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OC探歌,小型SUV市場的新攪局者?

小型SUV攪局者

到目前為止,合資品牌小型SUV的贏家都是XR-V和繽智,2017年分別賣了16.1萬和14.5萬臺。而第三名的現代ix25只賣了4.9萬臺,感覺中間差了兩個梯隊。不過當下的格局很快要有大變化了,因為大眾已經一條腿邁進了這個戰場:T-ROC探歌即將在7月底正式上市。抬頭看看大哥途觀的戰績,T-ROC要說自己不是衝著第一去的,估計都沒人信。關於這臺重磅新車的表現,我在先前的試駕視頻中已經詳細講過了,所以這篇首試文章就來說幾個重點。

內外個性化?盡力不套娃

T-ROC探歌,小型SUV市場的新攪局者?

限於體型,小型SUV的車內空間都不會太大。和買緊湊級SUV的買家相比,前者的消費群體會更注重Style。除了源遠流長的甲殼蟲,和經歷一代迷失後再次甦醒的CC,大眾還真沒什麼有個性的車。幸好,雖然掛著VW標誌,單看前後車燈也沒特別亮眼,但T-ROC整臺車看著還是挺個性的,當然這跳脫的車身顏色也有功勞,還有黑、白兩種車頂可選。T-ROC車身不高,後門玻璃傾斜,其實觀感類似一臺Cross風格的兩廂車,而不像SUV。極短的前後懸和四道明顯隆起的輪眉,讓它看著又比一般的城市SUV更有肌肉感。

T-ROC探歌,小型SUV市場的新攪局者?

再說說尺寸。歐洲賣的標軸T-ROC,軸距只有2603mm,比高爾夫還短34mm。這樣的體格想想都覺得很靈活,但無論是看那邊標緻308s的前車之鑑,還是大眾一向的流程,一汽大眾版T-ROC探歌都不可能不加長。加長77mm之後,T-ROC探歌的軸距已經和上代國產途觀幾乎一樣,差異可以忽略不計。

T-ROC探歌,小型SUV市場的新攪局者?

另外一個特別之處就是車內的同色飾板,但這並不是每臺車都有。其實我分到的本來是白車,飾板是黑色的,和普通大眾車沒區別。後來我特意找了臺金色的T-ROC。除了金色,橙色和紅色的T-ROC也有車身同色內飾板,這樣至少在套娃的中控設計裡,加了些不一樣的調味料。在我印象中,也只有甲殼蟲有這種特殊待遇了。T-ROC的這個內飾,觀感是挺不錯的,但你別用手去敲,因為整個中控、門壁板都是硬塑料。和新朗逸、新寶來的套路一樣,都是在用料上省成本,在觀感上營造高級感的類型。

看著像轎車,開著也一樣

像本田的小型SUV,用中置油箱帶來了優秀的後排空間,但前排座椅就沒法設定得很低。而坐上T-ROC主駕,我第一個發現就是座椅高度調節範圍特別大。以180cm身高為例,升到最高頭髮能幾乎碰到天窗,俯視引擎蓋;降到最低處視線和高爾夫無異,上下高度能差個一拳還多。這樣的好處就是,無論你喜歡居高臨下還是貼近地面,都能找到滿意的高度,不需要人去遷就車。

T-ROC探歌,小型SUV市場的新攪局者?

車身加長,是不能缺席的本地化調整。但T-ROC的懸掛風格,倒是挺有歐洲的感覺,沒有一味求軟。在新疆喀納斯多彎的山路里試駕,轎車般的坐姿高度加上富有支撐性的懸掛,真有一種開著高爾夫跑山的錯覺。不過跟高爾夫相比,T-ROC方向盤中間的虛位感覺更大,還是透露出了一點SUV的取向。另外一個很大的差異,就是這臺1.4T高功四驅版T-ROC的動力。

T-ROC探歌,小型SUV市場的新攪局者?

這裡要老生重談幾個概念:發動機肉/強、0-100kph時間長/短,和實際動力響應的慢/快,並不是一一對應的關係。假如A車0.5秒就能輸出150匹最大馬力,而B車能給你250馬力但要等2秒,那麼A車開起來的流暢感會比B車更好。同理,T-ROC的1.4T高功發動機,150ps,250Nm,無論數據還是地板油之後的推背感,在同級中都絕對算強,但在山路上編隊行駛,卻讓人比較頭疼。也許是車重、變速箱、四驅這三者的原因,試駕車的動力總要等到深踩油門之後差不多3秒,才能全部爆發出來。加速力是夠的,就是在編隊行駛,剎車後又需要迅速跟上前車的情況下,不能隨叫隨到,不怎麼跟腳。

把T-ROC獨自開到城市裡,遠離經常需要急剎+地板油的工況後,這就是一臺開起來很輕鬆的小車。方向輕盈,車身緊湊,雙離合變速箱安靜不刷存在感,沒什麼毛病可挑。至於行駛品質上的優點,T-ROC的底盤隔音到位、面對拋跳和坑窪懸掛動作乾淨利落,高級感和日系對手相比,是很明顯的。這臺頂配用的是18寸薄胎,中低配對零碎的震動理論上會更徹底,乘坐更舒服。

空間:後排大,尾廂小

T-ROC探歌,小型SUV市場的新攪局者?

T-ROC探歌,小型SUV市場的新攪局者?

T-ROC後排縱空間是越級的,膝部空間妥妥地超過兩拳。而且即使前排座椅降到最低,後排乘客一樣可以輕鬆將腳完全伸進前排底下,坐得更舒展。而且T-ROC也沒有用偷短坐墊的方式來營造寬敞的錯覺。後排坐墊長度屬於主流水平,重點是整體上翹角度很到位,對大腿的支撐很好。要挑的話就是後排靠背,如果能再偏躺一點就更好了。

T-ROC探歌,小型SUV市場的新攪局者?

一汽大眾說T-ROC全系標配後排空調出風口和兩個USB充電口。雖然沒標明電流大小,但根據我實際使用,應該是2A的快充接口。這兩個標配配置,放在同級裡也是第一梯隊的水平。試駕的這臺頂配車型,除了後排靠背4/6分割放倒之外,還能直接通過中央扶手後的通道,從尾廂拿東西。碰到下雨的話就不用繞到車外淋雨開尾廂門了。不過T-ROC的後排地臺凸起實在很高,加上中間坐墊凸起,中間靠背也偏硬,第五個人坐著會很憋屈。當然,滿載五人,即便是中大型SUV也難以伺候到位,僅供應急。只坐四個人的話,大家都能坐得很舒服了。

T-ROC探歌,小型SUV市場的新攪局者?

受限於很短的後懸,加上傾斜的尾門玻璃,底下備胎又把地板頂得很高,T-ROC的尾廂空間確實不大。不說跟普通的A級三廂家轎(寶來、朗逸)比,就算和同級的繽智、勁客比,T-ROC的尾廂垂直高度也是捉襟見肘的。遮物板下方大概能放進3-4個登機箱,四個人在省內來個自駕遊沒什麼問題,但逢年過節大采購,實用性就不夠了。所以要買T-ROC的朋友,需要考慮清楚自己對尾廂的需求程度。

日系對手危險了

前邊說了T-ROC的中控用料、後排地臺凸起、尾廂空間小、激烈駕駛動力不跟腳。但從普通用戶層面來看,這都不是硬傷。T-ROC看著足夠精品、後排空間和舒適度完全滿足三口之家的需求、日常代步輕鬆好開,底盤質感和隔音也是同級優秀水平。對於年輕人來說,T-ROC將個性和實用結合得很到位,唯一未知的就是定價了。如果走量車型做到16萬左右,XR-V和繽智真的壓力不小。

T-ROC探歌,小型SUV市場的新攪局者?


【大眾T-ROC探歌】

突出優點:外觀內飾配色有個性;後排縱向空間優秀;坐姿、駕駛感受非常轎車化;同級隔音水平好。

主要短板:激烈駕駛動力不跟腳;尾廂空間小;後排地臺凸起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