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山「圍場會」圍起干羣共心「一片天」

黃岡新聞網(通訊員吳滕鈺)“曹大伯,您在集中居住點住得還習慣嗎?您的老房子破舊不堪隱患嚴重,按照政策必須拆除••••••”7月24日晚,在英山縣陶家河鄉高家衝村文化廣場前,該鄉扶貧工作總隊隊長、駐村“第一書記”王強同前來納涼的貧困戶宣講精準扶貧政策。

“集中居住點敞亮又熱鬧,比我老屋強百倍。王書記莫急,老屋前不久就已騰空,等村裡修路的挖掘機回來就可拆除。享了共產黨的福一定聽共產黨的話!”該村70歲的五保貧困戶曹鳳元拉著王強的手,一臉感激的說。

盛夏時節,鄉鎮群眾晚飯後多半喜愛外出納涼聊天,三三兩兩圍坐一起,或手拿蒲扇茶壺,或嗑著瓜子吃著西瓜,聊著家長裡短,享受著繁忙一天後難得的清閒。英山縣看準這一“眾生像”,重拾“走群眾路線”這一優良法寶,把加入群眾“圍場會”作為“到人民中去”的切入點,號召“第一書記”、駐村扶貧工作隊和鎮村黨員幹部也加入其中,同群眾一起嘮嗑兒,“零距離”瞭解他們的生產生活情況和所訴所求,並在溝通交流的同時宣講國家扶貧政策,激發貧困群眾脫貧的內生動力。

星空下的稻場邊、村部前、小院裡,一張板凳一杯茶,一把蒲扇一席話,幹部群眾圍坐一起其樂融融共話脫貧,成為英山夏夜最美的風景。沒有講話席,更無講話稿,交流最多的都是健康扶貧醫藥費怎麼報銷、享受危房改造政策要有哪些條件、發展產業獎補項目怎麼獎、補什麼等等這些與群眾利益相關的“小話題”,折射出來的卻是國家扶貧政策的“大主題”。不僅如此,英山黨員幹部還有意識的引導群眾自說自評“懶、等、靠、要”等錯誤思想的危害,交流講述時代發展帶來的今昔巨大差距,選樹本村本地的“脫貧之星”等先進典型,凝聚“勤勞致富”的思想共識。同時,該縣幫扶幹部還將國家的各項惠農惠民政策通過講故事、說鼓書、作打油詩、編順口溜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用接地氣的語言,拉近與群眾的距離,增進了幹群感情。

“糾結在心中的疙瘩問清楚了,回去可以睡個安穩覺了。”高家衝村66歲的老黨員儲波清說。

自該縣6月份啟動脫貧摘帽“夏季攻勢”以來,諸如此類的圍場會、壪落會、院子會每天都在該縣的村村寨寨、壪壪落落遍地開花。據統計,通過這一形式已累計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問題370餘件,成為釋疑解惑、消除隔閡、幹群共心的重要載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