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旅行在路上,有一種風景在廈門

這是翩千匯推送的第39

個城市與它的故事

五月的廈門是紅色的。

進入高烤模式的鷺島迎來了鳳凰花季,

開滿大街小巷的鳳凰木染紅綴美,

給原本的高溫平添了一片火熱。

取名緣於“葉如飛凰之羽,花若丹鳳之冠”的鳳凰木,

有著離別、思念、火熱青春的意韻。

鳳凰木為廈門的市樹,每年的這個時節就是廈門最美的季節。火紅火紅的鳳凰花,如鳳凰展翅,似孔雀開屏。走在樹蔭下,仰望如天邊的彩雲,給人帶來激揚與怡情。

廈門又叫“鷺島”,傳說古時有白鷺棲息,人們第一次登島時看見成片的白鷺浮游在水面上,所以冠之以“鷺島”。白鷺是一種和平、祥和的象徵,是一種精神的超脫,如今廈門以白鷺作為市鳥,代表著廈門精神。

有一種旅行在路上,有一種風景在廈門

鼓浪嶼應該是廈門最著名的景點了,幾乎所有去廈門旅遊的人都是奔著它去的。鼓浪嶼從前叫“圓沙洲”,明朝改稱“鼓浪嶼”。因島西南方海灘上有一塊兩米多高、中有洞穴的礁石,每當漲潮水湧,浪擊礁石,聲似擂鼓,人們稱“鼓浪石”,鼓浪嶼因此而得名。

在鼓浪嶼上,有許多風格迥異的近代建築,都是由於明末清初直至鴉片戰爭,廈門成為通商口岸之後,外國殖民主義者紛紛來鼓浪嶼定居或暫居造成的。

特殊的歷史背景造就了鼓浪嶼的特色文化,在鼓浪嶼遊玩,遊的不只是中西方結合的建築藝術和優美的自然風光,更是一種漫步其中的悠然自得。

在鼓浪嶼上,有許多風格迥異的近代建築,都是由於明末清初直至鴉片戰爭,廈門成為通商口岸之後,外國殖民主義者紛紛來鼓浪嶼定居或暫居造成的。

特殊的歷史背景造就了鼓浪嶼的特色文化,在鼓浪嶼遊玩,遊的不只是中西方結合的建築藝術和優美的自然風光,更是一種漫步其中的悠然自得。

有一種旅行在路上,有一種風景在廈門

曾厝垵被稱為“中國最文藝漁村”,面積只佔0.33平方公里,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曾厝垵具有廈門獨有的、香火旺盛的民間聖媽崇拜,可算得上是極具代表性的閩南原生態自然村。曾厝垵與鼓浪嶼一樣,都是聲名在外的旅遊勝地,但是卻沒有鼓浪嶼的人來人往,多了一份寧靜的文藝氣息。來這裡的人似乎都能被這種氣氛渲染,靜靜的走在小街上,與祥和的環境融為一體。

有一種旅行在路上,有一種風景在廈門

從演武路至白城段的環島路,與岸同高,是一條呈S形的流線型路段,如長龍凌波臥海,騰空而起。橋樑造型為魚腹式,橋墩為橢圓型、形成美麗的觀海長廊,人們可以從不同角度觀賞海岸、沙灘、海浪等景色。環島路應該是最能感受廈門海濱城市魅力的地方了,40多公里風景如畫,騎輛自行車,一路吹著海風,聽著海浪,看著眼前一望無際的大海,彷彿心也隨著飛向了遠方。

有一種旅行在路上,有一種風景在廈門

廈門大學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所華僑創辦的大學,公認的“中國最美學府”之一,清水牆、琉璃頂極富特色,被喻為“穿西裝、戴斗笠”(比喻中西建築風格結合),有“談情說愛在廈大”之說。漫步廈大,小樓紅瓦,綠蔭植被,陽光恬淡,湖水悠然,相思樹前盡相思,旅行時光無比愜意。

廈大校區內還有一個極有文藝氣息的景點,名為“芙蓉隧道”,是中國最長的塗鴉隧道,由廈大學子一筆一筆繪製而成,吸引了成千上萬的文藝青年來此。

有一種旅行在路上,有一種風景在廈門

社會的步伐節奏在加快,到處都是為生活和工作在奔波的人,把我們最好的時光都留在了上班的路上。但在廈門還有一份獨有的“文藝”氣息,隨處可見的文藝店鋪、文藝建築,讓來的人都會想要自己的心慢一點,再慢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