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太平天國中真正的基督徒,他有一絕招倘若實施湘軍必敗

大家都知道太平天國的理論核心是拜上帝教,而拜上帝教是脫胎於基督教。在我們大多數人的印象中,太平天國早期將領大多是拜上帝教的忠實信徒,他們為了自己的信仰,捨生忘死,浴血奮戰,很多人慘死於滿清酷刑之下。

但實際上,在太平天國的名將中,有一個人早期是純正的基督教徒,這個人並非是金田起義的元老。

他驍勇善戰,是軍中名將,卻意外早死。

他曾經有一招可以剋制湘軍,但卻因為他的早逝而未能完成。

假如此人多活幾年,太平天國戰爭的結果或許會被改寫,這個人就是太平天國“奮王”羅大綱。

此人是太平天國中真正的基督徒,他有一絕招倘若實施湘軍必敗

羅大綱是廣東天地會成員,他早年信奉基督教,太平軍金田起義進攻永安,羅大綱率領數千兵馬加入太平軍,歸入太平天國軍隊序列。

羅大綱最早是“西王”蕭朝貴手下的先鋒,史料記載蕭朝貴率領的兵馬是太平天國的先頭部隊,而羅大綱是先鋒中的先鋒。蕭朝貴身為“前軍主將”而羅大綱卻“屢為先鋒”。

羅大綱用兵機敏而勇猛,他的軍隊迅捷如風,殺得清軍望風披靡。

記載稱他“剽迅如風,雄冠諸將”,“可與眾同甘苦,士卒樂為效死”,“凡遇軍事艱危之際輒以大綱往”。

此人是太平天國中真正的基督徒,他有一絕招倘若實施湘軍必敗

羅大綱對太平軍最大的貢獻就是對水師的建設,在最早歸入太平天國時他就率領數千水軍部隊,這批人成為太平天國早期的水師骨幹,無論是攻擊武昌安慶的作戰還是攻佔天京的戰鬥,以及後來擊敗湘軍的湖口戰役,羅大綱的水軍都是太平天國倚仗的精銳之師。

羅大綱生前一直對水軍十分重視,他曾對洪秀全,楊秀清建議說:要想立足東南,必須打造一支精良的水師部隊。

但是很遺憾,羅大綱在1855年的蕪湖戰役中負傷,不久之後便因傷勢過重而去世,終年51歲。

他死後洪秀全追封他為“奮王”。

湘軍後期之所以能對太平軍屢戰屢勝,有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湘軍有一支規模龐大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水師部隊。

比如在殘酷的天京之戰中,曾國荃的之所以能以5萬之眾對抗太平軍忠王李秀成數十萬大軍的圍攻,就是因為湘軍水師始終佔據長江,他們能夠從水路源源不斷地向前線運送兵員裝備彈藥和糧草,假如太平軍能像羅大綱建議的那樣打造一支精銳水師與湘軍抗衡,那麼太平天國戰爭的結局尚未可知。

此人是太平天國中真正的基督徒,他有一絕招倘若實施湘軍必敗

羅大綱了不起的地方還在於他有卓越的戰略眼光,早在太平天國剛剛定都天京的時候羅大綱就向洪秀全,楊秀清提出了這樣的建議:他認為的當時形勢應該以太平軍主力部隊全部渡過長江,向北進攻北京,一舉摧毀滿清在北方的統治。

又或者,可以以主力佔領整個江南地區,這樣在鞏固南方的基礎上全力北伐也是可行之道。

唯一不可以偏師北伐,那樣必敗無疑。羅大剛認為:“若懸軍深入,犯險無後援,必敗之道也。”

事實證明,羅大剛的建議是正確的,洪秀全,楊秀清派,林鳳祥,李開芳,今以2萬步卒,孤軍北伐中原,結果全軍覆沒,元氣大傷。

另外,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後,自天王洪秀全東王楊秀清以下各王都沉溺享樂,大造宮殿,收攬美女,廣藏金銀,不思進取,羅大剛痛心疾首的說:“天下未定,乃欲安居此都,其能久乎?吾屬無噍類矣。”

這樣一位傑出的人才之所以生前沒有被封為王侯,清軍認為原因是:“羅大綱僳悍機警,賊中號為能者,然因非粵西老賊,......而不封侯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