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別姬的悲壯,不過是最長情的陪伴卻換來最短暫的別離

那年亂世,民不聊生,聽說世交的公子立誓為家鄉民眾復仇,光復帝業。虞姬披上斗笠,帶上行囊便追隨著大軍,來到了他的營帳。當年那個不經世事的少年已經成長為一位將帥的模樣,大家都喚他項王,這便是虞姬心目中夫君的形象。自此,她便留在了項羽身旁,從未離開過他,日夜相伴,盡心輔佐。

霸王別姬的悲壯,不過是最長情的陪伴卻換來最短暫的別離

如果說這世上誰最懂項羽,不是范增不是項伯,更不是八百楚國將士,而是虞姬。因為她深深愛著,她知道所愛之人的脾氣秉性心中大志,她知道他不同境遇下的每一個選擇。她甚至明白他的眉頭緊鎖與強顏歡笑。在夜夜楚歌縈繞的營帳,虞姬最清楚項王的心思,殊死一搏再不可延誤,士氣倘若再拖下去恐怕將一落千丈。若是拖到到那時,怕是連一絲東山再起的希望都沒有了。

她理了理衣袖,擦了擦劍身,對鏡理好妝容。淺笑盈盈,想到項王就此不再躊躇而滿心歡喜。舞動著雙劍,身姿曼妙,唱腔悠揚。卻又忍不住溼了眼眶,想到此生再無法見到大王,就此別過難免悲痛。可是虞姬真的有遺憾麼?這樣決絕的女子,可以在軍營中生活,在馬背上廝殺與項羽並肩作戰,怕是從不會感到後悔。

霸王別姬的悲壯,不過是最長情的陪伴卻換來最短暫的別離

因為她知道她想要的是什麼,愛你,便不願再跟隨你;愛你,便不願成為你前進路上的障礙;愛你,便希望你心無牽掛;愛你,便願能傾注生命助你一臂之力。音樂聲漸漸停了,歌聲也慢慢淡出,虞姬看似要收手謝幕卻將玉頸輕輕一偏,銳利的刀鋒刺破了喉嚨,鮮血沾染了項王的衣袍。

項王撕心裂肺的哭泣,那一瞬間他彷彿不是氣壯山河、心懷天下、立誓復國的楚懷王,而只是一個孩子,一個失去了庇護的孩子。那麼多個出生入死日日夜夜,激烈交鋒的戰鬥支撐他的不僅僅有建功立業、天下蒼生,更有憑欄眺望望眼欲穿的虞姬。這個每每在困難時與他共進退的女子,再也不會出現在營帳裡為他準備美酒歌舞,為他出謀劃策排憂解難了。那麼,就不能讓她如此白白死去,她即為我而逝,我即獨活便要揹負上她的性命。

霸王別姬的悲壯,不過是最長情的陪伴卻換來最短暫的別離

項王跨馬前奔一路殺紅了眼,帶著虞姬的屍體突出重重包圍,漢兵不知何故,前一天還在營帳中當縮頭烏龜的他是怎麼了,殺氣竟如此重,嚇得不敢阻攔。項王飛鞭策馬,趁有喘息之時將虞姬草草埋葬在山坡之上。山坡上的花嬌豔卻又不媚俗,就像是虞姬的臉龐,項羽竟有那麼一刻晃了神。看著身邊已為數不多的士兵,聽見後邊追兵的陣陣馬蹄聲,他明白自己終究還是負了虞姬的期待。

邊殺邊退到了烏江邊上,划船的老伯與剩餘的親信都勸項羽不要再堅持,回到楚地仍有民眾支持他,在等著他回來。他搖了搖頭,如今,我已沒有任何顏面面對父老鄉親,只有一個人她可以無條件地原諒我支持我,她即已去了,我便不需苟活。

霸王別姬的悲壯,不過是最長情的陪伴卻換來最短暫的別離

前202,項王笑中帶淚,自刎於烏江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