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中國隊」不堪受辱,依靠本土球員奮力衝進世界盃前四名

不知何時起,英格蘭足球被冠以“歐洲中國隊”的榮譽稱號,失球事小,失節事大,現代足球的發源地,英格蘭足球自然不堪被扣大帽子,真是丟不起這個人,於是英格蘭足球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依託自身的聯賽,十年如一日按照足球規律辦事情,最終造就了一支青年禁衛軍,能令世界任何一支球隊膽寒,俄羅斯一役,他們徹底甩掉了“歐洲中國隊”的大帽子,即使進不了決賽,英格蘭足球也成功為三獅軍團正名。

歐洲“中國隊”不堪受辱,依靠本土球員奮力衝進世界盃前四名

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英格蘭23人大名單中,來自英超TOP4的球員有15人,其餘球員也分別來自切爾西、阿森納、埃弗頓等本賽季表現靠前的球隊。大名單:

門將:皮克福德(埃弗頓)、巴特蘭德(斯托克城)、尼克-波普(伯恩利)

後衛:斯通斯(曼城)、卡希爾(切爾西)、瓊斯(曼聯)、哈里-馬奎爾(萊斯特城)、沃克(曼城)、特里皮爾(熱刺)、阿什利揚(曼聯)、羅斯(熱刺)、阿諾德(利物浦)

中場:戴爾(熱刺)、亨德森(利物浦)、阿里(熱刺)、奇克(切爾西)、林加德(曼聯)、斯特林(曼城)、德爾夫(曼城)

前鋒:凱恩(熱刺)、瓦爾迪(萊斯特城)、維爾貝克(阿森納)、拉什福德(曼聯) 。

歐洲“中國隊”不堪受辱,依靠本土球員奮力衝進世界盃前四名

足球運動跟任何運動一樣,它有自身的規律,也只能按照自身規律去辦事,那些投機取巧的、拔苗助長的想法,出發點是好的,不過莽撞的一意孤行,總會帶來惡果。沙特的“西甲委培”計劃、卡塔爾的“規劃”方案,伊朗的“全歐洲尋伊朗裔”行動,或許短期內會看到成果,但那些成果如流星成不了不滅的火炬。全世界有那麼多成功的案例,我們為何還要摸著石頭過河呢?

歐洲“中國隊”不堪受辱,依靠本土球員奮力衝進世界盃前四名

英超的外援政策是怎樣的呢?

大名單報名限制:大名單中報名人數不得超過25人,

非歐盟球員限制:在人數上無限制,不過要通過“勞工證”審查

英超在青訓問題上也採用了“4+4”政策,即8名本國培養球員加4名本俱樂部培養球員,但在非歐盟球員問題上則採用了特有的“勞工證”政策,非歐盟球員來英國踢球需要同時滿足兩個條件:1.過去兩年代表國家隊參加了75%以上的國際A級賽事2.其國家隊過去兩年的國際足聯排名平均位列世界前70位。

因為篩選嚴格,成功淘汰了一大批非歐盟球員加盟英超,尤其是國家隊國家足聯排名在70位以後的,一定程度上保證了本土球員的發展空間又成功規避了歐盟法律的限制,英超是世界上外援氾濫,問題最嚴重的聯賽,這主要是因為英超各俱樂部財大氣粗,引進的球員大多能在各自的國家隊站穩主力位置,“勞工證”對這些球員根本沒有任何限制作用,同時對本土球員的硬性保護又使英格蘭本土球員的轉會費水漲船高,與球員本身的身價不甚相符。

歐洲“中國隊”不堪受辱,依靠本土球員奮力衝進世界盃前四名

中超聯賽慢慢的開始發力,還是在恆大金元足球開始之後,後發制人的優勢就在於能夠規避別人的教訓,中超聯賽能遇到的問題,英超聯賽都曾遇到過,中超完全可以駛進快車道,但我們的中超聯賽呢?有時候會進入逆行道。

中國足球要發展,必須要讓中國的球員在高水平聯賽裡礪練,說句不好聽的話,不在五大聯賽踢球,在任何歐洲小聯賽踢球,一點用也沒有,對中國國家隊幫助並不大。現在中國男子國家隊世界排名快到100名了,光勞工證這個槓槓,也把中國球員給卡死了,因此中國球員想去五大聯賽踢球,那是一廂情願的事情。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把自己的聯賽辦成世界第六大聯賽,我們就什麼都有了。

歐洲“中國隊”不堪受辱,依靠本土球員奮力衝進世界盃前四名

如果中超聯賽成為世界第六大聯賽,那麼以英超4+4政策為例,中超的白斬雞一個都不見了,中國足球水平能不好?讓有奮鬥精神的球員拿高薪,讓那些不思進取的白斬雞去賣紅薯,豈不妙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