紂王的王位得到的有些偶然,但也註定了商朝的覆滅

封神演義裡描述,有一日,帝乙到御花園遊玩,飛雲閣突然塌了一梁,壽王力大無窮,託梁換柱。

於是,首相商容,上大夫梅伯、趙啟等人,便上奏立壽王為太子。

後來,帝乙駕崩,壽王接替王位,而壽王也既是我們現在經常提起的紂王。

紂王作為帝乙的第三子,封神演義裡描述他之所以得到王位是因為託梁換柱,商容等人上奏立紂王為太子。

紂王的王位得到的有些偶然,但也註定了商朝的覆滅

但是,據呂氏春秋中記載,紂王之所以得到王位,是因為商朝時期的禮法比較特殊。

當時紂王的母親生紂王的大哥和二哥之時,他的母親還不是王后。但是在生紂王的時候,他母親已經坐上了往後之位。

因為,紂王的兩個哥哥,微子啟和微仲衍他們不算是嫡子,雖然微子啟是老大,但他只能算是長子,而紂王才王后生的嫡子。

於是,紂王就這麼坐上了王位。

可以說,不管是封神演義裡的描述,還是呂氏春秋裡的記載,都說明了一件事,那就是紂王的王位得來的十分偶然。

也就是這種偶然性,卻造成了商朝滅亡的必然性。

商朝之所以滅亡,是因為紂王對東夷用兵,太多的俘虜無法處置。就在此時,周攻打商,緊接著東夷的俘虜叛變。

紂王的王位得到的有些偶然,但也註定了商朝的覆滅

於是,商朝便如此滅亡了。

紂王在位時,因為對東夷用兵,對各個諸侯國的控制力越來越弱,直到各個諸侯接二連三的叛亂。

紂王因為商朝禮法的特殊性而坐上了王位,可見商朝比較重視禮法,甚至禮法大於一切,連一個國家的繼承人都以禮法來決定,而不是看他們到底有沒有繼承王位的能力。

不過,這也從側面證明了商人是十分講道理的。可是在紂王對東夷用兵平定叛亂之時,西方的周人藉機叛亂,他們不講道理。

一個講規矩,一個不講規矩。肯定是講規矩的失敗,因為他們顧忌太多。

在動漫武庚紀之中,紂王為了反抗神的統治而反抗,是一個先驅者。

紂王的王位得到的有些偶然,但也註定了商朝的覆滅

但是在百科中介紹,商朝的帝王,他們將神權與皇權集於一身,他們是天命所歸,他們不會反抗神。

雖然紂王因為商朝禮法而得到王位,但他其實是一個很有能力的帝王。他對東夷用兵,將商朝勢力擴展到江淮一帶。

封神演義裡的紂王,一個託梁換柱,就表現出了他能力很強,而且小說裡還數次描述了他是一個聰慧天子。

可以說封神演義裡的紂王無論是武力還是腦力都無人能及,但越是能力強,就越是助長了他的囂張氣焰,變得剛愎自用,任人唯親,直到最後被妲己迷惑的滅國。

小劉侃封神,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