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一樣!公務員爲什麼有人月入2000,有人月入10000+

體制內的真實待遇,真的像網上傳說的那樣高嗎?或者是真的像公務員抱怨的那樣低嗎?

今天就來跟大家聊一聊這個話題,為大家在擇業的時候提供一些參考。

網上關於體制內收入的帖子裡,許多人常常各執一詞,有的說公務員待遇好的,有多少福利、獎金、津貼補貼;也有說公務員待遇差的,一個月只有兩三千塊。

基本上來說,說公務員待遇好的,都是非體制內的,他們是靠想象和傳言,認為公務員等同於官員。他們心裡想的是,你看媒體報道的那些官員動不動就貪汙幾千萬上億,公務員待遇能差嗎?

而抱怨公務員待遇差的呢,基本上都是體制內的,尤其是不發達地區的基層公務員,他們確實拿著非常低的薪水,甚至一個月只有兩三千塊錢。上有老,下有小,還要還房貸,生活壓力和工作壓力都比較大。

所以,你說公務員待遇不好,工資低,那是真實的。你說公務員待遇好,工資高,那也是真實的。

籠統地說公務員的待遇是沒有意義的,因為全國的公務員有不同的省份、不同的系統、不同的單位。即使是在同一個省份,不同的市縣、不同的單位待遇相差也很大。比如江蘇的蘇南和蘇北,廣東的珠三角地區與粵東西北地區,差距可以在一兩倍。

所以,談到公務員的待遇,我們不能不考慮以下幾個因素:

1地區的差異

不同地區的公務員待遇相差非常大,這跟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有關係。

一般來說,中西部地區公務員的待遇不如沿海發達地區的公務員待遇,同一個省份裡面比較發達的一二線城市和相對不那麼發達的三四線城市工資差異也特別大。

當然,也不是越發達的地方公務員的待遇就越好、級別越高的地方公務員待遇就越優厚,比如北京部委的公務員收入普遍都不是很高,而且有時候省直單位公務員的工資待遇不如市直單位公務員的工資待遇,市直單位不如區直單位、區直單位又不如街道的待遇,這種情況也有。

2不同單位、不同系統的差異

一般來說,公務員考試中報名人數多,競爭比較激烈的單位,待遇都相對較好,比如海關、國稅,省考裡面的財政、審計、稅務部門。不過海關和稅務現在也在降薪。

而那些沒有什麼人報的,一般都是清水衙門,比如什麼地震局、氣象局、檔案局之類的單位,工資待遇要稍差一些。因為大家都不傻,都知道往待遇好的單位報。

3級別的差異

比如科員級與副科級,副科級與正科級,正科級與副處級,副處級與正處級,這種級別的差異,也會導致收入不一樣。

比如現在公務員都有車補,科員級別的車補一般四五百塊錢左右,到了正處級別呢,一般有一千塊錢左右,當然每個省份不一樣,但大體上是這樣。一個級別之間的差異,工資待遇包括公積金之類的加起來,一年大概在一兩萬塊錢。

4工齡的差異

在我們考上公務員以後,工資計算裡面有一項是跟工齡相關的。工齡工資不多,一個月也就二三十塊錢,但如果你在公務員隊伍裡面工作時間比較長,比如現在機關單位裡面的一些老同志,很多都是十八九歲就參加工作了,到現在快退休,算起來也三四十年了,這樣算一下每個月的工齡工資也是一筆可觀的收入,有一千多塊錢左右。

大家都說公務員像一座圍城,而現在的你們都想進去,畢竟進去了才有評判的資格,如果你想上岸,現在正是備考最好的時候。

文章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AfAOakiS4f0YgFn1jovX7w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