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覆血便,找來找去找不到原因,最後才發現居然是這個病!

幾個月前,退休在家的王阿姨,莫名其妙發現自己的大便發黑,這在醫學上俗稱黑便。

本身由於有冠心病的原因,所以一直口服著阿司匹林,因為阿司匹林有抗凝的作用,所以就趕緊停了阿司匹林,但是,沒兩天再次出現黑便的情況,於是趕緊來到醫院來看病。

心內科醫生問了問情況,出於負責的原因,推薦來到外科醫生尋找下出血原因。

反覆血便,找來找去找不到原因,最後才發現居然是這個病!

王阿姨除了反覆的黑便,別的什麼症狀和異常情況都沒有,也沒有腹痛、反酸、噁心、嘔吐的症狀,在醫生的建議下,口服了幾天保護胃黏膜的藥物,剛開始似乎有效,大便顏色逐漸正常,但是半月後再次出現黑便的情況。

於是,王阿姨接受了醫生的建議,做了胃鏡和腸鏡,奇怪的是依然沒有發現異常,既沒有胃潰瘍、腫瘤等發現,也沒有結腸和直腸的異常病變,這下有點奇怪了。

最後,再次進行了腹部的CT檢查,醫生髮現在空腸的某一段,小腸壁有輕度增厚的表現。懷疑小腸的佔位性病變,鑑於患者反覆出現黑便,出血量較前也有有增加,考慮到一直保守藥物治療無效的情況,於是在醫生的建議下,王阿姨接受了在腹腔鏡下行腹腔探查手術。

反覆血便,找來找去找不到原因,最後才發現居然是這個病!

果然不出所料,在空腸段發現有一粘膜下的直徑1.5cm的腫物,邊界較清楚,頂部有潰瘍,這就是反覆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主刀醫生考慮是小腸間質瘤,切除了病變段的腸管,術後病檢果然是小腸間質瘤。

小腸間質瘤屬於胃腸道間質瘤的範疇,是近年來逐漸增多的胃腸道的惡性腫瘤。起源於胃腸道間葉組織,佔所有GIST約20%~30%,多為中低危險性。由於位於小腸,常規的內鏡即胃鏡和腸鏡無法看到,但是一般影像學診斷多不難;現代CT的波層掃描有助於腫瘤的發現鉅額定位診斷,也可行膠囊內鏡檢查發現。

胃腸間質瘤多發於中老年患者,男女發病幾率差不多。常見症狀為消化道出血(包括黑便、嘔血)、腹痛、消化道梗阻等,但也有很多患者都沒有明顯的症狀。

胃腸間質瘤以胃部最為多見。胃腸間質瘤根據情況不同,惡性程度不一,但都有可能發生復發或轉移,因此臨床上都將胃腸道間質瘤歸類於惡性腫瘤的範疇。由於較少出現淋巴轉移,因此手術治療多選擇腫瘤完整切除,一般不必行廣泛的淋巴結清掃或擴大根治術。

反覆血便,找來找去找不到原因,最後才發現居然是這個病!

胃腸間質瘤複發率較高,對於一般的放療和化療不敏感,但是,胃腸間質瘤可以聯合口服靶向藥物治療,目前常用的是伊馬替尼(格列衛),對於預防腫瘤的復發和轉移有很好的效果,同時,對於發現較晚無法手術的患者,術前科給予相應週期的伊馬替尼的治療,有可能爭取到手術的機會。

在治療方面,胃腸間質瘤對傳統的放療、化療不敏感,而且容易復發。目前,外科手術仍然是胃腸道間質瘤的根治手段。如果無法手術,可考慮術前進行6-12個月的伊馬替尼(格列衛)治療,可縮小腫瘤體積,爭取手術機會,對於已經有復發或者轉移的晚期腫瘤患者,靶向治療也有助於控制腫瘤的發展,延長壽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