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知識」慧眼識古瓷 你不得不看的八字訣

俗話說的好:“亂世藏金,盛世藏瓷”。古瓷器作為中國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受到眾多收藏者的青睞,尤其是近年來高額的利潤回報和巨大的升值空間,更使得古瓷市場人脈迭升。但同時大量贗品也乘機而入,一時間魚龍混雜,令人真偽難辨。我們到底該如何在古瓷收藏中練就一雙“慧眼”呢?今天小編就來告訴大家古瓷收藏的“八字訣”。

「瓷器知識」慧眼識古瓷 你不得不看的八字訣

1.“懂行”

瓷器是中國古代首先發明的,經過長期燒造後,傳遍了世界各地,外國人稱中國為China可見一斑。中國瓷器的製作歷史悠久、窯口眾多、產量極大,除了歷代流傳下來的傳世品外,地下出土物中也要數瓷器最為豐富。瓷的主產地有以生產青花、玲瓏、粉彩、顏色釉四大傳統名瓷聞名的瓷都江西景德鎮,有以生產雨點釉和發展刻瓷藝術的山東淄博,有以生產釉下五彩裝飾美術瓷而聞名的湖南醴陵,有以生產白瓷為主的福建德化和生產青瓷為主的浙江龍泉,有以生產釉上彩花瓷的廣東潮州,還有以生產仿南宋官窯藝術瓷的浙江蕭山以及盛產鈞瓷的河南禹州。古瓷作為商品,價格並非越高越好,這需要認真鑑別,比如釉下瓷和青花,要看畫工是否熟練清晰,色澤是否瑩潤透明,釉下裝飾注重工筆式寫意,必須是手工繪製,不是印花、貼花,而且顏色要光亮。

「瓷器知識」慧眼識古瓷 你不得不看的八字訣

2.“慎淘”

多數古瓷收藏者喜歡從舊貨古玩市場上“淘寶”,其實是個誤區。就整個瓷器收藏界來說,珍貴古瓷數量是比較少的,而且很早以前便受到人們的珍視,比如官窯、汝窯、哥窯這些珍品瓷器,目前國內外的存世量幾乎有數可查,即便收藏大家也不易得之。再比如元青花瓷在元代燒造較少,因為當時燒製元青花瓷需要用進口青料,成本非常昂貴,民間能用得起這種高檔瓷器的為數甚少,主要是祭祀器皿,因此遺存極少。所以如果在地攤或舊貨市場上發現這些知名瓷器的蹤跡,實屬可疑,要慎之又慎。

3.“心悟”

有很多收藏者常常拿著古瓷鑑定理論書籍“按圖索驥”,熟不知防偽者也往往是依據這些書籍資料描述的特徵和圖片進行仿製。因此,這些書籍只能幫助我們瞭解古瓷的相關知識,對於實際收藏活動的指導意義並不是很大,收藏者不要受這些書籍和資料的誤導。作為成熟的古瓷收藏者,一定要學會用“心”,理性地品味古瓷,依據自己掌握的瓷器鑑別知識去“沙裡淘金”。

「瓷器知識」慧眼識古瓷 你不得不看的八字訣

4.“求品”

收藏界有句行話叫做“瓷器一破,不值半個;瓷口起毛,不值分毫。”,意思是瓷器沒有好的品相,其價值就大打折扣。因此收藏的古瓷品相要基本完整,不能有衝、炸、磕、碰、掉彩等明顯毛病。古瓷收藏還講究藝術性,瓷器看上去要有美感,不能粗糙、低檔;製作工藝要精,彩繪紋飾要美觀,色彩搭配要妥當,審美情趣要高雅。

跳動的窯火鑄造了中華民族智慧的歷史和永恆的美麗,在古瓷這個色彩繽紛的世界裡,中國人的聰明才智與東方民族獨特的審美意趣得到了和諧統一。收藏者須在收藏活動中“學、賞、藏”一體,練就一雙“火眼金睛”,豐富自己的收藏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