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年度影響力人物」弄了個私募,捲走270億

這兩天,本君在刷朋友圈的時候看到好幾條關於“上海銀行270億理財基金,100萬起購,血本無歸”的動態:

中國“年度影響力人物”弄了個私募,捲走270億

為了避免是謠言,本君特意找人核實了一下:

原來是一個月前爆掉的阜興系(意隆財富),董事長朱一棟跑路失聯了,而旗下一大堆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無法兌付,這些投資者發現上海銀行張楊路支行是主要託管銀行,就聚眾上門要求給個說法。

中國“年度影響力人物”弄了個私募,捲走270億

這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到底是何方神聖竟能吸引270億鉅款?

這位百度詞條裡21世紀“中國影響力人物”到底如何把正規的私募搞成騙局的?

託管銀行為何又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讓他跑了

尋常人家一般無法觸及的“私募”

本君基本沒有聊過私募相關的內容,畢竟他的投資門檻很高,100萬起投,而且門道很深不太適合普通人。

但私募基金可以投資股票、股權等多個領域,投資方向比較靈活,收益率一般高過銀行理財,因此還是吸引了不少高淨值的土豪與中產。

私募基金髮展之路雖然崎嶇,但還是很正規的:

要發行私募基金要在監管機構備案,運作過程需要有銀行、證券公司等金融機構進行資金託管。

目前私募最主要分兩大類:一類叫私募證券投資基金,一類叫私募股權投資基金。

前者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就是徐翔、王亞偉這些所謂私募大佬玩的。

他們可用期貨期權等各種工具,玩比較高大上的複雜投資策略,但不管怎麼玩這錢都在股市裡,資金流轉受到銀保監會嚴格監管,沒辦法把錢提出來跑路。

而後者,也就是這次出事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投資的是未上市的公司股權或債權。

未上市公司的操作空間就大得多,銀行託管賬戶只是在基金募集時臨時放錢的地方,成立後基金要你把多少錢打到哪個公司賬戶,一般就直接打過去了,嚴格來說銀行談不上監管。

正規的私募基金如何變成騙局?

而朱一棟的私募基金本身運作是正規的,但私募基金的融資方都是自己集團的公司或者關聯公司,也就是我們P2P裡俗稱的

“自融”

他創立的阜興集團,業務種類複雜,既有金融,又有實業,且擁有接近大量的子公司,他正是用自己開設的基金公司募集資金,為自己的其他項目公司融資。

也就是說投資人的錢進入到項目公司之後,怎麼花其實就是朱一棟自己能控制的了。

這錢不管拿去炒股炒樓炒幣,還是跑去澳門花天酒地輸得精光,都完全無法被監控,不僅脫離了原本基金約定的投資領域,也很難被追回。

為何託管銀行不負責?

似乎絕大多數人對銀行懷著一種天然的安全感,特別是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的中老年人。

但時代在變,銀行也不敢“閉關鎖國”,除了做傳統的放貸業務(專業上叫表內業務)賺息差。

銀行也在發展更多的表外業務,而這些業務,貓膩挺多。

舉個栗子:

銀行以自己強大的背書,充當信息中介,幫助各種機構代銷理財產品,賺點中介費,說的難聽點,這跟拉皮條沒啥區別。

所以,當銀行理財產品違約,銀行是不用負責的。因為它只是中介啊!至於安不安全,銀行可沒功夫調查。

所以很多人,糊里糊塗買了銀行理財產品,到最後連自己的錢借給了誰都不知道!

銀行託管/存管是同樣是這個道理。

就拿咱們比較熟悉的P2P銀行存管來說吧,所謂“銀行存管”就是你通過平臺出借的錢,先要進入銀行存管賬戶,平臺向銀行發出指令後,銀行存管賬戶再把錢打到借款人的賬戶裡。

在此過程中,平臺是不能直接碰不到錢的。

注意!這裡說的是“直接”,也就是可以“間接”。

因為,銀行並不會管你的錢去了哪,幹了啥。

也就是說,如果平臺想把你的錢款佔為己有(自融),就可以發個假標(合同上說拿錢去做XX項目,實際根本不存在),然後平臺發出指令,銀行照樣會把錢打給這些賬戶(自己人的賬戶)。

更何況,如果銀行真想花時間、精力調查每一個借款人、每一個項目是否真實、安全......

那麼,這跟銀行自己放一筆貸款有啥區別呢?為啥還要讓P2P平臺跟自己搶食呢?

所以,我們在理解銀行託管這個事情時,千萬不要自作多情地認為銀行就是充當我們資金安全的保護傘,不!可!能!

可以說,銀行存管的用處只不過讓跑路需要多一點技術含量罷了。

當然,銀行存管也並非一無是處,因為這是合規的最低門檻,如果平臺連銀行存管都沒有,也活不了太久。

咱老百姓理財不容易,在天朝理財更不容易,無論P2P、私募還是信託,股票亦或房產,還是更高大上的海外投資,想騙你的人,早就從街頭排到街尾。

出手前,務必擦亮眼睛,看懂了再下手。

如果怎麼也看不懂,那就不要碰!

被通脹侵蝕也比血本無歸強點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