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文學大師筆下湘西少女的純愛故事

這些年來,我的腦海裡總會時常浮現出關於湘西那個美麗的小山城的支離破碎的記憶。它時常刺痛著我的某根神經線,一切彷彿是在做夢,夢醒之後不免自嘲,何必過於執著,或許它只是沈從文老先生筆下的桃花園——一個並不存在的地方。

一代文學大師筆下湘西少女的純愛故事

但這樣的記憶確實存在,儘管它支離破碎。

美麗的茶峒小山城煙雨濛濛,靜靜的河水清澈透明,大片石頭砌成的河床上,泊著一隻方頭渡船。河岸上,一個老人、一個女孩子、一隻黃狗站立遠眺。簡單而並不單調的畫面中透著一種單純與和諧。青山,綠水,河邊的老艄公,16歲的翠翠,江流木排上的天保,龍舟中生龍活虎的儺送……個個都是那麼形象鮮明、清澈,猶如湘西的水。水是沈先生筆下不可或缺的對象,正如湘西的這個小山城一樣,對於沈先生的生命和生活都有著深刻的影響。在他的諸多作品中,關於水的描寫佔據了很大的一部分,然而和寫水同樣精彩的當然還有寫人,無論是老艄公、翠翠、天保還是儺送,抑或是水畔吊腳樓上的妓女,他們在這湘西的小山城的水的襯托下,在沈先生的筆下,都顯得是那麼的和善和淳樸。

一代文學大師筆下湘西少女的純愛故事

這樣的小山城和當時外面的大環境相比,是那樣的和諧和淳樸,這裡的山和水,這裡的人都是濁世中一彎清澈的湖水。如果說沈先生意欲描繪一個恬靜的世外桃源倒不如說他是寄予青年人乃至後世一個莫大的理想。《邊城》不是輓歌,而是希望之歌,是歌唱民族品德的希望之歌。《邊城》中人物的正值和熱情,雖然已經成為過去的陳跡了,但應當還保留些本質在年輕人的血液和夢裡,相宜的環境中,即可重新燃氣年輕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我常常想,沈先生似乎可以未卜先知,否則他怎麼能料得到隨著社會變革發展,泯滅掉的不只是貧窮和愚昧,還有人的善良和淳樸,在如今這樣“唯物至上”的瘋狂時代中,人性的扭曲已經或正在超越人類的道德底線,沈先生在《邊城》中所寄語的希望難道不是醫治這種扭曲的一劑良藥麼?

一代文學大師筆下湘西少女的純愛故事

善良本分的老艄公在女兒殉情之後內心懷著永遠無法彌合的傷口艱難的將翠翠撫養成人,他的一生都是在河面上渡人,而且收費合理,從不多取,只是為了維持生計。翠翠長大之後,他曾經試著琢磨這個青春女子微妙的心理,為的是能讓她不至於像自己的母親一樣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老艄公的形象就像是人間的活佛一樣,一輩子渡人,受盡了累,吃遍了苦,終於在一個雷電交加的夜晚默默的離開了人世。他走了,方頭渡船依然橫臥河面,像是在等待著他的歸來。

身世可憐的翠翠出生後就沒有見過自己的爹孃,在外公的撫養下長大成人,在她的身上,秉承了湘西山水的美麗靈秀,秉承了老艄公的善良勤勞,從小到大,她總是協助著老艄公渡人。長大之後的翠翠也有了青春少女的小小心思,直到有一天,愛情像一隻蝴蝶一樣悄悄地降落在她的身上,使得這個青春少女再也不像以前那樣單純平靜。然後命運的的安排總是那樣的無奈,天寶和儺送這兩個優秀的青年都將愛情給了她,這讓她的這份愛情再起波瀾,最後成了無盡的等待。

一代文學大師筆下湘西少女的純愛故事

天保和儺送這兩個優秀的青年人繼承了湘西青年的卓越,他們善良,他們勤勞,他們勇敢,他們毫不掩飾的表達自己的感情。天保在表達了自己的感情之後得知翠翠愛的他的弟弟,這對這個年輕人的打擊該有多大啊,他內心強忍著痛苦退出了這場愛情,最後意外身亡。故事到了這裡,我們不難發現,這似乎是沈從文老先生刻意的安排,或者說這是命運對三個人的安排,天保的死註定了翠翠和儺送的情感之路是艱難的,果然面臨即將來臨的結局的唯有等待。

等待,或許是這個故事中最意味深長的地方。等待說明有希望,有希望也就值得等待。沈先生對於結局做出這樣的安排也可謂是用心良苦,對於主人公而言,他們等待的是一份純潔的愛情;而對於我們廣大讀者來說,是老先生對我們的希望。而站在這個高度上來說,我覺得沈從文是孤獨的,他曾經說過“我的作品能夠再市場上流行,實際上近於買櫝還珠,你們能欣賞我的故事的清新,照例那作品背後所蘊藏的熱情卻被忽略了,你們能欣賞我文字的樸實,照例那作品背後所隱藏的悲痛也忽略了。”“寄意寒星荃不察”,沈先生不能不感到孤獨。他的散文裡一再的提到屈原,不是偶然的。

最初接觸沈從文是在《湘西散記》,而最初接觸《邊城》卻是在高中課堂上,正值愛做夢的年紀,也許從那個時候起,我的腦海裡便有了關於邊城的記憶,然而它卻是殘缺不全的,曾經多少次閉上眼睛的時候,我都彷彿看到了那個渡人的老艄公和那個楚楚可憐的翠翠。

一代文學大師筆下湘西少女的純愛故事

直到近日再次研讀《邊城》時,那些記憶中的碎片便一下子連接了起來,那個湘西小山城便也活了起來,渾然一體,研讀完畢,在細細回味,這莫不是和老先生進行了一次面對面的談話麼?

夜深人靜,我在讀書筆記中這樣寫道:偉大的作家不一定能寫得出偉大的作品;而偉大的作品定是由偉大的作家所創作的。《邊城》無疑是一部偉大的作品,它的偉大之處在於幾十年後的今天,其中沈從文老先生所寄予的希望於我輩仍然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