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周原景區在周文化發祥地盛大開園

中國·周原景區在周文化發祥地盛大開園

周原盛景,陝旅再現!7月18日,作為陝西省三十個重大文化產業項目之一,以中華周文化展示與傳承為核心的中國•周原景區在周文化的發祥地陝西寶雞岐山正式開園。

中國·周原景區在周文化發祥地盛大開園

當天上午,由陝西省旅發委、寶雞市人民政府、陝旅集團共同主辦的“2018岐山周文化藝術節開幕暨周文化景區開園活動”在中國•周原景區成功舉辦。陝西省委常委、宣傳部長莊長興,中華全國總工會副主席巨曉林,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委員何福勝,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副會長李曉東,陝西省委副秘書長孟軍,陝西省政府副秘書長高陽,陝西省旅發委主任高中印,寶雞市委書記徐啟方,寶雞市市長惠進才,陝旅集團董事長周冰,陝旅集團總經理任公正,岐山縣委書記何宏年,岐山縣縣長吳維強等有關領導出席本次活動。活動儀式由寶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馬鮮萍主持。

中國·周原景區在周文化發祥地盛大開園

中國•周原景區是國內首家全方位、多層次、互動式周文化展示體驗旅遊核心目的地。三秦大地,孕育了大秦帝國、盛世大唐,更是中華文化之源——周文化的發祥地。據歷史記載,周亦為“華夏”一詞的創造者與最初指代。“中國”一詞的最早記載,源於1963年出土於寶雞陳倉區的何尊。周原之名,始見於《詩經·大雅》的《綿》篇:狹義上,它是指今關中西部扶風、岐山兩縣間的一片肥沃土地。這裡從遠古時候起,就是人類生息聚居之地。中華民族始祖——炎帝,歷史傳說就曾活動於這塊地方。可以說,周文化是華夏文明的肇基,是中華民族精神氣質和文化體系的重要源頭;周原不僅孕育了西周文明,也是中華古代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

中國·周原景區在周文化發祥地盛大開園

中國•周原景區是陝西省委、省政府確立的全省三十個重大文化產業項目之一,是陝旅集團貫徹落實“王”字型戰略發展佈局及文化旅遊產業融合發展的重要實踐。景區由周城、周公湖、周公廟、鳳凰山四大板塊組成,形成一方城、一座廟、一面山、一湖水的總體格局,總面積約4平方公里。景區以中華周文化展示與傳承為核心,以“古、土、樂、奇、巧”為思路規劃,以“天、地、人”為軸線分區,將周文化集中創新演繹,形成集歷史古蹟參觀、文化創新展示、親子休閒遊樂、演藝互動娛樂、特色餐飲體驗於一體的多元化大型綜合景區。其中,周城板塊佔地360餘畝,總投資約6.8億元。由周王室、百工坊、諸子百家園、封神樂園、百鳥樂園、中軸文化展示區等六大主題區組成。

中國·周原景區在周文化發祥地盛大開園

周公廟為唐高祖李淵為緬懷周公姬旦敕建,現為國家AAAA 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距今已有1400餘年歷史。周公湖水域面積近500畝,以小篆體“周”字形態為源,藉助亭、臺、廊、榭等形式,與周公廟景區融為一體,形成鍾靈毓秀、疊瀑流泉的旖旎風光。同時,周原索道飛架南北,將周城、周公湖、周公廟、鳳凰山緊密連接,可一日遍覽湖光山色與人文勝景。

中國·周原景區在周文化發祥地盛大開園

近年來,陝旅集團不斷探索踐行文旅產業融合發展戰略,深挖陝西文化資源沃土,先後成功打造諸葛古鎮、白鹿原影視基地等多個重大文化旅遊產業項目。此次中國•周原景區的建成運營,標誌著陝旅集團在深層開發特色文化資源,探索文化資源從“靜態展覽”轉向“活態傳承”的發展道路上實現了又一次的創新和提升,形成了陝旅“文化建設+主題公園+古鎮鄉村旅遊”融合發展的模式。

中國·周原景區在周文化發祥地盛大開園

開園活動當天,中國•周原景區還邀請了中央電視臺著名主持人水均益進行了景區專題推介,舉辦了周禮系列表演、傳統藝術展演、封神主題cosplay秀、白鳥精靈大派對、中國周原鳳凰號飛艇巡遊等系列精彩活動。來自全國各地的周文化專家學者,陝旅集團和寶雞市各縣區主要領導,省市主流媒體記者、書畫攝影家,岐山縣各界代表以及各地遊客總計數萬人在活動當天參觀體驗了中國•周原景區。

中國·周原景區在周文化發祥地盛大開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