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圖讓你把飲茶方式整明白了!

懂茶帝,邀請專業人士為茶友答疑解惑。我們的原則是:不忽悠,不賣弄,不惡意攻擊,不刻意美化,只是客觀、中立地回答您的問題。即使是一些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我們也會盡量做到客觀。

琴棋書畫,詩酒茶花,那年小懂芳齡十八,跟著老人前去蹭茶。老茶人問道:“小懂,你知道飲茶方式是如何演變的不?”

小懂也是上過小學拿了畢業證的人,一下子還真給愣住了。

一張圖讓你把飲茶方式整明白了!

然鵝,旁邊的小哥哥溫文爾雅地回答說:“我國曆史上茶的用途大致經歷了藥用、食用、飲用三個階段,而茶的食法(即飲用方式)大致經歷了煮、煎、點、泡四個階段。”

小懂頓時來了興致,上去打趣道:“小哥哥,你好厲害,倒是給茶友們科普科普呀!”話音未落,這小哥哥就開始了他的表演。

一張圖讓你把飲茶方式整明白了!

▲飲茶方式演變史

茶的藥用

神農嘗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漢代《神農本草經》)

相傳,神農在品嚐百種草藥時,嚐到了金綠色滾山珠而中毒,正巧倒在茶樹下,而茶樹葉上的露水流入口中,使之甦醒得救。

雖然這只是傳說故事,但卻記載了茶葉有解毒的藥用功效。

據初步考證,我國曆代醫籍裡都記載有藥茶方:有單味的,也有複方的;有用於治療疾病的,也有用於養生保健、延年益壽的。

一張圖讓你把飲茶方式整明白了!

茶的食用

晉宋以降,吳人採其葉煮,是為茗粥。

(唐代·楊華《膳夫經手錄》)

惟茲初成,沫成華浮,煥如積雪,曄若春敷。

(晉代《荈賦》)

從兩漢到中唐之間,茶從最先的“藥用”過渡到了“食用”,就是把茶葉像煮菜葉一樣煮成菜湯,後來又添加“蔥、姜、棗、橘皮、茱萸、薄荷”等調料一起熬煮。

一張圖讓你把飲茶方式整明白了!

茶的飲用

烹荼盡具,已而蓋藏......牽犬販鵝,武陽買荼。

(西漢·王褒《僮約》)

據考證,“荼”就是今之茶,這是我國飲茶方式的最早記載。

東漢末年和三國時期,茶葉已成為飲品,茶的烹飲方法也在不斷演變。大體說來,從西漢至今大致歷經了煮茶、煎茶、點茶、泡茶四個階段。

一張圖讓你把飲茶方式整明白了!

煮茶法

唐代以前無製茶法,往往直接採生葉煮飲,唐以後則以幹茶(當時的幹茶是粉末狀)煮飲。

所謂煮茶法,是指茶入水烹煮而飲,茶湯很濃,幾乎沒有一片茶葉是完整的,吳人稱之為"茗粥"。

一張圖讓你把飲茶方式整明白了!

煎茶法

晴,採之,蒸之,搗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

茶之幹矣。

(唐·陸羽《茶經·三之造》)

這是唐代陸羽《茶經》裡記載的餅茶製法。唐代的茶葉種類比較多,飲用方法也不同,但主要盛行的還是餅茶,其飲用方法是煎茶法。

一張圖讓你把飲茶方式整明白了!

▲唐代煎茶法

其沸,如魚目,微有聲,為一沸;緣邊如湧泉連珠,為二沸;騰波鼓浪,為三沸 ......

初沸,則水合量,調之以鹽味,謂棄其啜餘......

第二沸,出水一瓢,以竹夾環激湯心,則量末當中心而下。

有頃,勢若奔濤濺沫,以所出水止之,而育其華也。

這是唐代陸羽《茶經·五之煮》中記載的煎茶法,主要是用餅茶,經炙烤、碾羅成末,侯湯初沸投末,並加以環攪、沸騰則止。

一張圖讓你把飲茶方式整明白了!

點茶法

煮茶法到宋代逐漸沒落,“煎茶法”到宋代逐漸演變成“點茶法”。

點茶法是將茶碾成細末,置茶盞中,以沸水點衝,先注少量沸水調膏,繼之量茶注湯,邊注邊用茶籠擊拂。

一張圖讓你把飲茶方式整明白了!

▲宋代點茶法

一張圖讓你把飲茶方式整明白了!

泡茶法

明代朱元璋罷貢團餅茶,遂使散茶(葉茶、草茶)獨盛,茶風也為之一變,沖泡法開始盛行,它又分為“撮泡法”和“壺泡法”兩種。

一張圖讓你把飲茶方式整明白了!

撮泡法(蓋碗泡法)

杭俗烹茶,用細茗置茶甌,以沸湯點之,名為撮泡。

(明代·陳師《茶考》)

置茶於甌、盞之中,用沸水沖泡,明代稱為"撮泡",此法沿用至今。它與今天的蓋碗茶沖泡法類似,還創造了三種投放茶葉的方法。

先茶後湯,曰下投;

湯半下茶,復以湯滿,曰中投;

先湯後茶,曰上投;

春秋中投,夏上投,冬下投。

一張圖讓你把飲茶方式整明白了!

壺泡法

置茶於茶壺中,以沸水沖泡,再分釃到茶盞(甌、杯)中飲用。

根據張源《茶錄》和許次行《茶疏》等茶書記載,壺泡主要有備器、擇水、取火、候湯、投茶、沖泡、釃茶等程序,對後世也有影響。

壺泡法的出現,逐漸形成對茶葉品質的要求,開始對泡茶所用器具和泉水及沖泡技藝形成一系列要求,泡茶前開始洗茶洗器。

一張圖讓你把飲茶方式整明白了!

當下生活節奏加快,為了追求快速簡便的飲茶方式,在年輕人當中出現了許多新型的茶飲品,如袋泡茶、速溶茶、濃縮茶和罐裝茶飲料等,一些新興的飲茶方式也隨之而來。

小懂不禁要問,小夥伴們是更喜歡傳統的飲茶方式?還是更喜歡新興的飲茶方式呢?

歡迎來勾搭騷擾,留言板奉上。

參考文章:

1、《茶的藥用起源與發展》(中國醫藥網);

2、《解析煮茶、煎茶、點茶、泡茶四種烹飲方法》(中國網,2014年4月23日);

3、《古人是怎樣飲茶的?飲茶方式從古代到現代又是怎樣傳承和發揚的?》(國馥茗茶業,2018年4月23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