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置藝術:你不懂我,我不怪你

裝置藝術到底是什麼?

裝置藝術 (installation)

一種當代藝術類型,在上世紀六十年代興起,於七十年代逐漸發展成世界視覺文化的主流樣式。“裝置藝術是指通過錯置、懸空、分割、集合、疊加等手法對現成物品予以重新建構,置放於新的展示場所,並賦予其新的意義指向的一種藝術創造和展示方式。”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藝術品鑑官微”

裝置藝術:你不懂我,我不怪你

奇怪的花瓶加上簡單工業用燈發生的“化學反應”竟如此有趣,通過搖晃的光源投射出的陰影居然這麼豐富有喜感。

裝置藝術:你不懂我,我不怪你

裝置作品《雨屋》

裝置藝術:你不懂我,我不怪你

裝置作品《雨屋》

在大雨傾盆的空間裡,你置身其中又完全不會淋溼。參與者的身影會被裝置內的3D 攝像頭捕捉及時捕捉,系統會自動控制雨水走向,及時避開行人。

簡單點說,裝置藝術就是藝術家在特定時空範圍內,把人們平時生活中那些用過或沒用過的物品挑挑揀揀,注入思考並加以組合、改造、演繹,通過對“場地+材料+情感”的整合最終打造出一個新的展示個體(或者說是藝術形態)。裝置藝術在實現方式上有點類似於舊物改造,但是舊物改造是生活的,實用的,功利的,而裝置則蘊含更深層的精神旨趣。

裝置藝術:你不懂我,我不怪你

裝置藝術:你不懂我,我不怪你

徐冰《鳳凰》

“越是使用大家最忽略和最熟悉、最視而不見的材料,就越會對人的思維和慣性有刺激和觸碰。”

徐冰將各種“垃圾”(民工常戴的頭盔、廢棄建材等)收集起來整合成兩隻巨大的鳳凰,在視覺上有著樸素而直接的衝擊力。他用“垃圾”作為當下文化生活、慾望、環境等複雜性問題的表達物。指涉了中國現代化進程中勞動與財富積累的深層關係。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藝術品鑑官微”

裝置藝術:你不懂我,我不怪你

徐冰《天書》

裝置藝術的起源眾說紛紜,最為大家所知的說法是裝置藝術最早可以從杜尚1913年《Bicycle Wheel Ready-made》(<>)開始算起,也有說法認為可以追溯到畢加索1912年的一些拼貼作品。

裝置藝術:你不懂我,我不怪你

<>

當我發明“現成品”藝術時,我原是想揶揄美學的,而新達達派的人卻撿起我的“現成品”藝術,還從中發現了美學價值。我把瓶架和小便池向他們臉上扔過去表示挑戰,而如今他們竟會以為這些東西就是“美”而讚歎不已。——杜尚

單從空間性這一特徵來看, 也許可以說裝置是雕塑的親戚,但二者並不是一回事。傳統的雕塑將三維空間的體積作為它最根本的藝術語言,體積、量感、節奏、韻律等因素在根本上影響了雕塑作品的藝術效果與思想表達效果。而對於裝置藝術,空間僅僅作為一種承擔某種思維和觀念的媒介和手段,它只是需要這個三維空間將它呈現出來。觀念性是裝置藝術的關鍵。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藝術品鑑官微”

裝置藝術具有

  • 三維 (of three dimensions) 特徵
  • 現成品 (ready made) 藝術特徵
  • 裝置裝配 (installation或assemblage) 特徵
  • 觀念藝術 (idea art或conceptual art) 特徵
裝置藝術:你不懂我,我不怪你

《虹膜》

利用鮮花來探索和擁抱環境的短暫性

藝術家將一萬枝新鮮的鳶尾花用銅線倒掛在天花板上,讓它們顛倒著“飄浮”空中。這裡的花一開始還鮮活無比、明豔動人,但不久就會死亡。

裝置藝術:你不懂我,我不怪你

裝置藝術:你不懂我,我不怪你

裝置藝術:你不懂我,我不怪你

《數字之森》(Forest of Numbers)

作品由6萬張剪紙製成,代表即將到來的十年,作品有著很強的交互性,可以讓觀者直接進入其中,感受概念上時間旅行。

感受之道:以物觀物

有的裝置本身未必一定具有什麼意義。“它本身就是一個很大的可以吸收的載體,讓你從不同方面附加意義”,有時它只是作為藝術家進行藝術探索的一種手段,為大家提供一個思維和探索的起點,讓我們可以沿著這個方向不斷思考下去。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裝置都那麼難以理解,有的裝置就很好懂。因為它所運用的意象符號是我們常人可以理解的。

裝置藝術:你不懂我,我不怪你

裝置藝術:你不懂我,我不怪你

中國藝術家艾未未為了反映汶川地震中學校豆腐渣工程的問題,用8000個小學生書包拼成“她在這個世界上開心地生活了七年”。這個就很容易看懂。

傳統藝術是以審美為目的,為人們帶來感官與精神上的愉悅感,觀眾常常是帶著較強的主觀感受與情感經驗,置身於作品之外進行靜觀,品評。這是一種以我觀物的體驗方式。

裝置藝術:你不懂我,我不怪你

日本藝術家草間彌的裝置作品

而裝置藝術主要是借用一種時空手段,通過對作為媒介的材料自由、隨機地造型、聚集,對它們進行無序或有序的形態和體積上的延展、變形,營造出一個藝術空間,使任何人都可以自由進入並參與其中,發生互動。

裝置藝術:你不懂我,我不怪你

草間彌生將她對“點”的執著交付於觀者們來完成

裝置藝術:你不懂我,我不怪你

在這個房間裡,觀者參與其中,可以在此空間的任何地方(牆上、傢俱上和地板上)貼上彩色的貼紙,最終將空間中原本存在的一切“抹去”。

裝置藝術:你不懂我,我不怪你

裝置藝術需要一種以物觀物的方式來進行體驗,此時自我情感與固有觀念被弱化(若說完全摒棄情感可能有些太絕對),“進入”到裝置之中,成為其中的一部分,達成一種物我一體、物我兩忘的境界。裝置的藝術效力由藝術作品、展呈空間、觀者、生活世界所共同營構。所以不同的觀眾、不同的站位、不同的互動也會影響著一件裝置作品的“訴說”效果。

前幾天的巴塞爾藝術展上,裝置藝術也為整個藝術展增添了許多趣味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藝術品鑑官微”

裝置藝術:你不懂我,我不怪你

Guillermo Kuitca 《無題》

這件作品需要排隊觀賞,並且一次只能進去兩個人

裝置藝術:你不懂我,我不怪你

Robert Longo 《Death Star II(2017/18)》

40000枚子意味著美國因槍支濫用而死亡的人數

裝置藝術:你不懂我,我不怪你

Arman 《Fleur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