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跑贏大衆通用,自主合資進入新賽季

自主品牌超越合資品牌終於不再是夢。2009年,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喊出了“挑戰合資”的口號,9年後,李書福的夙願成真。

剛剛過去的6月,吉利以12.64萬輛的成績,成功擠掉了上汽通用,首次闖入了銷量前三的位置。與此同時,帝豪家族更是以接近29萬輛的銷量,超過上汽大眾朗逸家族的24.14萬輛。

吉利跑贏大眾通用,自主合資進入新賽季

7月15日,青島奧林匹克帆船中心海邊,一場名為《帝豪家族200萬豪友冠軍之夜》的慶典在這裡舉行,這不僅成為帝豪車主狂歡的海洋,也是吉利高管團隊的表白之夜。

從下午起,吉利汽車銷售公司副總經理陳洪生親自帶著車主爬嶗山,晚會上,面對現場數百“豪友”吉利汽車集團副總裁銷售公司總經理林傑在發言時幾度哽咽,銷售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宋軍則一遍遍說著感謝,一邊深深鞠躬------

現場很煽情,但也很真實,帝豪的第一批車主和第200位車主,紛紛上臺講述與吉利一起向上的故事。

吉利跑贏大眾通用,自主合資進入新賽季

打造“吉粉”留住吉粉,創造下一個高點是顯而易見的,而宋軍公佈的數據顯示:吉利客戶的回購率超過32%。從2009年上市至今,帝豪在短短的9年間,迅速實現200萬輛,而在接受《愉觀車市》採訪時,宋軍透露帝豪下一個目標是500萬輛。

榜樣帝豪

在A級轎車領域實現突圍並非易事。長期被合資企業佔領的A級轎車領域,一直以來都是自主品牌心頭的痛,不僅要直面朗逸、高爾夫、福克斯、思域、卡羅拉這些強勁的對手,並且對於後來者,還不斷受到合資企業在A級轎車領域不斷下探,“大開殺戒”的壓力,導致很多自主品牌連A級轎車的門檻都進入不了,更不要說有所建樹。比如,長城汽車就曾放棄了轎車戰略,大部分自主品牌的主要優勢也是在合資品牌尚未下探到的SUV領域。

吉利跑贏大眾通用,自主合資進入新賽季

而在自主品牌中,吉利是為數不多的在轎車領域取得成功的,而吉利轎車戰略的成功與帝豪的成功是分不開的。

在吉利整個產品體系中,“帝豪軍團”一直被林傑稱為“王牌”系列和吉利的“後腰“,在2017年吉利124.7萬輛的總銷量中,帝豪家族集體發力,貢獻了高達539129輛,約佔吉利全年總銷量的43.%。

帝豪在細分市場一直以來都是自主品牌的冠軍車型,並且已經超過很多合資品牌。根據今年上半年的數據顯示,大眾朗逸家族的銷量為24.14萬輛,而帝豪家族的銷量已接近29萬輛。

帝豪之後,吉利也插上了飛速發展的翅膀,以上市一款即成功一款神車的速度,打造吉利速度,並迅速在排名上取得飛速發展。

今年上半年,吉利汽車(包含領克品牌)6月銷售新車12.8萬輛,同比增長45%;今年上半年總銷量近76.7萬輛,較去年同期增長約44%,已完成全年158萬輛銷量目標的49%,領先第二名25.3萬的優勢穩居第一。

產品越級對標是取勝之道

對於吉利的增長,有分析認為與吉利近年來針對年輕人的營銷策略有關。不過,對此說法林傑並不認同。

“產品是船,營銷是帆。”在接受《愉觀車市》專訪時,林傑再次提到了產品與營銷的關係。船好了,帆大才能楊帆啟航,開得更快,相反,如果船本身不好,帆越大,只會導致翻船。

而對於產品而言同樣如此,如果產品不好,過度營銷,只會拔高消費者心裡預期而降低滿意度。

實際上,近年來不僅僅是吉利,自主品牌整體競爭力在加強。從市場份額上看,從2005年至2017年,自主品牌的市場分額從26%上升到超過40%。

經過多年的技術積累,比如吉利通過不斷收購掌握技術資源,上汽、長安大投入研發技術,自主品牌正處於由量到質的升級過程中。

根據J.D. Power發佈的相關調查:首輛車為自主品牌的消費者中,再次購買自主品牌的比例高達47%。

就如上文林傑所言產品是關鍵,J.D. Power的調查也認為,是自主品牌實實在在的產品質量吸引了消費者。

J.D. Power新車質量研究(IQS)發現,從2000年至2017年,自主品牌與國際品牌的每百輛車問題數(PP100)從397分縮小至12分,兩者的差距將在未來兩三年內消失。

在產品策略上,帝豪打造的是一款精品小車,而吉利總裁安聰慧主導的在產品上的越級對標,也就是在產品的品質和配置上,向更高定位的產品看齊,使得帝豪產品大大超過了消費者的預期。

而帝豪的成功經,也成為吉利在其他產品上的成功之道,無論市場千變萬化,不變的是消費者對品質的認可。

實際上,正是在產品的支撐下,吉利培養了大批忠誠用戶,吉利的粉絲經濟正在蔓延,宋軍透露,吉利的老客戶回購率已經超過32%,也就是說,吉利銷售的100輛車中,有32%是老車主升級購買。

​“家族化”進階啟動

“相信帝豪500萬輛很快就會實現。”林傑透露,吉利正在佈局帝豪家族。

在由單一車型發展為包括帝豪GL、帝豪GS、新帝豪及帝豪EV等在內的家族式產品矩陣,覆蓋了A級、A+級、跨界SUV、新能源等多個細分市場後,林傑對《愉觀車市》表示:全新帝豪PHEV車型將年內上市。

家族化系列更加有利於迎合不同消費需求,並且也更容易打造產品品牌口碑,之前也是合資企業紛紛採用的方式,比如上汽大眾朗逸、上汽通用科魯茲,都紛紛推動家族化。

具體到銷量上,帝豪家族上半年總銷量為28.8萬輛。其中帝豪6月售出新車2.0萬輛,上半年累計銷量12.8萬輛;帝豪GL的6月銷量1.4萬輛,1-6月累計銷量為7.7萬輛;帝豪GS的6月銷量1.4萬輛,上半年總銷量為8.3萬輛。

但是,家族化的實現看似簡單,背後也需要強有力的產品研發作為支撐,“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家族化中必須保證每一款產品都具有很好的口碑,否則一毀俱毀,打造家族化系列產品本身就需要底氣。

“除了帝豪,未來吉利將形成幾個家族化系列產品。”林傑透露,博瑞家族、博越家族、遠景家族和繽瑞家族,隨著市場的細分,吉利將打造差異化的家族化產品系列,在各個細分市場攻破,加上領克和沃爾沃,最終吉利將形成家族化品牌矩陣,真正在世界汽車舞臺上長袖善舞。

而《愉觀車市》也認為,除了自主品牌產品的升級,中國消費市場也在發生變化。年輕化的消費群體不再僅僅拘泥於品牌,而是更加註重口碑和體驗,加上中國自主品牌是對“汽車四化”覺醒最早的車企,也正好迎合了年輕人求新求異的心理, 可以說,自主品牌超越合資品牌才剛剛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