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腰肌事件”真相 谢亚龙说的叉腰肌到底在哪儿

2005年2月18日,谢亚龙以“空降兵”的身份,成为中国足协新一任掌门人,开始了自己水深火热的足球之旅。

“叉腰肌事件”真相  谢亚龙说的叉腰肌到底在哪儿

自从到了中国足协,谢亚龙发现自己一直处于“意外”的剧情之中,整个世界就像是装满了摄像头一样,几乎没了隐私。这让他很恍惚,恍惚到有时候认为自己穿越到了外星球,不知所措。

在中国足协3年零6个月的时间里,他在明白中糊涂着,又在糊涂中明摆着,终究还是稀里糊涂。

谢亚龙应该庆幸。他执掌中国足协的几年里,微博和微信还没有普及到现在全民的地步。否则,对娱乐和恶搞从来不甘人后的人们,指不定要给谢亚龙上演多少部情景剧、悲喜剧和闹剧。

叉腰肌事件

在这期间,最让谢亚龙不堪忍受的,就是2008年8月17日所谓的“叉腰肌”一说。即使到了沈阳的看守所里,以及在秦城监狱里,谢亚龙依然在到处解释“叉腰肌”的来龙去脉。

他不断念叨:“我说的是髂腰肌(髂,qia,四声),练好这个地方,对于球员的力量、速度等都有好处。”

这些话把场景拉到了2008年8月17日,在中国女足08奥运会总结会上,,队员们都按要求进行了书面总结报告,部分队员难忍出局的命运当场痛哭,场面甚为感人。

但就在这种气氛中,最后一个发言的中国足协副主席谢亚龙却打破这种局面,指责中国女足简直就是“无斗志无能力”的反面典型队伍。他以巴西队为例教育中国球员:“人家巴西队技术那么好,大牌那么多,人家却在晚上11点去酒店健身房练力量,你们什么时候练过?”

越说越气的谢亚龙提出了一个专业名词——“叉腰肌”,他指出,中国女足身体肌群中最需要训练的是“叉腰肌”,但姑娘们并不知道他所说的这个肌肉部位在哪里。

“叉腰肌事件”真相  谢亚龙说的叉腰肌到底在哪儿

在现代足球运动中,锻炼“叉腰肌”是非常紧迫而且十分必要的。拼抢、控球、传球、射门、踹人……无不需要强大的“叉腰肌”作为坚实的后盾。各国的足球运动员们不但在平时的训练中坚持不懈以手叉腰,锻炼“叉腰肌”,在正式比赛中,仍然丝毫不敢懈怠,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强化“叉腰肌”。

从专业的角度讲,谢亚龙讲得没错,曾经对掌管田径中心的他,绝对是这方面的专家。但是,女足姑娘们并不清楚这个特有的名词意味着什么。很多姑娘把髂腰肌听成了“叉腰肌”。或者,她们听见了“髂腰肌”,但是感到没有“叉腰肌”顺口,当跑女足的记者询问总结会情况的时候,顺嘴把“叉腰肌”说了出去。

“叉腰肌事件”真相  谢亚龙说的叉腰肌到底在哪儿

别说女足姑娘,在跑足球的记者中,至少95%的人也没听说过“髂腰肌”。把这个称呼摆在眼前,99%的记者都不会准确念出“髂”的读音。于是,在一片混沌状态中,“叉腰肌”就堂而皇之出现在各大媒体以及网络上。

谢亚龙的这一番话,所具备的专业含量,同样让网民膜拜,引发了网络上探究“叉腰肌”这一词语来源的热潮。因为,“甚至连谷歌和百度两位大神也无法告诉我,究竟哪里才是叉腰肌,怎么才能练好叉腰肌。”

彼时,微博和微信没有现在发达,网络的传播力度却空前。经过各种演绎并由网络推手操作之后,“叉腰肌”和谢亚龙在短短的几天内就红透民间,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以及娱乐和恶搞的最佳载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