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生物學再造人體器官,中國「人造生命體」理論位居全球第二!

合成生物學再造人體器官,中國“人造生命體”理論位居全球第二!

據悉,截止到2018年7月,中國“人造生命體”領域論文數量已位居全球第二,僅次於美國,佔全球論文總量的10.61%。 合成生物學在國內的發展可追溯至2008年,比歐美國家晚6年左右。早在2016年6月2日,國際科學家就宣佈籌資1億美元啟動“人類基因組編寫計劃”(GP-write),目標包括在10年內合成一條完整的人類基因組,而“國際基因組編寫計劃•中國”(GP-write China)這一計劃已於2017年12月2日就在深圳正式啟動。 那麼“人工造人”是不是離我們越來越近了。

合成生物學再造人體器官,中國“人造生命體”理論位居全球第二!

其實,目前的“人工造人”主要是指理論上的三種方式:

第一種是指以胚胎分離法或者細胞核移植法等克隆人技術製造人類,技術上可以實現,但是法律上尚不允許;

第二種是指“人造生命體”領域的“合成生物學”技術,技術上正處於發展階段,法律上也不允許;

第三種就是指“人工受孕”技術,該技術已經出現較久,並且在中國被廣泛應用。

合成生物學再造人體器官,中國“人造生命體”理論位居全球第二!

說起“人工受孕”,我國早在2001年2月20日就發佈了《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管理辦法》。該辦法規定:“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的應用應當在醫療機構中進行,以醫療為目的,並符合國家計劃生育政策、倫理原則和有關法律規定。禁止以任何形式買賣配子、合子、胚胎。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不得實施任何形式的代孕技術。”該辦法明確了人工生育技術的實施範圍,禁止任何形式的代理母親。此外,夫妻雙方要求實施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的,應符合國家計劃生育政策、倫理原則和有關法律規定,並須簽署同意書。

合成生物學再造人體器官,中國“人造生命體”理論位居全球第二!

“人工受孕”之所以容易被人們接受,主要的原因還是該技術仍需要“受孕”和“施孕”的雙方,比較符合傳統的倫理道德,而其他兩項技術卻不受此限制,在人倫道德方面很容易產生很多問題,並且更容易造成法律界定方面的疑難困惑。

合成生物學再造人體器官,中國“人造生命體”理論位居全球第二!

“克隆人”大家也並不陌生,從第一隻克隆羊到後來的“克隆猴”都被大家所熟知,有關是否允許“克隆人”的爭論也是存在了很多年。

合成生物學再造人體器官,中國“人造生命體”理論位居全球第二!

而之前已有三個國外組織正式宣佈他們將進行克隆人的實驗,美國肯塔基大學的扎沃斯教授正在與一位名叫安提諾利的意大利專家合作,當時計劃在兩年內克隆出一個人來,後來也是沒有宣佈實驗結果。由於克隆人可能帶來複雜的後果,一些生物技術發達的國家,現在大都對此採取明令禁止或者嚴加限制的態度。

合成生物學再造人體器官,中國“人造生命體”理論位居全球第二!

中國也明確表示反對進行克隆人的研究,而是主張把克隆技術和克隆人區分開來。科學從來都是一把雙刃劍。克隆技術確實可能和原子技術一樣,既能造福人類,也可以禍害無窮。但“技術恐懼”的實質,是對錯誤運用技術的恐懼,而不是對技術本身的恐懼。克隆人被複制的只能是遺傳特徵。

其中有一家名為Clonaid的公司聲稱克隆了一名31歲的美國女子,克隆胚胎被移植到了這名女子的子宮內,但是卻還是無法證實這一消息。後來由於巴哈馬政府的壓力(擔心在自己的島上做試驗),Valiant也解散了。

當然,克隆人技術也有他積極的一面,好處之一是可以讓那些得不到孩子而非常痛苦的不育患者有自己的孩子。其二,這樣的克隆是隻用丈夫妻子自己的精子卵子,這就避免了倫理上和心理上的陰影。還有,克隆還可以挽救瀕危動物,保持人群性別的合理平衡,保護少數民族遺傳基因。更重要的是,克隆人可被用來研究,以比較和證明環境與遺傳對人成長究竟哪一個更重要。

合成生物學再造人體器官,中國“人造生命體”理論位居全球第二!

而目前談論最多的“生物合成”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一樣,將引發一場全新的技術革命。合成生物是一種引領未來的新技術,在未來20年,合成基因組學將成為製造任何東西的基礎。中國也一定會成為這個領域重要的國家。

合成生物學與傳統生物學通過解剖生命體以研究其內在構造的辦法不同,合成生物學的研究方向完全是相反的,它是從最基本的要素開始一步步建立零部件。它與“把一個物種的基因延續、改變並轉移至另一物種”的作法不同,合成生物學的目的在於建立人工生物系統(artificial biosystem),讓它們像電路一樣運行。

合成生物技術是指人們將“基因”連接成網絡,讓細胞來完成設計人員設想的各種任務。例如把網絡同簡單的細胞相結合,可提高生物傳感性,幫助檢查人員確定地雷或生物武器的位置。再如向網絡加入人體細胞,可以製成用於器官移植的完整器官。

合成生物學再造人體器官,中國“人造生命體”理論位居全球第二!

早在2010年,美國生物學家克雷格·文特爾就有了令人震驚的研究成果:在實驗室中重塑“絲狀支原體絲狀亞種”的DNA,並將其植入去除了遺傳物質的山羊支原體體內,創造出歷史上首個“人造單細胞生物”。然而,可預見的未來是,新的合成或複合生命體會陸續誕生。文特爾還預言,合成生物學可以直接帶來億萬美元的生物產業,也有人預言合成生物學將帶來人類歷史上的第三次工業革命。

目前,合成生物學主要對推動生物燃料、特種化學品、農業和藥物等方面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還沒有組織宣稱會將其技術使用在“人工造人”領域。

在傳統觀念、倫理和人權的多方面限制下,無論是“人工受孕”、“克隆人”還是“人造生命體”技術都受到了一定的監管和發展制約,對於“人工造人”的討論和“質疑”也將繼續下去。

然而,有人可能會問,如今人類的技術已經可以達到“造人”的程度,我們還有理由質疑“人被神造”的不同信仰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