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縣武安》之歷史名人演義——李君羨(上)

在零八年前後,由賈靜雯、趙文卓和保劍鋒等主演的電視劇《至尊紅顏》霸佔著各個衛視臺的黃金檔,廣大觀眾朋友也被賈靜雯與趙文卓所演繹的愛情傾倒。關於武媚娘和李君羨的故事也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但從正史上看,其實武媚娘和李君羨沒有任何交集,貞觀十一年武媚娘十四歲入宮做才人的時候,李君羨已經四十四歲因軍功出任蘭州都督。如果非要給他倆找個交集的話,我想他們都生活在唐朝就是唯一的交叉點吧!如果非要說他倆的愛情的話,只能是唐朝版爺孫曠世奇戀,所以我們不得不佩服編劇,從一段子虛烏有的記載中編出了54集的電視劇,還迷倒了眾多的粉絲。

《小縣武安》之歷史名人演義——李君羨(上)

至於武媚娘,大家都不陌生,我在這裡不再贅述。但李君羨,我們是有義務瞭解他的。史書記載,李君羨是洺州武安人,李君羨作為唐朝的開國將領,在史書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頁。

今天我們就聊一聊武安歷史上的一位傳奇大將——李君羨。

李君羨,生於隋開皇13年,祖籍武安邑城。少時習武,勇猛過人。隋朝末年,民不聊生,各地反隋起義紛起。李密跟隨楊玄感反隋失敗後,流落到河北山東一帶。也就是這時李君羨投奔了李密的反隋隊伍,所以在史書上留下了“初事李密”的記載。李君羨作為武將的一生,也是從這裡開始的。

《小縣武安》之歷史名人演義——李君羨(上)

李君羨跟隨李密投奔了瓦崗寨,隋朝末年的農民起義軍中,位於河南的瓦崗寨是勢力最大發展最快的。但一山難容二虎,李密和瓦崗寨寨主翟讓兩人就“誰是老大?”的問題,展開了一場內部火併。最終李密在殺了翟讓後,坐上了瓦崗寨的頭把交椅。李密的獲勝,史書中雖然沒有明確記載李君羨的功勞,但李君羨是不會作壁上觀的,從後來的封賞來看,而且應該還出了不少力。好景不長,在李密和王世充的爭鬥中,好不容易獲得領導賞識的李君羨,還沒有來得及享受,就被王世充俘虜了。雖然被俘,但不一定就是丟人的事,因為同時被俘的還有李君羨的偶像秦瓊、程咬金等瓦崗牛人。也正是這次被俘,李君羨被王世充授予驃騎,驃騎類似於的旅長的職務。這時的李君羨不僅有實權,並且可以統領不少兵馬單獨作戰了。李君羨在軍事上準備初露鋒芒的時候,老天爺一剪刀,將他的小嫩芽給剪斷了。這時的秦瓊、程咬金因為厭惡王世充的為人,紛紛不辭而別轉投李淵。眼看著一同被俘的瓦崗偶像和兄弟們都離開。李君羨驃騎的椅子屁股也沒有坐熱也投靠了李淵,李淵看這麼多人來投靠自己也養活不了,於是將這些人分別分給了自己的兒子們。很幸運,李君羨和自己的偶像秦瓊程咬金一同投在了秦王李世民的手下。自此,李君羨施展拳腳的機會終於到了。

武德三年,已經是五品官輕車都尉的李君羨,隨李世民討伐宋金剛,並在介休城大敗宋金剛,加封四品驃騎將軍。武德四年,隨軍討伐王世充。同年後半年,又討伐竇建德。屢立奇功,而且每次上戰場總是騎馬衝鋒在前,勇猛無比,李世民賞賜金銀宮女不計其數。李君羨的春天終於到來,既然來了,那就來得更猛烈些吧!

武德五年,李君羨隨李世民回到自己的家鄉——洺州,在這裡和當時的漢東王劉黑闥展開了一場彪炳史冊的大戰,洺水之戰,這裡的洺水指的就是發源於武安摩天嶺的洺河。此戰是中國戰爭史上後發制人、疲敵制勝的典型戰例,與《三國演義》所載關雲長水淹七軍之戰頗相類似。在這場戰鬥中,決定成敗的就是借洺河之水,淹沒劉黑闥的軍隊。負責在洺河上游築壩攔水的,應該就是熟悉地理形勢的李君羨。在劉黑闥與李世民激戰至天黑,不分勝敗的時候,李君羨在上游決堤放水。史書記載一丈多深的洺河水自武安一瀉而下,致使劉黑闥軍溺亡千餘人,李世民在此戰中斬劉黑闥軍首級一萬多,劉黑闥只帶領二百餘騎兵逃亡突厥。此後,李世民即位授李君羨為左衛府中郎將,直接負責京城防衛,好比今天的北京衛戍區司令。但這並不是李君羨人生中最輝煌的時刻,在後來與突厥的戰鬥中,最終造就了他軍事生涯上的巔峰。

武德九年,李世民在長安城宮城的北門——玄武門殺死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登基稱帝。得知唐帝國發生政變後的突厥頡利可汗,率領突厥騎兵十萬由草原南下,直逼長安城下。此時的長安城因為剛經歷玄武門之變,兵力空虛。唐太宗李世民無奈之下只好上演空城計,但空城計也得有真實的部分用來迷惑敵人,此時的李世民為了讓頡利可汗相信自己不是紙老虎,要派出最得力的武將給頡利可汗狠狠的一拳。經過深思熟慮,一位武將的名字在李世民的腦海裡浮現,那就是李君羨。李君羨被派到涇陽阻擊頡利可汗的十萬大軍,和他一起的還有尉遲敬德。二人在涇陽迅速組織起唐軍反擊,李君羨一無既往的按照自己的戰鬥風格,衝鋒在前,深受鼓舞的唐軍士兵一鼓作氣居然生擒了突厥騎兵的將領。

《小縣武安》之歷史名人演義——李君羨(上)

這一場勝利為後來李世民空城計的順利實施鋪好了路。戰後,李世民說,如果都能像李君羨那樣勇猛的話,區區的突厥算什麼?李君羨升任武侯中郎將,同時也被封為武連縣公,從二品。這裡的縣公可不是和縣一個級別,在唐代的爵位制度裡,縣公是除了王、郡王、國公和郡公之後的第五等爵位,具體相當於現代的什麼地位,我沒有找到可以對應的職位,但當時的程咬金和秦瓊被封的爵位也就是國公,由此可見縣公的爵位。李君羨在軍中因為常常讀書自學,多次受到李世民的嘉獎,每當讀到這段文字記載的時候,十分敬佩一位武將的修為。除了操練兵馬,閒暇時能自覺的學習文化,這是由一介武夫向儒將的提升。李世民把這一切都看在眼裡,決定給李君羨一個更能施展才華的職位——蘭州都督,所管轄的範圍是今天的甘肅南部和青海東部,做到了封疆大吏。之後,在貞觀八年的時候,李君羨領兵平定西北少數民族吐谷渾的叛亂。

正當盛年的李君羨,準備在更大的舞臺上施展抱負的時候,貞觀二十二年,唐太宗李世民突然下詔處死李君羨,並且抄沒全家,李家十六歲以上的男子一律處死。究竟是什麼事,讓李世民如此狠的處理李君羨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