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第一次私自拿家里的钱,父母应该如何应对?

性与金钱,是人在成长过程中,一直被忽视的两大教育领域,性与金钱极大地影响了人格的塑造,如果人从小得不到对性与金钱的正确认识和良好体验,对心理健康的发展会有不同程度的损伤。

对孩子进行金钱教育是值得身为父母的人多思量、多实践的,孩子对金钱的态度需要指引,孩子对金钱的支配需要赋权。

金钱与欲望的满足有关,一个人很小的时候就能够从家人的消费行为中认识到,金钱能够进行交易,支付金钱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如果自己想要什么,可以开口向父母要求,直到欲望被满足。

当孩子第一次私自拿家里的钱,父母应该如何应对?

在欲望的支配下,几乎每一个小孩都做过趁大人不备、偷偷拿家里的钱到外面去给自己买想要的东西的事。

这种错误是属于一类小孩必犯的错误,给父母提供了绝佳的教育的机会,可惜的是父母通常会把这种错误放大,把小孩的行为结果看得很严重,没能给孩子合理的解释和处理,容易给孩子蒙上心理阴影。

一个孩子尚没有足够的知识和生存的技能,创造不了价值,不意味着他没有对金钱的需要。儿童对金钱的渴求一直被父母忽视,因为儿童的物欲向来是由父母来提供满足,父母对金钱的意见对儿童来说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父母如何应对孩子私自拿家里的钱的事?

1、切勿上纲上线,忌用“偷”字

对于孩子私自拿家里的钱的事,父母不要轻易上纲上线,说她是在偷钱。偷钱是涉及道德感的一个词,而孩子通常不会把拿了自己家的钱的行为解读为“偷”,只是知道未经允许,拿了钱被发现后有可能会挨骂。

当孩子第一次私自拿家里的钱,父母应该如何应对?

如果父母对她这种事先不报告的行为判定为“偷”,将会对十岁孩子的脆弱心理造成很强的道德压力,给她留下情感创伤的体验,让她觉得自己是一个有问题的人,这样的教育结果显然是负面的。

2、不要用对待犯人的态度对待孩子

一个有威信的成年人,最好不要做那种为了一探究竟,而跟踪尾随孩子的事,也不要当场“人赃并获”,这不是刑侦破案,也不是引敌入瓮,回到家更不要审讯逼供。

教育的事,不但要考虑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也要考虑成年人的形象问题。当父母用步步紧逼的方式逼孩子说实话,交待钱的去处,不留情面的批评,事后会让孩子感到成年人世界的可怕和阴暗,对父母也尊重不起来,这样的教育结果显然是负面的。

当孩子第一次私自拿家里的钱,父母应该如何应对?

3、不要把批评等同于教育

把批评当作教育的方式过于简单。首先要了解孩子为什么会撒谎骗父母呢?因为孩子在这类事件中,体验到的是焦虑、失望、愤怒、无助。而撒谎是人面对不利于自己的状况时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孩子不知道拿家里的钱这件事被发现以后,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惩罚有多重,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承受得起,所以他们会尽可能把事态轻描淡写,尽可能把惩罚的力度降到最低。

每一个人对事物的反映跟他的判断力有关,他无法真实地谈及问题的实质,是有他的合理原因的,他要进行自我保护,所以这里的“撒谎”并不是真的撒谎。

其实成年人撒谎也同理,为什么你上班会迟到?你内心会权衡判断,与其说自己睡过头,不如说堵车,更能让自己和上司易于接受。

所以,如果强调孩子在撒谎,这样的教育结果显然也是负面的,他也不会用心记住这种有失公允甚至有损人格的说教。

当孩子第一次私自拿家里的钱,父母应该如何应对?

如何对孩子进行金钱教育才有效果?

拥有金钱,是人对现实世界进行控制的需要,让自己有安全感,并且能满足欲望,所以孩子的手头上也需要有可供他支配的钱。

艾德华·罗伯特·布尔沃说:“管理金钱,很大程度上就是管理自己。”这就是为什么说,金钱教育对一个人的人格形成有很大影响。

孩子喜欢钱,但没有管理钱的能力,自己拥有的零花钱也有限,经常感到欲望难以满足,这个阶段,家里人就要学会和孩子讨论,开诚布公地就孩子的零花钱如何进行管理,就他的欲望如何满足,来进行平等地对话。

她想要什么,她可以直接说出来,哪些愿望能够给予满足,哪一些愿望暂时不能满足,就商量出一个办法,让父母和孩子双方都能达成共识,能够让孩子的欲望多等候一段时日,或者用其他的愿望来替代,这些都是可以用温和而公平的态度来支持或商量的,而不是一口回绝孩子,或者粗暴地沟通。

当孩子第一次私自拿家里的钱,父母应该如何应对?

在一个家里,如果孩子看到大人很自然地花钱,而自己想满足一点小愿望都难以实现,这样的金钱信息会对孩子产生内心的矛盾冲突,他会觉得不公平。除非父母本身就比较节俭,以身作则起来,孩子也不会心生埋怨。

允许孩子在家庭中自然而主动地谈钱,谈自己的欲望,大家公开谈是否能够满足孩子的需要,孩子的需要是否合理,为了得到想要的东西,孩子需要付出什么样的个人努力和代价,这些都是非常好的关于金钱消费的教育理念。它使孩子能够坦诚地谈论自己的金钱需求,这样孩子就不再会去做瞒着父母悄悄地打金钱主意的事了,这样一来,父母不也省心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