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卡車司機何時能像歐美一樣高收入,開好車,據說要追二十年

對於中國的卡車駕駛員生存現狀而言,高收入是否真的存在,更悠閒的生活方式是否真能實現,始終是這個群體所關注的一個話題,或者叫憧憬更恰當一些。

國內卡車司機何時能像歐美一樣高收入,開好車,據說要追二十年

我們之所以憧憬更好的工作環境以及更優的生存空間,是因為在相同的空間裡還有著一群和我們做著相同工作的人——歐美卡車駕駛員。隨著信息革命下的互聯網普及,這使得我們離糖果屋更近了一步,有時隔著玻璃櫥窗就能看到或瞭解到一點關於櫥窗裡的信息。當然這個櫥窗是指互聯網,它是透明的,真實存在的,但也是不可逾越的。

國內卡車司機何時能像歐美一樣高收入,開好車,據說要追二十年

在歐洲開卡車是怎樣一種體驗,相信大家通過互聯網已經瞭解到了很多,無非就是三點:薪水高、車好、工作時間短。其實像類似的高薪工作,在三百六十行中並不少見,但轉換一下角色,對於卡車駕駛員來說,無疑就是傳說中烏托邦形式一樣的存在了。

國內卡車司機何時能像歐美一樣高收入,開好車,據說要追二十年

以美國為例,持A2駕照的駕駛員每年約可拿到6——8萬美金,按現在的匯率,年薪約為40萬——55萬之間。這是一個不可思議的數字,年薪50萬,擱在中國,就是公司副總級的年薪。當然,在國內也有薪水相對較高的卡車駕駛員,但也僅僅是相對較高,我們所熟知的德邦快遞就是一個特例,德邦駕駛員年薪比例大約在:短途城際線路6——8萬,長途省際線路15——20萬元不等。即使用德邦長途駕駛員年薪和美國駕駛員年薪做對橫向比,也有兩到三倍的差距。誇張一點,美國駕駛員早已一騎絕塵,我們連馬尾巴都看不到,更別說追了。而並不在公司序列中的社會駕駛員,收入參差不齊,有高有低,高的也有幾十萬,但那是特例,低的平均收入都在10萬元左右徘徊。

國內卡車司機何時能像歐美一樣高收入,開好車,據說要追二十年

歐洲卡車好,這在卡車圈是一個約定俗成的共識。其實大多數人並沒有接觸過歐洲卡車,只是在路上看到過或在網絡上讀到過一些圖文,但就是這樣,歐洲卡車對於我們對卡車認知的衝擊力也是巨大的。在美國,卡車要以大為標準,不僅個頭要大,空間也要巨大,常見的是美國卡車幾乎都在駕駛室後面背一間房子,房子內五臟俱全,生活起居用品一樣不少。為此,沃爾沃還專門針對北美市場推出一款Volvo VNL長頭卡車,為的就是贏得美國駕駛員的青睞。

國內卡車司機何時能像歐美一樣高收入,開好車,據說要追二十年

在歐洲,我們耳熟能詳的歐洲卡車品牌沃爾沃、奔馳、斯堪尼亞,在造車工藝上都領先於我國自主品牌,要知道,這種領先不光是工藝上的領先,而是實實在在理念上的領先。安全、舒適、耐用是歐洲卡車的代名詞,先說安全,沃爾沃有VDS、AEBS,斯堪尼亞有ACC、AEB,奔馳也有自己先進的Super Fleet系統,這些系統都在圍繞著一個主題,那就是安全。舒適層面,這些卡車的製造工藝幾乎是在用小轎車的製造標準,從內飾到人體工程學座椅,再到富有質感的中控臺。題外話,不曉得老外的鐵和塑料是不是很便宜,所以才用這麼好的材料上去。耐用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出勤率,歐洲卡車耐用也是行業共識了,就在前不久,暴出一輛400萬公里無大修,而且還在運營的沃爾沃FH。400萬公里無大修,很多人會感到詫異,而且還會質疑,但這是真實存在的案例,你之所以會質疑,究其本質,你所參考的對象還是自主品牌卡車。

國內卡車司機何時能像歐美一樣高收入,開好車,據說要追二十年

至於工作時間短,也只是相對。怎麼解釋呢:在歐洲還好,駕駛員一天之內及可以穿越幾個國家,歐洲面積並不大,而且國家林立,駕駛員從發貨到卸貨,一般都是幾百公里,加上以高福利所著稱的歐盟,在這種政治環境下,駕駛員並沒有過高的生活壓力,高新高福利,多少工作一點,就可以過上優越的生活。而在北美,想掙得高薪,同樣需要像我們一樣長途跋涉,從資料來看,美國駕駛員出勤一次,通常需要奔波幾千公里。不同的事,得益於美國運輸行業的高度規範化,駕駛員在行駛一定時間後必須強制休息,否則會被處以重罰,而美國駕駛員都比較守規矩,原因是自己已經高薪了,沒必要鋌而走險,去幹得不償失的事。再看我們的駕駛員,薪水通常是和行駛里程掛鉤,跑得多掙得多,跑的少,同行會嘲笑,老闆會嫌棄。當然也就談不上什麼安全駕駛,疲勞駕駛也就成了常態。

國內卡車司機何時能像歐美一樣高收入,開好車,據說要追二十年

關於歐美駕駛員優越生活的藍圖,我想我可以描述給大家去感受一下。曾經在 QQ上認識一位在加拿大開車的駕駛員,身份毫無懸念是移民,他之所以是移民身份,是因為他妻子是醫生身份,妻子以醫生的身份先移民,隨後全家四口全部成為了加拿大籍。這位卡友原先是在天津港口做著卡車駕駛員的工作,移民加拿大後,考了駕照,依舊做著卡車駕駛員這個老本行。他和搭檔都是華裔,共同駕駛一輛福萊納冷藏掛車,跑港口和冷庫,一個星期一輪休。這位卡友家裡有三輛小車,而且在湖邊還擁有自己的度假屋以及小型遊艇,休假的時候,開車帶上全家去度假屋,很有電影鏡頭感的是,他們度假時還會帶上野餐籃子,野餐布,就跟電影裡的美國人度假一模一樣,釣釣魚,打打獵,曬曬太陽,簡直不能在愜意。

國內卡車司機何時能像歐美一樣高收入,開好車,據說要追二十年

站在我們的角度,歐洲的確是駕駛員的糖果屋,假如你願意相信,那麼烏托邦是真實存在的。但這種感受也只是在有對比的情況才會發生。倘若把鏡頭往前推20年,也就是2000年左右,看看那時我們的駕駛員是怎樣一種生存狀態。那時的高端車型也就只有斯太爾或四川紅巖,但也只限於特種運輸行業,大多數駕駛員還是接觸不到的。那時公路上跑的最多車型要屬解放141或東風140,舒適談不上,就是一個會跑的汽車底盤,夏天熱冬天冷,還四處進風。而在2018年的今天,在關注一下公路上的卡車,高大、舒適、性能好,這麼一比較,你是不是就能悟出什麼了。“時間”,對,就是時間,我們和歐美卡車駕駛員之間的差異,就在於時間。而在收入層面,20年前我們拿900塊錢,20年後的今天,A2駕駛員基本上都可以拿到一萬塊錢左右。至於生活品質,20年前吃塊兒肉都要計劃好幾天,而在今天,肉類已經變成了我們餐桌上的家常菜。

國內卡車司機何時能像歐美一樣高收入,開好車,據說要追二十年

說到這裡,估計會有人提問:20年前,今天,20年後,那我們豈不是永遠追不上歐美駕駛員的水準了麼?這麼提問也無可厚非,倘若照歷史慣性這麼走下去,和歐美之間的差距,很有可能永遠都是20年這條時間鴻溝。但站在全球化的角度,這個20年定律很有可能會被打破,注意一下我們身邊的商品你會發現,幾乎所有商品都在向同質化發展,歐洲人在用什麼商品,我們也在用,歐洲駕駛員在開什麼車,我們也在開。距離商品的完全同質化,包括卡車產品,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國內卡車司機何時能像歐美一樣高收入,開好車,據說要追二十年

站在卡車駕駛員的角度,其實未來已來,只不過我們身在其中並不知而已,而距離東方糖果屋的到來,也只是一個時間問題。但在未來到來之前,卡車駕駛員還需要提防另一個即將到來的革命性商業社會,那就是——無人駕駛。

圖:部分來自互聯網 文:劉國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