成为城市发展教科书?

總之,青年人最看重的是一個城市的態度。青年人融入一個城市,如同英雄投奔明主:昔日蘇秦說秦王,期年乃見——折騰了一年才見到秦王,且不被待見。於是怒而向東,掛六國相印,連橫抗秦。相比較而言,從布衣起家的劉邦“見善如不及,用人如由己,從諫如順流,趣時如響赴”,當食吐哺,拔足揮洗,才最終贏得天下人心。城市也是如此!有些城市雖然高樓林立,只是長得像現代化城市,但管理得根本不像現代化城市,於青年人絕無持續吸引力——青年人正在逃離的城市,不僅僅是高房價那麼簡單,在很大程度上源於城市的態度。

因此,每一個有夢想的青年人都應當來合肥看看,每一個有思考的人,都應當研究一下這個城市究竟做對了什麼——感受一下這裡的態度,這裡的味道。

低调的合肥凭什么成为城市发展教科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