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歲的「十佳創業青年」爲何不建議大學生創業?

2016年,毛明東成為西安科技大學的一員;大一上學期,他傾心於設計;大一下學期,他被108工作室拒之門外;大二上學期,創立汐藍產品設計工作室;大二下學期,他被評為“臨潼十佳創業青年”,他成為第一個入駐陝西省股權交易中心的在校大學生。談及創業歷程,他的言語中充滿著感激,也隱隱透漏出創業的不易,他不建議大學生在沒有做好充足準備的情況下去創業。

22歲的“十佳創業青年”為何不建議大學生創業?

被拒門外,另起灶爐不忘示愛

2014年,正在上高中的毛明東,一次偶然的機會,他注意到蘋果手機的設計精細而前衛,並對此產生了深入探究的興趣。2016年夏天,當其他人都在為高考志願而彷徨的時候,毛明東毫不猶豫地選擇報考西安科技大學藝術學院,因為他之前就做了充足的準備,那裡曾經多次獲得被譽為工業設計中的奧斯卡——德國紅點、IF獎。

進入大學後,毛明東最大的心願就是加入學校的108產品設計工作室,跟隨設計專業的前輩們更深層次的學習。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在大一下學期工作室的招新中,他被擋在了門外。

在家人和學校的支持下,2017年9月12日,毛明東的工作室——汐藍產品設計工作室正式成立,入駐藝術學院“三創”中心100平方米的孵化場地。“汐藍”二字既是女朋友的筆名,也意味著“盈如潮汐,青出於藍”,他要成為她的榜樣,也要不辜負所有相信他的人的期望。

22歲的“十佳創業青年”為何不建議大學生創業?

創業維艱,不負眾望首輪融資30萬

工作室成立初期,他們主要開發產品外觀設計及3D打印。初出茅廬的他們,沒有經驗,沒有訂單,只能到處去跑去自我推銷。從臨潼到西安,從校內到校外,他們帶著自己的樣品,走進西安各高校,最遠甚至聯繫到了上海的公司。功夫不負有心人,準備充分的他們迎來了自己的第一個訂單,逐漸小有名氣,工作室也初具規模。

22歲的“十佳創業青年”為何不建議大學生創業?

有的時候訂單太急,他們為了按時交單,白天還要上課,只能在空課時間加班加點,當然少不了熬夜通宵。那也是他們最難忘的一段時光:壓力大時,便抱著吉他輕聲彈唱;晚上工作飢餓來襲時,幾個人分吃僅剩的泡麵。

22歲的“十佳創業青年”為何不建議大學生創業?

22歲的“十佳創業青年”為何不建議大學生創業?

2017年12月份,在他有了足夠的技術儲備和人員資金實力後,他註冊了陝西汐藍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希望藉助互聯網+的魅力來推廣自己的3D打印業務。值得慶幸的是,西安市政府對於大學生創業的扶持力度很高,繼“百萬大學生留西安”後,經過政府的牽頭,很快,他申請併入駐了騰訊(西安)孵化器。同月,他成為了第一個入駐陝西省股權交易中心的在校大學生。

22歲的“十佳創業青年”為何不建議大學生創業?

如今,陝西汐藍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已是涉及產品外觀設計、文化創意用品開發、展示設計與室內外設計的一個綜合型設計公司,入駐了騰訊眾創空間孵化器、渭北工業園區,並獲得首輪30萬元天使輪投資和300平方米辦公場地。

在創業之初,學院不僅和他積極溝通創業思路,更為他提供了場地設備等硬件條件,他說,在60週年校慶之際,他將捐贈一批設備供藝術學院產品設計專業的同學使用,也將通過自己的努力對外積極展示科大形象,使創業之路越走越遠。

未來可期,想讓“汐藍”隨處可見

在不斷地探索和研究中,靈感的火花一次次迸發,他也希望在當下的潮流中可以勇於搏擊,逐浪而上。

22歲的“十佳創業青年”為何不建議大學生創業?

從工作室創辦開始累計到今,營業收入已達168850元,並作為小規模納稅人,依法納稅23000餘元,帶動學生就業崗位30個。

毛明東說,我的家鄉福建,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而這座美麗的大都市“西安”是“陸上絲綢之路”的起點,當南北方文化產生交融,並且能夠在西安臨潼這個得天獨厚的創業土壤中萌芽,我很榮幸。這既是機遇,又是挑戰,我希望今後能夠繼續紮根在這片創業的熱土中,進而開花、結果!

22歲的“十佳創業青年”為何不建議大學生創業?

西安的悠久歷史文化催生出了許多文化創意方面的靈感,他希望日後可以打響自己的文創品牌。他們設計的西安卡通曆史人物形象已經得到了華清池的青睞,即將面市。不僅如此,他信心滿滿地表示:“今後,在臨潼、曲江、西安市區,有著汐藍logo的各式文創產品都會呈現在眾人面前。”同時,他在西科網紅圖書館的3D、VR體驗店將在日後開放。對於未來,他還有一個小目標——3年之內奮鬥到市值500萬。

22歲的“十佳創業青年”為何不建議大學生創業?

不建議大學生直接創業

公司成立初期,家人雖然在資金方面提供了支持,但基本都不相信他能夠成功。更沒想到短短三個月後,這家快速成長的公司,引起了社會上的廣泛關注。如今,毛明東獲得了臨潼區“創業十佳青年”的稱號。

22歲的“十佳創業青年”為何不建議大學生創業?

對於想要自主創業的同學們,毛明東給出的建議是:“創業是把雙刃劍,沒有完全之策千萬不可輕舉妄動,謀定而後動,一次創業失敗是需要3到5年來彌補,我是二次創業。第一次創業在高中,然後我失敗了。”創業並不是簡單的說說而已,它既有風險,也有數不清的困難,只有準備好了,才能越走越順利。


文稿:蘇暢 王瑞瑄 曹佳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