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鐵盧古戰場


離開布魯塞爾去盧森堡,中間要去兩個地方,一個是滑鐵盧,一個是申根。

滑鐵盧在布魯塞爾以南約15公里,開車約半個小時。

滑鐵盧古戰場

按照GPS指的路走,找到了地方,但不是正確的路,這條路現在不是給汽車走的。

滑鐵盧古戰場

等一下要繞過去,爬上這個紀念山丘(獅子之丘)。

滑鐵盧古戰場

這一片都是滑鐵盧古戰場的遺址,隨處可見有關那場戰爭的介紹。這段介紹大意是,這裡曾是威靈頓的英軍防線,從(1815年6月18日)下午四點開始,內伊元帥率領的八千多胸甲兵進行了七八次衝鋒,都沒有突破英軍的防線。

滑鐵盧古戰場

滑鐵盧古戰場

有關威靈頓公爵的介紹,不過都是法文。威靈頓的指揮所距這裡往北還要4-5公里的滑鐵盧鎮上,現在是威靈頓博物館。此外,方圓幾公里還分佈著不少紀念遺址(如拿破崙指揮所),軍事迷的話還是應該去看看,如果時間允許的話,可以徒步一天走遍。

滑鐵盧古戰場

當年的戰場,現在都是農田麥地。

滑鐵盧古戰場

滑鐵盧古戰場

現在繞到正確的地方了,有很大的停車場。

滑鐵盧古戰場

“拿破崙兵敗滑鐵盧”,可能沒有人不知道,這一帶就是著名的滑鐵盧古戰場。當年的戰場面積很大,方圓幾公里,滑鐵盧鎮還要往北幾公里。選擇在這裡建紀念館也是有原因的。 1814年4月拿破崙第一次退位後被囚禁在地中海的厄爾巴島。 1815年2月26日,拿破崙逃離厄爾巴島並於3月1日在法國南部登陸,3月20日抵達巴黎並再次奪政(百日王朝)。 1815年3月13日,英國、俄羅斯帝國、奧地利帝國、普魯士王國以及荷蘭等國組成第七次反法同盟。幾路大軍開始集結準備從多個方向進攻法蘭西第一帝國。拿破崙則希望在盟軍集結完畢前將其各個擊破。於是他計劃先擊敗集結在比利時布魯塞爾附近的英普聯軍。此時英軍統帥是威靈頓公爵(荷蘭軍從屬於英軍),普魯士軍統帥是73歲的老將布呂歇爾。 雙方兵力上看,法軍還略佔優勢。 拿破崙派內伊元帥指揮左翼,格魯希元帥指揮右翼,拿破崙自己率隊正面衝擊英荷聯軍和普軍之間的結合部。 戰鬥從6月16日開始,拿破崙首先擊潰了布呂歇爾的普魯士軍,拿破崙命格魯希去追擊潰敗的普魯士軍,但格魯希並未找到布呂歇爾,反而讓普魯士軍重新集結去支援滑鐵盧即將失敗的威靈頓軍,而格魯希率領的三萬多法軍也缺席了滑鐵盧之戰。主流的說法這是拿破崙滑鐵盧失敗的原因。但拿破崙自己的失誤,戰前的輕敵,天氣的原因(雨和霧)等等,可能也是拿破崙失敗的原因。 6月18日上午,滑鐵盧戰役開始,到了晚上6點,拿破崙即將戰勝威靈頓軍,這時,布呂歇爾不知從哪突然冒了出來,戰局逆轉,法軍戰敗。

滑鐵盧古戰場

紀念館的全票20歐,包含據此方圓幾公里的威靈頓博物館(指揮所)和拿破崙指揮所等。我因為還要去申根,沒那麼多時間,只買了這裡(1815紀念館)的票,16歐。紀念館大部分建在地下,這是入口。

滑鐵盧古戰場

既然與拿破崙有關,那多少也會介紹一些法國大革命。我猜這可能是印刷機,因為拿破崙很重視宣傳,他遠征埃及時就帶著印刷機,成為阿拉伯世界的第一臺印刷機。

滑鐵盧古戰場

斷頭臺,法國大革命時期不知砍過多少人。

滑鐵盧古戰場

據說這45度的刀口,還是路易十六的改良設計,沒想到被用到自己身上。

滑鐵盧古戰場

博物館的斷頭臺模型,有兩個顯示器,不斷顯示著被砍頭人的畫像。

滑鐵盧古戰場

每當“咔嚓”一聲,筐裡就顯示被砍人的頭像。這位估計是路易十六。

滑鐵盧古戰場

這個應該是可憐的瑪麗.安託瓦內特。

滑鐵盧古戰場

這幅拿破崙像見過幾次了 。

滑鐵盧古戰場

當時各國各軍種的服裝造型。

滑鐵盧古戰場

拿破崙的法軍

滑鐵盧古戰場

威靈頓的英軍

滑鐵盧古戰場

布呂歇爾的普魯士軍

滑鐵盧古戰場

其他的都沒搞懂

滑鐵盧古戰場

滑鐵盧古戰場

拿破崙的指揮所

滑鐵盧古戰場

拿破崙(好像在胃疼),後面站著的是他從埃及帶來的僕人。

滑鐵盧古戰場

疲憊的軍人

滑鐵盧古戰場

各國的步槍也各有千秋。

滑鐵盧古戰場

手槍

滑鐵盧古戰場

博物館有個測試當時步槍和手槍威力的視頻,槍還是很厲害的。

滑鐵盧古戰場

炮兵出身的拿破崙,很善於使用大炮。據說戰役中雙方使用的大炮有500門。

滑鐵盧古戰場

館內有個幾分鐘的4D電影,其實就是3D。

滑鐵盧古戰場

滑鐵盧古戰場

滑鐵盧古戰場

滑鐵盧古戰場

觀看電影的眼鏡。

滑鐵盧古戰場

後人在戰場上挖到的頭骨。滑鐵盧戰役,雙方有約五萬人陣亡,獲勝的盟軍都為陣亡將士集體安葬,而戰敗的法軍則被草草埋葬或棄屍荒野。

滑鐵盧古戰場

滑鐵盧古戰場

一些遺物

滑鐵盧古戰場

軍鼓

滑鐵盧古戰場

威靈頓的軍刀

滑鐵盧古戰場

不明白為什麼會有個熱氣球的模型。

滑鐵盧古戰場

一些描寫滑鐵盧戰爭場景的繪畫。

滑鐵盧古戰場

滑鐵盧古戰場

滑鐵盧古戰場

滑鐵盧古戰場

這幅畫是建造獅子之丘時的過程。所謂獅子之丘(Lion's Mound),實際是人工堆建的山丘,用來紀念在此地負傷的荷蘭王子(後來的荷蘭國王威廉二世)。 威廉王子是荷蘭國王威廉一世的兒子,奧蘭治親王,滑鐵盧戰役中做威靈頓的副官,負責指揮第一軍(軍長)。他於決戰日的前兩天(6月16)在這個位置被步槍擊中肩部而受傷。戰後的1820年,荷蘭國王威廉一世下令在此修建紀念山丘,1826年完工。當時比利時還屬於荷蘭王國。1830年比利時從荷蘭獨立出去,導致了威廉一世的退位,威廉二世繼位荷蘭國王。獅子則是荷蘭王室的象徵。

滑鐵盧古戰場

從博物館的地下通道可以來到這個環形的建築,建於1911年。由全長110多米的14幅繪畫環繞,繪畫作於1912年,全部是滑鐵盧戰役的戰爭場景。

滑鐵盧古戰場

看畫的同時還有人喊馬嘶的現場配音。

滑鐵盧古戰場

滑鐵盧古戰場

滑鐵盧古戰場

最後,準備攀登獅子之丘。

滑鐵盧古戰場

共有225級臺階,高43米。

滑鐵盧古戰場

滑鐵盧古戰場

獅子基座上的拉丁文,1815年6月18日。獅子重28噸,在比利時城市列日鑄造。

滑鐵盧古戰場

從上面看圓形畫室。

滑鐵盧古戰場

高處俯瞰周圍的古戰場。

滑鐵盧古戰場

維克多.雨果在他的小說《悲慘世界》中曾提到,威靈頓公爵在土丘完工兩年後訪問了該地,並說:“我的戰場被改變了!”

滑鐵盧古戰場

滑鐵盧古戰場

我們停車的停車場。

滑鐵盧古戰場

剛開始走錯路的地方。

滑鐵盧古戰場

地下展館的採光口。

滑鐵盧古戰場

遠處的一個城鎮,我不能確定是不是滑鐵盧(可能是聖-讓)。

滑鐵盧古戰場

最後看一眼獅子,準備離開。

滑鐵盧古戰場

滑鐵盧古戰場

有個事比較巧,威靈頓公爵在從印度回英國的途中,曾在聖赫勒拿島停留了一下,他居住過的房子,恰好是日後拿破崙被流放的所住。 拿破崙在流放聖赫勒拿島(其實是聖海倫娜的意思)六年後去世(1821年)。1840年,遺體被運回法國,隆重地安葬在塞納河邊的榮軍院。

滑鐵盧古戰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