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前,武漢選擇了寶雞;八十年後,當寶雞深深擁抱武漢……

八十年前,武漢選擇了寶雞;八十年後,當寶雞深深擁抱武漢……

八十年前,武漢選擇了寶雞;八十年後,當寶雞深深擁抱武漢……

1927年,國際友人路易·艾黎從新西蘭來到中國,投身到中國革命和抗日的實踐中。1938年8月,中國工業合作社協會(簡稱“工合”)在武漢成立,艾黎為行政院負責工合事務的技術顧問。1938年10月武漢淪陷前,艾黎在中共駐武漢代表團領導人秦邦憲幫助下,促成武漢64家企業遷至陝西,其中有15家企業遷到寶雞,艾黎還在寶雞成立了中國工合第一個地區性辦事機構——西北辦事處。

八十年前,武漢選擇了寶雞;八十年後,當寶雞深深擁抱武漢……

就在距離寶雞“武漢之行”前兩天,寶雞文化新地標陳倉老街開街了。這條街道重新復原了1941年老寶雞的街景,可以說一經開放便驚豔了整個陝西。這也讓很多人不解:為什麼是1941年

八十年前,武漢選擇了寶雞;八十年後,當寶雞深深擁抱武漢……

八十年前,武漢選擇了寶雞;八十年後,當寶雞深深擁抱武漢……

八十年前,武漢選擇了寶雞;八十年後,當寶雞深深擁抱武漢……

(寶雞申新紗廠舊址入選第一批國家工業遺產)

這又要從80年前武漢與寶雞的那段歷史淵源講起。南京淪陷後,武漢成為事實上的戰時首都。1938年6月安慶淪陷,武漢保衛戰打響。戰火日益逼近武漢,各大工廠紛紛開始西遷。在路易·艾黎的建議下,武漢企業西遷主方向由重慶變成了寶雞,徹底改變了關中平原最西端這座小山城的歷史命運。

1938年8月16日,在日軍頻繁的空襲中,申新紡織公司漢口第四紡織廠第一批內遷設備從武漢徐家棚車站發往寶雞,並在鬥雞臺建立寶雞申新紗廠,同時在周邊建立了造紙廠、機械廠和麵粉廠,這些企業的到來,使寶雞的城區面積由不到兩平方公里增加到六七平方公里。在申新紗廠帶動下,連雲港、河南、山西等地的很多工廠陸續選擇內遷寶雞,到1941年,寶雞已擁有200多家企業,形成了以民族工業榮氏申新公司為代表的“秦寶十里鋪工業區”。在日軍飛機的狂轟濫炸下,這些企業堅持生產,供應軍需和民用,支持全民族抗戰,奠定了寶雞現代工業的基礎。寶雞也成為抗日戰火紛飛年代裡中國西部一個“最不可思議的地方“。

八十年前,武漢選擇了寶雞;八十年後,當寶雞深深擁抱武漢……

時光流轉、幾經沉浮。武漢已經是我國重要的工業基地,擁有鋼鐵、汽車、光電子、化工、冶金、紡織、造船、製造、醫藥等完整的工業體系。2017年,武漢工業增加值4724.87億元,打造了工業轉型升級的”武漢標杆“。

八十年前,武漢選擇了寶雞;八十年後,當寶雞深深擁抱武漢……

寶雞工業經過歷史洗禮、科技提升、拓寬視野等過程後,也煥發著奪目的光彩。到目前,“寶雞製造”的100多個產品已達到國內外先進水平,鈦材、石油鑽機、焊接鋼管、鐵路道岔、鋼橋樑、心臟起搏器等60多個著名品牌的銷售量居全國之首。如今,在”一帶一路“倡議下,過去點狀、塊狀的發展格局被徹底打破,近年來更多強調省區之間的互聯互通,產業承接與轉移,武漢和寶雞這兩座工業同源的城市也是頻頻握手。

八十年前,武漢選擇了寶雞;八十年後,當寶雞深深擁抱武漢……

東風楚凱(武漢)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是寶雞在這次武漢招商推介活動中的重點走訪企業。伴隨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面向汽車關鍵零部件加工的自動化生產線控制系統及工業機器人示範應用”項目,寶雞機床集團應邀,與華中數控、東風楚凱等數控系統科研院所、零部件生產企業聯合攻關、協同創新,首次打造以國產機床、國產系統、國產機器人為核心的全國產化智能加工生產線,讓中國汽車真正擁有“國產”身份。目前已在東風楚凱工業園建成高壓油泵驅動單元、輪轂及輪轂單元應用示範生產線。其中寶雞機床集團承擔了殼體自動線、PF2法蘭盤自動線、凸輪自動線、輪轂單元法蘭盤熱前自動線、輪轂單元法蘭盤熱後自動線的集成設計。這5條自動線在組線過程中使用的44臺高檔數控機床,均由寶雞機床集團設計、製造。

八十年前,武漢選擇了寶雞;八十年後,當寶雞深深擁抱武漢……

用歷史的眼光看去,武漢對寶雞似乎有種莫名的“好感”。2017年,由武漢華工科技與寶雞高新區聯合共建的激光加工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西北區域中心正式揭牌投入運行。寶雞被譽為”中國鈦谷“,在製造業從傳統生產向高端躍升轉變過程中,”寶雞製造”需要激光加工這樣的先進技術提質增效。據匡算,僅寶雞全市鈦材表面使用激光加工處理的市場需求就達到5—8億元,放眼整個寶雞,用激光工藝促進工業轉型升級的市場份額大約為110億元。目前,激光加工中心已與寶雞歐亞化工等30多家企業在鈦材料激光焊接、切割、表面處理等領域啟動深度合作,一大批企業已經開始與研發中心共建實驗室、共同申報國家重大項目。

八十年前,武漢選擇了寶雞;八十年後,當寶雞深深擁抱武漢……

武漢境內大小近百個湖泊星羅棋佈,獨特的地理環境,讓武漢坐擁大小橋樑1200多座,其中許多“腕級”大橋裡都有寶雞元素。始建於1966年的中鐵寶橋集團有限公司是寶雞企業中的“常青樹”,連續39年保持盈利。今年,中鐵寶橋參建了江漢七橋建設,承擔了3.4萬噸鋼箱梁生產製造任務;2017年,參建了長江上最寬的橋樑——武漢青山長江公路大橋,承擔了2.4萬噸鋼箱梁和鋼錨梁製造任務,這座大橋在同類型橋樑中,跨度居全國第四、世界第五,中鐵寶橋在其中承擔的任務均為重難點技術。2016年,他們還參建武漢東湖有軌電車項目,承擔了T1、T2工程曲曲交叉組合、十字交叉組合道岔生產製造任務。可以說,近幾年來,“寶雞製造”在武漢業界已是聲名鵲起 。

八十年前,武漢選擇了寶雞;八十年後,當寶雞深深擁抱武漢……

八十年前,武漢選擇了寶雞;八十年後,當寶雞深深擁抱武漢……

八十年前,武漢眾多企業選擇了寶雞,八十年後,寶雞人主動來到江城,尋求與武漢企業的戰略合作。在“一帶一路”倡議、關天經濟區發展規劃、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等諸多機遇疊加下,寶雞工業的研發投入、市場活力、產業鏈完整度不斷提升,寶雞已有能力在更廣闊的空間配置資源。

相信,寶雞與武漢的故事將更加精彩。

八十年前,武漢選擇了寶雞;八十年後,當寶雞深深擁抱武漢……

(記者:滕陽 袁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