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貸行業進入敦刻爾克時間 停業及問題P2P平台首破4000家大關

近日,網貸之家研究中心發佈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11月底,P2P網貸行業累計平臺數量達到5962家,其中累計停業及問題平臺達到首次突破四千家大關,達4008家,正常運營平臺數量則降至2000家以下。

業內人士預測,隨著網貸合規整改最終期限的臨近,正常運營平臺的數量還將進一步減少,留給小平臺的生存時間已然不多。

正常運營平臺兩年減了1500家

12月1日,網貸之家研究中心發佈《中國P2P網貸行業2017年11月月報》顯示,網貸行業11月累計成交量突破6萬億,行業綜合收益率為9.49%,繼續下滑。截至2017年11月底,P2P網貸行業累計平臺數量達到5962家,其中停業及問題平臺累計有4008家,正常運營平臺數量則下降至1954家,相比10月底減少了21家。

自在銀監會等部委發佈《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後,整個P2P網貸行業從“野蠻生長期”進入了“合規整改期”,正常運營平臺數量隨之大幅減少。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一年多來,行業規範發展的標準現出雛形,紅線越來越清晰,合規成為平臺發展的主旋律。在謀求合規的背景下,網貸行業雖實現了平穩過渡,沒有釀成系統性風險。資金池、大額標、信息披露不透明、備案等問題一直是監管的重點,也是各方關注的核心。

網貸行業進入敦刻爾克時間 停業及問題P2P平臺首破4000家大關

一年多僅五家平臺成功備案

被業內普遍認為正常運營平臺驟減的一重要原因是, <>第五條規定:擬開展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服務的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及其分支機構,應當在領取營業執照後,於10個工作日以內攜帶有關材料向工商登記註冊地地方金融監管部門備案登記。

雖然,北京、廈門等多地陸續發佈相關辦法。但事實上,在政策落地一年多時間裡,並沒有網貸平臺獲得真正意義上的備案。

網貸行業進入敦刻爾克時間 停業及問題P2P平臺首破4000家大關

直到今年11月,這零備案的局面才被打破。

11月16日,廈門市金融工作辦公室發佈了《關於網貸機構備案公示的通知》。從通知來看,包括廈門融信普惠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服務有限公司、愛日進(廈門)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廈門乾方位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廈門易匯利金融信息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京東旭航(廈門)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服務有限公司在內的五家企業在備案登記之列。

一年多才全國才五家,網貸平臺備案之艱難可見一斑。業內人士預測,隨著網貸合規整改最終期限的臨近,正常運營平臺的數量還將進一步減少,行業成交量將向頭部平臺靠攏,留給小平臺的生存時間已然不多。

什麼樣的平臺值得投資者信任

據廈門、上海、廣東等地P2P平臺監管政策顯示,除了提交營業執照、業務模式、合規經營承諾書等基本資料之外,備案重要的條件之一就是新設網貸機構備案登記需與第三方電子數據存證平臺進行合同存證。

原因在於對網貸平臺的投資人企業來說,最擔心的莫過於借款人逾期和平臺攜款跑路了,這將直接導致投資人血本無歸。儘管已有部分P2P已將資金交給銀行存管,但平臺一旦發生問題,極有可能將的用戶投資數據篡改或徹底清除。數據被清除後,投資者便陷入沒有有效證據、討債無門的境地。

網貸行業進入敦刻爾克時間 停業及問題P2P平臺首破4000家大關

而第三方電子數據存證可以規避上述風險,最大程度維護投資者利益及市場秩序,保障投資人權益。

目前,雲證科技旗下數字取證SaaS服務平臺——雲法通,主要針對金融、司法、政務等領域的數據提供保全、出證服務。通過預存預檢模式,將在借貸人與投資人在P2P平臺上投資信息和數據形成標準化、流程化、可信賴、可追溯、可證明的電子證據。

這些電子證據將直接被保全在公證處,當投資人遭遇平臺提現困難或跑路等情況時,可以申請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公證書進行維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