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遇見的一件「大明宣德爐」非常厚重,都說是清代仿製的

大概七八年前,在農村一戶人家遇見此件香爐,當時老百姓不懂問我能出多少錢,我也是剛涉入這行不久,看見老百姓拿出來時,眼前一亮,感覺這件香爐很壓手,心裡嘀咕著應該是個不錯的東西。由於價格出的低,爐的主人說等家裡的男人回來問問看賣不!話都說到這裡了也就沒下文了。中間過了大半年我帶著一個比較懂的人去看了看,進門見到東西的朋友直接開價一萬,老百姓表情突然亮了,笑而不語,不賣。沒辦法“有錢難買不賣”事後分析可能是出價出的高了,要是出個兩三千保不準能收到手。要知道在農村家裡放一老物件本以為不值錢,直接給出的價格嚇一跳,對不起、這件東西你可能收不上來!超出預期,老百姓還會覺得你一萬都收,這東西估計很值錢,值錢的東西怎麼能輕易賣了,條件好一點的家庭可能會說:我得給孩子留著“傳家寶”所以豫北農村這邊有一句俗話挺經典:能守住千年貨的才是有福人”也間接反應出了我們中國人的傳統,與傳承。話會正題買賣不能強求,雖然這件老的“大明宣德香爐”跟咱無緣,有點小遺憾的同時也想起了馬老師的一句話,“過我眼及我有”自嘲吧!


农村遇见的一件“大明宣德炉”非常厚重,都说是清代仿制的
农村遇见的一件“大明宣德炉”非常厚重,都说是清代仿制的
农村遇见的一件“大明宣德炉”非常厚重,都说是清代仿制的农村遇见的一件“大明宣德炉”非常厚重,都说是清代仿制的
农村遇见的一件“大明宣德炉”非常厚重,都说是清代仿制的​​​​​感謝頭條能讓我們有共同愛好的親們“匯聚一起”,共同欣賞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