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廢」爲寶 讓西安街頭變電箱變身城市新景觀

变“废”为宝 让西安街头变电箱变身城市新景观

西安街頭鏽跡斑斑的變電箱 記者馬昭攝

变“废”为宝 让西安街头变电箱变身城市新景观

青島福山路一處變電箱景觀

7月12日,省委常委、西安市委書記王永康在青島考察調研時指出,西安要學習青島做法,著力做好道路和市容整治提升,真正把民生工程做到群眾心坎裡,努力實現還路於民、還綠於民、還景於民。近日,從事環境藝術與風景園林專業的長安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嶽紅記結合青島、福州市的做法向西安市管理部門提出建議,能不能給我們十三朝古都“裝”出“彩”,讓一個個“醜陋”的鐵盒子變身漢風唐韻的唐三彩、仕女圖等城市景觀。變電箱、垃圾箱在城市街頭隨處可見,但通過用心“裝扮”也可以變成城市的亮麗風景線,從而讓以旅遊著稱的西安變得更美麗,更具吸引力。

嶽紅記是一名風景園林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和環境藝術與環境美學博士後,也是一位十分熱愛古城的西安市民。今年6月底,他帶學生到美麗的青島考察寫生,發現城市中不起眼的變電箱與垃圾箱變身為“大海帆船”“紅屋頂老建築”“海洋動物”風景畫豎立在街道與樹叢草坪中,令人眼前一亮,不僅與周圍環境相得益彰,還為城市增色不少。

嶽紅記說,作為世界聞名的旅遊之城西安,歷史悠久,文化深厚,更應在城市景觀設計方面走在全國的前列。特別是在大雁塔、明城牆遺址等歷史文化風景區,變電箱的存在完全破壞了周圍的歷史景觀,顯得特別礙眼。所以,當我看到青島、福州市用心“裝扮”的變電箱後,就覺得西安市應該向它們學習,將自身的文化內涵與特色元素體現出來,讓一個個“醜陋”的變電箱與垃圾箱變身為美麗的小品街景。

7月23日上午,記者從曲江新區出發,沿著雁引路-西影路-翠華路-雁塔路-建設路-太乙路-環城南路一路走過,眾多的變電箱全部為“灰青色”,有的上面還貼滿小廣告,特別難看。那麼,如何將街道上這些“鐵盒子”形成的不協調景觀、礙眼的景觀變得更加美好,又能吸引市民及遊客的眼球呢?嶽紅記認為,“需要智慧,需要創意,需要從城市景觀美學出發,依據各個城市的歷史文化及特點進行分析,再用藝術的眼光和手法去改變它們,從而變‘廢’為寶。”

他說,我國沿海城市福州市的變電箱景觀設計做法是把當地的自然景觀與人文環境相結合,設計出的景觀有“青山綠水,春意盎然”,也有“楓葉正當紅,秋意濃濃”。嶽紅記建議道,“作為西安,城市景觀設計風格應以漢唐雄風為主題,在每個區域或具體旅遊景區可以根據各自的特點有所不同,如在北郊的漢城湖周邊就要突出漢文化,在曲江大雁塔景區周邊突出唐文化,在臨潼區可突出秦文化。其他區域的變電箱景觀設置要與周圍的大型公園、周邊景色相諧,融為一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