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權威?GFK調查報告根本沒有說服力

2018年,經濟的發展引領著人們的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而中國家電行業也是一個井噴式的發展,從各大市場研究公司的年度報告上就能看到在過去幾年的國人對於高品質家電的購買力體現,例如尼爾森Nielsen、凱度Kantar、愛美仕IMS Health、益普索Ipsos SA、捷孚凱GFK等等全球五大市場研究公司都有報告。的確,國人的購買力在不斷增強,我們國家的權威部門也有發佈過報告,這個權威的部門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消費權威?GFK調查報告根本沒有說服力

對於年度的國人購買力情況我們作為購買的一份子也很想了解,而我們作為不同民眾,能瞭解的權威的數據有限,我們只能通過權威的市場研究公司和國家官方的部門來了解,筆者最近也新奇的發現某些權威機構的調查報告和國家官方部門的數據有明顯的出入,這就讓我們這些普通民眾疑惑不解,到底哪個公佈的結果才是真實可靠的呢?

消費權威?GFK調查報告根本沒有說服力

經過一些簡單的瞭解,筆者很疑惑,例如,全球五大市場研究公司之一的捷孚凱GFK在今年2月發佈了一份《2017年中國電子家電行業報告》,在報告中列舉一些數據:中國大家電行業2017年市場零售額為1759億元,小家電市場零售額2179億元。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2月份同樣發佈了《2017年1-12月家用電器行業運行情況》,在這份報告中,國家工信部發布的中國家電行業2017年零售額為1.5萬億元,這就很尷尬了,同樣的2017年報告,捷孚凱GFK和權威的國家工信部兩者的數據相差甚遠,這不免就對兩者其一的數據真實性存在疑問,而且是很大的疑問,但筆者更願意相信政府權威部門的數據報告,畢竟在自己的國土上調查結果更有真實性。

消費權威?GFK調查報告根本沒有說服力

不僅僅是捷孚凱GFK和權威的國家工信部的數據有嚴重異議的地方,就連自己的調查數據方面都有嚴重的不符合實際的情況,例如,還是在今年2月發佈了一份《2017年中國電子家電行業報告》,在這份報告中,筆者發現報告列舉一些家電行業的數據中統計的2017年大家電(冰、洗、空、電視、廚電)零售總額共計1759億,並預測2018年大家電零售總額將達2032億。

消費權威?GFK調查報告根本沒有說服力

而戲曲性的事情是在3個月後的5月25日,捷孚凱GFK發佈《2018年一季度中國家電市場趨勢報告》,其中數據統計了1季度中國主力家電市場(冰、洗、空、電視)規模達到了1000億元,這樣統計數據就難免讓人大跌眼鏡,要知道在2017年全年5大品類家電才銷售了1.7千億元,到了2018年僅用了一個季度時間,只統計了其中的4大品類就完成了1千億元,這就比較恐怖了,2018年才3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年度預測一多半的銷售任務,而且僅用只用了1個季度就完成了?這樣數據您看了會作何感想呢?是國人的購買了在2018年有了瘋狂的增漲,還是捷孚凱GFK的預估數據不夠嚴謹呢?這我們還真是不知所措,作為普通消費者真心希望看到合理的數據支持解釋。

消費權威?GFK調查報告根本沒有說服力

對於捷孚凱GFK的質疑不僅僅如此,關於這份捷孚凱GFK官方發佈最新的《2018年一季度中國家電市場趨勢報告》,筆者仔細閱讀後發現,這篇官方的數據調查報告中有好幾處出現了蘇寧品牌的字樣,而且基本都是替相關行業零售商的宣傳話語,接踵而至的是網絡上大量出現了關於捷孚凱GFK發佈的這篇調查報告,並聲稱某零售商是家電行業銷售的第一零售渠道的相關報道,而這份報告的內文中也沒有說明,這不免讓人質疑捷孚凱GFK的權威性,筆者認為,作為一個權威的數據調查公司不應該在官方發佈的權威報告中,插入植入相關行業的零售商的廣告語句,正常的提及作為普通民眾的我們是可以理解的,但大肆宣揚就好像是一種廣告的植入,不免讓人質疑一個作為全球5大數據調查公司的權威性。

消費權威?GFK調查報告根本沒有說服力

消費權威?GFK調查報告根本沒有說服力

在文章的最後,我們想也想說書普通消費者的心聲,我們很希望看到真實可靠權威的數據發佈,我們很希望看到中立公平的權威機構發佈真實可靠的數據,我們也很希望看到中立的權威機構不帶任何色彩的發佈權威報告,給我們廣大普通消費者引領正確的導讀方向,起到關鍵正確積極的好作用。

消費權威?GFK調查報告根本沒有說服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