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醫保以後,還有買商業醫療險的必要嗎?

現在大部分上班的職工,都有社會保險,有的人就會問了,那既然有了社保了,還有必要再買商業醫療險嗎?今天,小梁跟大家聊聊醫療保險。

目前,大部分公司都會給員工購買社會保險,其中就包括社會醫療險,也叫醫保。醫保可以對一些常見疾病和住院費用進行報銷,一般門診或買藥可以直接從醫保賬戶扣除,住院費用按所在醫院等級和住院實際開支不同而不同。

有了醫保以後,還有買商業醫療險的必要嗎?

以三級醫院為例,1萬元住院費報銷86%,1~2萬報銷88%,2~4萬報銷92%等。對於一些小病小災,醫保確實很划算,但如果涉及到進口藥、重大疾病、超過4萬保障額度等情況,就需要自費處理了。

而且,如果你此前沒有購買過醫保,一旦犯病是不能享受相應報銷的。

因此,對大多數人而言,除了購買醫保,配置一份商業醫療保險是很有必要的。商業醫療險可以簡單理解為醫保的補充,能彌補醫保在覆蓋人群和保障效力上的不足。

商業保險一般沒有投保人限制,只要是自願投保並履行相關合同就能享受保障。而且商業保險保障範圍更廣,產品設計也更加豐富,保額高低也能進行選擇,比較靈活。

商業醫療險的主要職能在於經濟補償,而醫保的職能在於保障基本生活。醫保主要針對投保個人,資金來源為社保統籌基金,因此在投保上具有一定的強制性,目的在於保障社會公平。

在投保策略上,對於健康且年輕的公司人,肯定是要購買醫保的,可以不用著急購買商業醫保。不過,隨著年齡增加,一般是35歲以後,就要開始考慮給自己和家人配置一份商業醫保。

有了醫保以後,還有買商業醫療險的必要嗎?

在商業醫療保險的選擇上,大家可以參考以下幾點:

1、槓桿比越大越好,也就是花最少的錢獲得最多的保額。不過,若大部分保額都覆蓋在發生概率極低的重疾或重大意外上就要重新考慮了;

2、看報銷比例,同等情況下,自然是報銷比例越高越好;

3、能覆蓋社保外用藥或醫療,並且不排斥社保用藥或醫療的最好;

4、同等情況下,保障範圍越大越好。有一點需要注意,要了解清楚合同內保障的疾病或意外在現實生活中發生的概率,若概率極低就沒必要為其增加保費;

5、弄清保險賠付的適用範圍,以及是否覆蓋了足夠多的醫療機構。一般來講,保險公司對投保人就醫醫院或用藥是有條件限制的,在選保時,一定要了解清楚這方面信息。

6、是否能夠提供額外附加服務,比如醫院預約、就醫綠色通道等。

今天關於商業醫療險的話題就聊到這裡,大家有什麼問題可以在下面留言,感謝大家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