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潤表的填列和利潤表的編制

利潤表的填列和利潤表的編制如下所示:

利潤表的填列項目:

1.“營業收入”項目,反映企業經營主要業務和其他業務所確認的收入總額。本項目應根據“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科目的發生額分析填列。

2.“營業成本”項目,反映企業經營主要業務和其他業務所發生的成本總額。本項目應根據“主營業務成本”和“其他業務成本”科目的發生額分析填列。

3.“營業稅金及附加”項目,反映企業經營業務應負擔的消費稅、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資源稅、土地增值稅和教育費附加等。本項目應根據“營業稅金及附加”科目的發生額分析填列。

4.“銷售費用”項目,反映企業在銷售商品過程中發生的包裝費、廣告費等費用和為銷售本企業商品而專設的銷售機構的職工薪酬、業務費等經營費用。本項目應根據“銷售費用”科目的發生額分析填列。

5.“管理費用”項目,反映企業為組織和管理生產經營發生的管理費用。本項目應根據“管理費用”科目的發生額分析填列。

6.“財務費用”項目,反映企業籌集生產經營所需資金等而發生的籌資費用。本項目應根據“財務費用”科目的發生額分析填列。

7.“資產減值損失”項目,反映企業各項資產發生的減值損失。本項目應根據“資產減值損失”科目發生額分析填列。

8.“公允價值變動收益”項目,反映企業應當計入當期損益的資產或負債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本項目應根據“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科目的發生額分析填列,如為淨損失,本項目以“-”號填列。

9.“投資收益”項目,反映企業以各種方式對外投資所取得的收益。本項目應根據“投資收益”科目的發生額分析填列。如為投資損失,本項目用“-”號填列。

10.“營業利潤”項目,反映企業實現的營業利潤。如為虧損,本項目以“一”號填列。

11.“營業外收入”項目,反映企業發生的與經營業務無直接關係的各項收入。本項目應根據“營業外收入”科目的發生額分析填列。

12.“營業外支出”項目,反映企業發生的與經營業務無直接關係的各項支出。本項目應根據“營業外支出”科目的發生額分析填列。

13.“利潤總額”項目,反映企業實現的利潤。如為虧損,本項目以“-”號填列。

14.“所得稅費用”項目,反映企業應從當期利潤總額中扣除的所得稅費用。本項目應根據“所得稅費用”科目的發生額分析填列。

15.“淨利潤”項目,反映企業實現的淨利潤。如為虧損,本項目以“-”號填列。

16.“每股收益”項目,包括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釋每股收益兩項指標,反映普通股或潛在普通股已公開交易的企業,以及正在公開發行普通股或潛在普通股過程中的企業的每股收益信息。

17.“其他綜合收益”項目,反映企業根據企業會計準則規定未在損益中確認的各項利得和損失扣除所得稅影響後的淨額。

18.“綜合收益總額”項目,反映企業淨利潤與其他綜合收益的合計金額。

利潤表的編制:

利潤表的編制步驟:

1、根據原始憑證編制記賬憑證,登記總帳及明細賬,並進行賬賬核對、賬實核對及賬證核對。

2、保證所有會計業務均入賬的前提下,編制試算平衡表,檢查會計賬戶的正確性,為編制會計報表作準備。

3、依據試算平衡表損益類賬戶的發生額,結合有關明細賬戶的發生額,計算並填列利潤表的各項目。

4、計算營業利潤。是以營業收入為基礎,減去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加上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減去公允價值損益)和投資收益(減去投資損失)計算出營業利潤。

5、計算利潤總額。是以營業利潤為基礎,加上營業外收入,減去營業外支出,計算出利潤總額。

6、計算淨利潤(或淨虧損)。是以利潤總額為基礎,減去所得稅費用,計算出淨利潤。

4、檢驗利潤表的完整性及正確性,包括表頭部分的填制是否齊全、各項目的填列是否正確、各種利潤的計算是否正確。

5、有關人員簽字蓋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