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寢室6人考入清華北大:你給孩子的朋友圈子,就是他的未來!

最近在網絡上看到了一則讓不少人都有些羨慕的新聞,說湖南師大附中一個寢室裡,6名男生全部考入了清華、北大。

這幾個男孩子都比較喜歡化學奧賽,自從高一來到同一個寢室,就共同制定了一個寢室公約。

一寢室6人考入清華北大:你給孩子的朋友圈子,就是他的未來!

比如晚上11:50熄大燈,11:00不能聊天;11:50後開小燈,不影響別人睡覺;每個人共同營造良好的氛圍等等。

一寢室6人考入清華北大:你給孩子的朋友圈子,就是他的未來!

共同努力的這三年,6個男孩最終都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其中3人考入了清華大學,還有3人同時保送到北大的同一個專業,友誼得以繼續延續。

一寢室6人考入清華北大:你給孩子的朋友圈子,就是他的未來!

這些年學霸寢室、學霸班級的新聞一直很多,僅僅這段時間就看到不少一個寢室全部考研成功,全部拿獎學金,全部被國外名校錄取,一個班級過半數被清華北大錄取之類的報道。

似乎也在側面印證著一個道理:

你是什麼人便會遇上什麼人;你是什麼人便會選擇什麼人。

孩子們所接觸到的交友圈子,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孩子最終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02

我曾跟一位經驗豐富的重點初中老師聊天,老師說起一個學生的故事,聽完讓人特別唏噓。

這個孩子家境一般,但聰明又好學,幾乎沒有跌落過年級前5名。

所有的老師都對他抱有厚望,覺得他一定能上市重點高中。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這個孩子在中考的前兩天開始不舒服,咳嗽、發燒而且腹瀉,緊急送醫院打吊針也不見怎麼好轉。

孩子帶著病考試,結果穩穩當當的重點苗子,只能去當地排名很靠後的一所高中。

學校和老師們覺得惋惜,覺得他可以再復讀一年。

一寢室6人考入清華北大:你給孩子的朋友圈子,就是他的未來!

但當地的那個高中則過來要人,表示願意一切費用全免,還提供豐厚的獎學金。

家裡人覺得孩子只要肯努力,到哪兒都是一樣的。更何況“寧做雞頭,不做鳳尾”,市重點高手雲集,去了未必能一直保持住優勢,到一般的學校,老師肯定特別重視特別照顧,考上名牌大學還給錢,不如就去吧。

孩子原本就懂事,知道給家裡省錢,聽父母這麼說也不再堅持復讀。

可是到那所高中後也就一年的時間,就聽說這孩子有點不夠努力。天天跟寢室裡的孩子交往,還學會了抽菸、去網吧打遊戲、在網上跟女孩子“談朋友”。

這位初中老師特地找這個學生談了一次,學生先是說自己成績沒有下降,還是班級前3名,然後說自己就是覺得學習有點太累了,調劑調劑,心裡有數。

當時這位初中老師就提醒他,說現在這個學校的班級前3的水平,也許只是重點高中裡的年級前150,甚至更多。

再不努力,也許你會連那些初中被你甩在後面的同學都不如。

本意是勸慰和敲打,沒想到一語成讖,這個當時全校公認的好苗子,高考時真的只考上了一所很普通很普通的學校,比當時初中班級裡的好朋友考取的學校,差了好幾個檔次。

一寢室6人考入清華北大:你給孩子的朋友圈子,就是他的未來!

這其中當然有孩子承受不住誘惑,對自己放鬆要求的原因。但交友不慎,對孩子造成的不良影響也不能忽視。

03

記得曾經看過美國教育專家邁克爾·湯普森的一段論述,他這樣說孩子所處的小圈子對個體的影響:

“小群體就好像童年的高速路。我們的孩子被裹挾向前,不得不與主流保持速度一致。

如果你孩子學校的同學都是以55邁的時速前進,那麼你的孩子可以在他們中間保持安全的速度。

如果其他孩子時速75邁,你的還想保持55邁就比較困難了,而且從社交層面來說也十分危險。

所以他必須加速,絕對不敢停在路邊休息。”

高速公路這個比喻實在是既貼切又恰當,我們很多時候,可能以為孩子怎麼樣,全靠個人努力,周圍的環境影響並不大,但其實不是的。

一個孩子在周圍朋友都在玩遊戲、說髒話、想方設法逃避學習的大環境裡,是絕對難以獨善其身的。他會非常容易跟隨對方,變成跟朋友們一樣的人。

一寢室6人考入清華北大:你給孩子的朋友圈子,就是他的未來!

一個孩子在周圍朋友都彬彬有禮、熱衷鑽研問題、彼此你爭我趕的大環境下,也容易有樣學樣,進步更快。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有些寢室會在一起逃課、打牌、吃吃喝喝整整大學四年,有些寢室會彼此監督彼此鼓勵,一起減肥健身,共同考入名校。

父母給孩子們一個好的圈子,其實就是在給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資源,塑造孩子更好的性格和人生。

04

當然,給孩子選擇一個好的交友圈子,並不是說要對孩子交朋友的事情進行粗暴的干涉或者給孩子的朋友貼上各種各樣的標籤,而是說有足夠的重視和用心。

☞儘早的想辦法讓孩子離開品行不端的朋友

大學時的一個學姐的兒子明年應該上小學,她兒子本來很有規矩也很懂事,但幾個月前結識了旁邊小區裡的幾個男孩,經常一起玩兒,不經意間學了很多髒話和壞毛病。

一寢室6人考入清華北大:你給孩子的朋友圈子,就是他的未來!

比如小朋友們一起玩兒,遇到稍稍不順心的事,那些帶頭兒的一個孩子就會很大聲的喊“八嘎!!!八嘎!!!”,兒子也跟著學。還聽到孩子說過“媽的”。

最最過分的是,她見到那群孩子,抓住小區裡的一隻流浪貓摔打。她兒子雖然沒有參與,但是也遠遠跟在後面。

她知道這些事情孩子原本都是絕對不會的,之所以學恐怕也就是出於好奇和害怕被孤立,但依然十分緊張。

她的做法是把兒子叫到身邊反覆的跟兒子談心,分析她聽到和看到的事實,以及自己對這些事情的感受。

好在孩子自己也知道說髒話和打罵動物很不好,也就漸漸跟那些孩子斷了來往。

孩子們之間的友誼雖然純潔乾淨,但孩子們畢竟還小,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都在形成的階段,其實並沒有很強的辨別朋友的能力。

他們很容易會跟距離自己更近一些的同齡人打成一片,成為要好的玩伴。

這個玩伴未必要家庭多富有或者學習成績多好,但品行一定是我們需要特別留意的地方。

一寢室6人考入清華北大:你給孩子的朋友圈子,就是他的未來!

我們可以不去控制和干涉孩子,如果發現孩子的玩伴品行不端,不妨坦誠的聽孩子聊聊他對這段友情的看法,引導他從不同的角度,客觀的觀察和評價一下他的朋友。

引導孩子意識到,他的玩伴在某些方面是有缺點和不足的,不值得盲目的學習和效仿。

☞有目標的參與一些活動,幫孩子深化朋友

我表嫂家的小侄女今年已經讀大學了,但到現在還跟小學、初中、高中時候的朋友關係很好。

侄女每到一個班級,表嫂會留好這個班級學生的名單,並且經常跟小侄女聊她的每個朋友身上的優點。

對一些能力很強的孩子,表嫂很喜歡創造機會讓侄女跟對方在一起。

比如侄女有個樂觀開朗,情商特別高的朋友想暑期學吉他,表嫂也問侄女有沒有興趣去學,侄女當然求之不得。

結果不僅吉他學到了,侄女的性格也變得活潑不少。

還有聽說侄女某個學習成績特別好的朋友要參加夏令營,表嫂也會問侄女要不要也參加。

一寢室6人考入清華北大:你給孩子的朋友圈子,就是他的未來!

這些事情說起來顯得可能有點“功利”,但是一個優秀的同伴的影響對孩子真的非常有效。

孩子的班級裡、周圍的鄰居里、補習班特長班的好友裡,一定有些孩子身上的優點,是我們的孩子可以從中學習和吸取的。

多創造一些機會讓孩子跟這些同齡人在一起,慢慢的不僅會收穫友情,更會收穫一份成長。

☞做好孩子第一個朋友,把孩子培養成內心強大的人

看過國外的一個視頻,是說童年的好壞,怎麼樣影響孩子的人生,裡面列舉了2種童年模式。

第一種童年模式是:

當你煩惱時,有人來安撫你;當你憤怒時,有人會冷靜的對待你;當你需要注意時,有人在你身邊;當你不明白時,有人解釋……

簡而言之,你值得存在。在外面充滿競爭的世界裡,無論有什麼樣價值體系,在兩個和藹的成年人的宇宙中,你永遠是中心。

第二種童年模式是:

當你哭了,他們說你被寵壞了;當你找麻煩,他們說你是為了讓人注意,當惹麻煩時,他們討厭你;當你堅持立場時,他們威脅你……

總言之,你令人掃興,你不應該存在,你是個負擔,到最後,實際上就是一個巨大的失望。

毫無疑問,孩子們的第一個朋友,就是自己的父母。父母在成為孩子朋友之初,對孩子的態度,影響了孩子之後幾十年的人生。

一寢室6人考入清華北大:你給孩子的朋友圈子,就是他的未來!

第一種童年對任何人來說,都是最為幸運的禮物,孩子們有機會學習如何表達親密,如何表達自己,更有信心去探索世界,也會更有韌性;

而第二種童年的孩子,很容易會沒有自信,變得焦慮和壓抑。他沒辦法學會該怎樣好好的社交,也沒有辦法感受與人交往的樂趣,朋友自然也少。

當父母做好了孩子第一個朋友,給了孩子足夠的愛與耐心,讓孩子成為了內心豐盈的人,他也就會交到更多優質的朋友。

作家賈平凹在曾寫過:

“和什麼樣的人在一起,就會有什麼樣的人生。和勤奮的人在一起,你不會懶惰;和積極的人在一起,你不會消沉。與智者同行,高人為伍,你一定不會甘於平庸。”

作為父母,我們肯定不會讓孩子結交朋友的時候去想是否“有用”,但毫無疑問,跟一群優秀的同伴交往,孩子的確有更大的可能變得更加優秀。

把孩子推入好的圈子,儘量給孩子提供一個好的交友環境,並不是一件功利的事,相反,正是為了給孩子一個溫柔的童年。


點擊下方瞭解更多,免費領取衡中密卷200套!這個暑假,讓孩子趕超他人,完成一個完美的逆襲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