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課程「小學化」被叫停,這對於家長來說也許是一件好事

前幾天教育部發布的《關於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引起了很多家長的熱議。

幼兒園課程“小學化”被叫停,這對於家長來說也許是一件好事

通知的內容很簡單,就是對如今幼兒園“小學化”現象進行治理的要求。其實很多幼兒園為了增加自身的招生競爭力,都會對孩子們的課程內容進行相當程度的“小學化”,提前開設教學拼音、算術、英語、識字等課程。

幼兒園這樣做也是為了應對家長的需求,因為很多優質的小學在招收學生都會有各種測試環節,幼兒園孩子提前掌握一些小學內容成為了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的“潛規則”。

在這則通知裡,明確禁止了提前教授拼音、識字、英語等小學課程內容,以及佈置和組織與小學內容相關的作業和考試測驗。更重要的是,這一禁令也對校外的社會培訓機構也作出了同樣的要求。

幼兒園課程“小學化”被叫停,這對於家長來說也許是一件好事

要清除課程內容超標的現象,這則通告裡還給出了較為詳細的完成時間要求。

相關學校和培訓機構必須在2018年12月之前完成自查;明年4月份之前完成改正;2019年6月份之前,各級教育相關部門就要完成督導檢查工作。

通知雖然已經出臺,但我們相信,如果小學教學資源不足、優質學校招生門檻高的現狀沒有改善的話,幼兒園去”小學化“的要求只能算是治標不治本。家長和學校都會想方設法地給孩子補充相關知識,以應付不久後的幼升小挑戰。

幼兒園課程“小學化”被叫停,這對於家長來說也許是一件好事

幼兒園去”小學化“,本質上是出於對孩子健康成長的考量。本來應該是在輕鬆玩耍的過程中,塑造人格、培養性情的年齡,卻被一板一眼的課本知識所取代,確實是一種不利的教育行為。

如果家長能夠有足夠正確的教育認知,相信自己也會做出一些選擇。畢竟孩子未來也許會經歷一場決定人生道路的考試,但絕不會是現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