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茶話|喝茶時如何捕捉茶的靈氣和韻味?

歡迎關注【武夷巖茶課堂】凡你想知,務必告知,我若所知,知無不言,我所不知,查盡史料,為卿解之。


一直以來,萬物有靈,食物和飲品當然也不例外。

入口的東西都要仔細,不僅僅是因為健康,還有對氣質的修煉。

多食葷腥定是破壞清朗之氣,而長久的粗茶淡飯也養不出雍容華貴。

所以中國人對於餐飲的講究,有很深奧的妙趣和學問。飲茶,當然不例外。

今日茶話|喝茶時如何捕捉茶的靈氣和韻味?

喝茶,是能看出一個人的氣質風骨的。

林清玄在《從食物看人的性格》裡,有云:

對於喝慣了茉莉香片的人,水仙茶更是往上拔高,如同坐在山頂上聽瀑,水仙入茶而不失其味,猶保有潔白清香的氣質,沒喝過的人真是難以想像。

愛喝水仙茶的人,如同山頂聽瀑,能將水仙潔白清香的氣質融入自身,久而久之,那茶與人也難分難解,於這草木之間涵養性靈的人,也就有了清高脫俗的氣質。

今日茶話|喝茶時如何捕捉茶的靈氣和韻味?

揚州八怪之一鄭板橋,喝茶喝得頗有風骨,茶好不好是其次,可這喝茶的意境是一定要有。

“楚尾吳頭,一片青山入座;淮南江北,半潭秋水烹茶。”

青山秋水以烹茶,好一派江湖野趣;

“白菜青鹽糙米飯,瓦壺天水菊花茶。”

一瓦壺菊花茶,在鄭板橋這裡喝出了超然物外與安貧樂道,其人的淡泊與浪漫也可見一斑。

今日茶話|喝茶時如何捕捉茶的靈氣和韻味?

《紅樓夢》中妙玉飲茶堪稱經典,且不論這飲茶方式是否科學,單單就看妙玉對茶盞的講究,就知妙玉是個多麼清高的人;

而作為佛門中人,她卻是連劉姥姥用過的茶盞都容不得,差人扔出去,反倒是寶玉建議贈予劉姥姥更見一份慈悲。

“太高人愈妒,過潔世同嫌。”

從喝茶中,可見妙玉孤高的秉性,氣質之清冷,非世間所能容。

今日茶話|喝茶時如何捕捉茶的靈氣和韻味?

而茶真正蘊含的氣質,非一人一日之功,世間人有千千萬,每個人對茶的體認都有不同。

茶道高僧千利休,根據《詩經》總結出茶道四規:“和、敬、清、寂”,這也體現在這位茶道大師的氣質秉性裡,他始終清寂度日,氣質謙和,而世人也對他充滿了謙卑的敬意。

喝茶,捕捉茶的靈氣與韻味,尋找到與自己氣質秉性相近又或相離的茶,在一點一滴中涵養,喝出自己獨特的氣質與風骨來。

今日茶話|喝茶時如何捕捉茶的靈氣和韻味?


常說茶文,同講盞史,偶看山水,引經據典,多為編整,請勿K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