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茶圣陆羽的梦中情人、曾追求诗僧皎然,皇帝闻名也特意召见

她是茶圣陆羽的梦中情人、曾追求诗僧皎然,皇帝闻名也特意召见

大唐一代,出名的女诗人不多,其中的佼佼者有四大女诗人一说,指李冶、薛涛、鱼玄机、刘采春。四人中,除最后一位刘采春曾为人妇外,其余三位都终生未嫁,不过这并不影响她们各领风骚。

李冶,字季兰,开元元年(713年)出生在水乡江南。幼年的李季兰生得如花似玉,异常聪明。因为父亲是当地一位名儒,自然也很重视她的早年教育,和当代家长差不多,也是书法班、弹琴班、写诗班一个不能少。

据说六岁的时候,花园里蔷薇开放,她信口拈来:“经时不架却,心绪乱纵横。”意思是说蔷薇花的架子还没搭好,已经开得到处都是了。李老爷子一听,不禁大惊失色:“这孩子小小年纪就知道待嫁女子心绪乱,长大后恐怕会成为失行妇人。”认为她的诗句里已经流露出恨嫁之心。蔷薇花,香味很浓,花香诱人,现代的花语代表着对爱情的憧憬,不料这个女孩子未来的人生就像这蔷薇花。

她是茶圣陆羽的梦中情人、曾追求诗僧皎然,皇帝闻名也特意召见

老爷子一看此女如此,那还了得。当时没有专门的女子学校,但是有很多道观,因为唐皇室姓李,与《道德经》的作者老子李耳同姓,为了向天下表白李家皇朝是顺应天时、替天行道,便尊奉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自己则称是他的后人。一时间道教成了国教,甚至太宗皇帝专门下了诏书,指出道教在佛教的前面,更为尊者。如此一来,举国上下趋之若鹜,后妃公主进入道观修行者比比皆是,名门闺媛也多争相做女道士。李老爷子也将女儿送入了道观之中,希望用修行化解担心。

不知道一语成谶还是万般皆是命,最终,李老爷子的担心还是变成了现实。

李季兰学道的地方在浙江剡中,位置虽然偏僻,可是此处在唐代,却最为诗人推崇。著名的天姥山就在这里,大诗人白居易就曾经说:“东南山水,越为首,剡为面,沃州、天姥为眉目。”李白更是在多首诗歌里赞颂这里:“此行不为鲈鱼,自爱名山入剡中。”

李季兰被父亲送到了山中一处玉真观里修行,在这里,作诗、弹琴,倒也清静自在。转眼间,李季兰进入花季,已然出落成一名超凡脱俗的少女,因为剡中幽美的景色,文人雅士不免会来到观里。风流多情之辈,见到风姿绰约又眉目含情的小女冠,除了惊叹,当然也会有胆大的暗中挑逗。此时的李季兰,已经十六岁了,对观中生活渐渐觉得寡淡无味,开始向往外面的世界。面对这种挑逗,她非但没有拒绝,还暗送秋波:“仰看明月翻含情,俯盼流波欲寄词。却忆初闻凤楼曲,教人寂寞复相思。”那时候,小小年纪的李季兰真的这么大胆,不怕戒律清规吗?其实,在金元以前,道士大都没有这么多清规戒律,是可以结婚的,更何况,在唐代,很多道观里已然成了名利场、交际圈。

她是茶圣陆羽的梦中情人、曾追求诗僧皎然,皇帝闻名也特意召见

虽然经常会有一些所谓文人雅士来访,但李季兰并没有遇到中意的。在一天天的寂寞等待中,她最先遇到的心动男神是名士朱放。

一天,李季兰怅然无事,到剡溪荡舟,遇到了登船的朱放。姑娘眼中朱名士神清气朗,举手投足间英气逼人,李季兰怦然心动,不禁“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妙龄女子的欲语还羞瞬间俘虏了朱放。临别时,朱放写下一首诗赠与李季兰:“古岸新花开一枝,岸傍花下有分离。莫将罗袖拂花落,便是行人肠断时。”

诗中的缱绻不舍和浓情蜜意,牵动了李季兰万千柔情,朱放承诺过几日定会到观中再见。原来朱放正在这里隐居,浓情蜜意间,才子遇到佳人,山有情,水含笑,就这样李季兰迅速坠入情网。两人不时在剡溪泛舟,相伴登山玩水,抚琴赋诗,二人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后来,朱放应召去江西为官,两人不得不挥泪别离,各处一地,常有书信来往,李季兰寄给朱放的一首诗写道:“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

对待这段感情,李季兰是认真的。天长日久,多少次登高远望,盼着朱放归来,但朱放毕竟已有家室,忙于仕途,也就渐渐淡忘了这段感情。

她是茶圣陆羽的梦中情人、曾追求诗僧皎然,皇帝闻名也特意召见

寂寞的道观,能锁住李季兰的芬芳年华,但锁不住她那颗骚乱纵横的心和似火激情。

凭着绝色容貌和非凡才华,李季兰的名声也与日俱增,等不来朱放,其他风流才子还是蛮多的。于是她向校书七兄说“无事乌程县,蹉跎岁月馀。不知芸阁吏,寂寞竟何如”。与有情人韩揆分别,她写道:

相看指杨柳,别恨转依依。

万里江西水,孤舟何处归。

湓城潮不到,夏口信应稀。

唯有衡阳雁,年年来去飞。

与崔侍郎你侬我侬之时也劝他说:“莫漫恋浮名,应须薄宦情。百年齐旦暮,前事尽虚盈。”收到阎伯钧的书信,她回诗一首:“情来对镜懒梳头,暮雨萧萧庭树秋。莫怪阑干垂玉箸,只缘惆怅对银钩。”

她是茶圣陆羽的梦中情人、曾追求诗僧皎然,皇帝闻名也特意召见

后来她又结识了著名的诗僧皎然。这个皎然和尚本是谢灵运十世孙,通佛典,博涉经史诸子,文章清丽,尤擅于诗。李季兰竟然对他也动了心,于是几次试探,后来皎然写了首诗回答:“天女来相试,将花欲染衣。禅心竟不起,还捧旧花归。”

这里皎然引用了一个佛家故事来作比喻,维摩诘居士代众生患病,文殊菩萨受佛嘱托,携部分弟子前往慰问。在交谈时,天女出现空中,将美妙天花撒向诸位菩萨和佛的弟子。天花纷纷扬扬地在菩萨前落地,却在迦叶尊者等弟子身上沾住。这里不是花不落地,也不是花沾人,而是不净的心在沾花,是余习未除。皎然借此表白了自己的沉定之性,李季兰慨叹:“禅心已如沾泥絮。不随东风任意飞。”

皎然和尚有个朋友名叫陆羽,这是一个年轻后生,比李季兰小了整二十岁。陆羽诗名并不太大,但是他的茶名确实大得不得了,因为写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本论茶专著《茶经》,而成为茶圣。他本是一个弃儿,襁褓中被和尚捡到养大,十几岁因为不喜欢佛法跑出来,自己闯荡。

她是茶圣陆羽的梦中情人、曾追求诗僧皎然,皇帝闻名也特意召见

陆羽除了才华出众,另一个特点就是长得丑,丑到什么程度呢?他自己说和前朝的王粲和张载有的一拼。王粲“貌不副其名而且躯体羸弱”;张载坐车出门,因为太丑,转一圈回来,车上被人投掷的石头都满了。能和这二位比丑,也确实不易。丑也就罢了,陆羽还口吃,一句话咿咿呀呀说半天,急死人。二人交往中,陆羽喜欢上了这个姐姐。不知道李季兰是不是才子俊哥看惯了,虽然欣赏这位小弟的才学和茶艺,但并不喜欢他。

一次李季兰身染重病,陆羽闻讯后,急忙赶往她的病榻边殷勤相伴,日日为她煎药煮饭,护理得悉心周到。李季兰对此十分感激,病愈后特作了一首“湖上卧病喜陆羽至”的诗作答谢,其诗云:

昔去繁霜月,今来苦雾时。

相逢仍卧病,欲语泪先垂。

强劝陶家酒,还吟谢客诗。

偶然成一醉,此外更何之?

无情的岁月里,有情的李季兰,果然应了当年李老爷子的忧虑,绯闻是一个接着一个。朱放、崔焕、肖叔子、陆羽、阎士和,等等,李季兰的绯闻夹着诗名越传越广,由她引发的诗友聚会也是越来越大,越来越多。

那时候扬州叫广陵,是文人荟萃的地方,诗人刘长卿赞誉李季兰是“女中诗豪”,高仲武夸她“形气既雄,诗意亦荡,自鲍昭已下,罕有其伦”。 在一次聚会中,大家都酒酣耳热之际,李季兰毫无忌讳地开起了刘长卿的玩笑。因为刘患有疝气疾病,她就借用了陶渊明诗句“山气日夕佳”讥笑刘大诗人。刘长卿也不发怒,回了句“众鸟欣有托”。众人鼓掌欢呼,原来古代文人雅士也有说黄段子的习惯。

她是茶圣陆羽的梦中情人、曾追求诗僧皎然,皇帝闻名也特意召见

天宝年间,玄宗皇帝听说了李季兰的诗名,特地召她赴京入宫。此时的李季兰虽然四十多岁,已然是半老徐娘,可面对这么大的殊荣,她也是喜极而泣,作诗道:

无才多病分龙钟,不料虚名达九重。

仰愧弹冠上华发,多惭拂镜理衰容。

驰心北阙随芳草,极目南山望归峰。

桂树不能留野客,沙鸥出浦漫相逢。

李季兰生性浪漫,喜欢热闹,进得京城,也就不想离开了。然而建中四年(783年)发生泾原兵变,大将朱自立为帝,占据长安。李季兰与朱交往甚密,书信频繁,等朱之乱被平定后,李季兰被捕。遭到唐德宗责怪说她何不学严巨川作诗“手持礼器空垂泪,心忆明君不敢言”。她一个多情女子,只是懂得一味放纵自己的感情,又怎么懂得政治斗争?德宗皇帝不考虑这些,以通匪之罪将她扑杀。

李季兰终身未嫁,她的《八至》诗,或许算是她对此的答案:“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本文为作者南风吹梦原创作品,出自其新书《唐代诗人的性格人生》,本号将陆续精彩呈现。)

她是茶圣陆羽的梦中情人、曾追求诗僧皎然,皇帝闻名也特意召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