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涅斯塔的故事:拉瑪西亞的最傑出作品

有粉絲私信說,伊涅斯塔的故事只更新了上中兩集,瞎=下沒有更新,今天就來個合集吧。喜歡的朋友可以點擊關注,之前還有梅西和哈維的成長故事。

伊涅斯塔的故事:拉瑪西亞的最傑出作品

“伊涅斯塔!伊涅斯塔!!”

每當8號被換下場時,諾坎普必然會為這位小個子中場響起高聲的喝彩。

雖然被視為大熱門的他沒能捧走金球獎,但巴塞羅那的人們至今仍在討論,他確實配得上一座金球獎。人們都把他稱為“拉馬西亞培養出來的最高傑作”,但他的才華究竟是怎樣誕生、怎樣經培養、從而達到世界最頂點的呢?

為了探尋他成長的故事,我們來到了伊涅斯塔的故鄉Fuentealbilla。

這裡是位於伊比利亞半島中部的Castilla-La Mancha大區。海拔高、地形平坦、紅褐色的大地向四周無限延伸。

從阿爾巴塞特機場出發開了一個小時車,始終是一條單調的大直路,正當我產生這條路是無窮無盡的錯覺時,右手邊的Fuentealbilla小鎮風景突然進入了我的視線。小鎮人口只有2000人,也許說是個村落更為恰當,而27年前,伊涅斯塔就誕生在這個地方。

位於小鎮外沿的伊涅斯塔的老家裡,現在還住著他的爺爺,安德列斯-伊涅斯塔-盧漢。

老家一樓的酒吧好多年前就關門了,但自從西班牙奪得世界盃後,酒吧門前立起了大力神杯的銅像,哪怕是這麼個偏遠的鄉下地方,也有大批遊客殺到。

“伊涅斯塔從很小的時候起就一直在酒吧前面的路上踢球了。他的小學離這兒也只有幾十米遠,一到中午他就回家吃個午飯,然後又馬上帶上個球去學校。”

小學裡只有一個小小的足球場,孩子們都在上面踢球。據說伊涅斯塔以前也在這片場地上天天踢到太陽下山。

小鎮本身也是空空如也,沒什麼可娛樂的。在這麼個小小的世界裡,小小的伊涅斯塔每天就這麼奔來跑去。

“幸運的是安德列斯有才華。但他取得大幅度成長的,是他離開這裡後的事了。在鎮子裡排第一的小孩到處都是,但安德列斯之所以能成長為現在這樣,是因為他從不驕傲自滿,而是真心地想踢球。而且也是因為他有幸遇到了賞識他的好老師。特別是遇到阿爾巴塞特的Varo教練,實在是意義重大。”

每天早上,爺爺都會看報紙,然後把孫子的新聞小心地剪下來,貼到孫子過去吃飯的那個房間的一面牆上。

“不久前聖誕節的時候他還回來住了3天,鄉親父老、親朋戚友都來了。我才不管什麼英雄不英雄的,對這裡的人們來說,他現在也只不過是一個人緣好的普通人而已。”

然後老人走出屋外,向我們指了指孫子新蓋的房子。那是在一條被命名為安德列斯-伊涅斯塔的街上的,一座紅磚房。

伊涅斯塔的故事:拉瑪西亞的最傑出作品

善於聽取教練忠告,並付諸實踐的能力

8歲的時候,伊涅斯塔通過了測試,加入了阿爾巴塞特足球俱樂部的青訓營。阿爾巴塞特離家有50公里遠,伊涅斯塔的父母就每天輪流著開車送兒子去訓練。

當Jose Manuel Varo第一次看見被父親帶著來的這個小個子少年時,他很是擔心他真的行嗎?明明是短袖的球衣,他穿上就快到手腕了,體格也明顯比同齡人要纖細。“當時隊中就數他個子最小,球衣看上去都大得不行了。”

一邊說著,Varo一邊給我們看伊涅斯塔小時候的照片。照片上是一位穿著不合身的球衣、看上去有點怪難為情的白皙少年。

“但也就是在他加入的第一天,當我把球遞給孩子們,讓他們開始踢的那一瞬間,我就看出來了。這個孩子他不一樣。8、9的少年一般都只會看著球來踢球,但安 德列斯不一樣。帶球的時候他總是把頭抬起來,一邊觀察周圍一邊帶。傳球的時候也不是傳給人,而是從那時起就已經有了要塞空當的意識。這並不是我們當教練的 教的。”

Varo在阿爾巴塞特教了伊涅斯塔四年。他跟俱樂部的教練們都商量過了,決定最大限度地激活安德列斯的技術。

Varo認為,在培養階段,有一點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聽”的能力。

“有天賦有才華的球員有不少,但安德列斯更是有聽取教練和父母的教誨、忠告的能力。每當我跟他提點什麼意見,他下一刻就能在實踐中表現出來。年紀這麼小的孩子誰都會犯錯,但多數人是屢教不改。讓他變得如此偉大的,正是這種能謙虛接受意見的能力吧。”

在Abelardo Sanchez公園,我與他們碰面了。Chapi、Bruno和Jose Carlos,伊涅斯塔當年在阿爾巴塞特的隊友。三人先是歡迎我來到阿爾巴塞特,然後把我帶到了他們常去的酒吧。

“他的停球真不是開玩笑的。包括我們在內,所有孩子都做不到他那樣。而且他還曾在某次比賽的決賽中一口氣進了4個球。”Bruno追憶起來。Chapi則 說“他能看清四周。”而Jose Carlos甚至直言“他真的是萬能的,什麼弱點都沒有。硬要說的話,那就是頭球無能,還有就是長得太白了,很難看到他吧。”說完他也笑起來。

Bruno還指出,阿爾巴塞特的教練的風格很適合安德列斯。

“Varo是那種會最大限度激發球員技術潛能的教練。他的有球訓練很多,安德列斯就在這樣的訓練中磨練球技。他要是被拉去當中衛的話現在不知道會怎樣。但對他這樣的球員來說,當時的環境非常理想。

終於,以伊涅斯塔為核心的阿爾巴塞特進軍到7人制足球全國錦標賽Brunete Tournament。西班牙各地的少年隊都將在自己的級別中一爭高低,同時全國各地的球探也將目光聚焦在參賽的好苗子上。

“我們之前就想象過安德列斯會有搶眼的發揮。而比賽過後,在場的巴薩有關人員就來談話了。那次大賽上,安德列斯曾經有次把一個從背後飛過來的高球,硬是從對方後衛頭上停下來了。我親眼見到這一幕,到現在也忘不了。”

伊涅斯塔的故事:拉瑪西亞的最傑出作品

在巴薩踢球必要的技術和智慧

巴薩青訓營的總管Albert Benaiges也說,自己至今能夠清楚地記得伊涅斯塔當年踢球的樣子。

當我去採訪Benaiges時,他正站在鄰接諾坎普的Mini Estadi的球場邊上,津津有味地看著孩子們玩小遊戲。“好小的孩子啊。”我這麼一說,“2000年出生的。”他和藹地笑著應了聲。“才10歲啊,10歲。時代真是在進步啊。安德列斯剛來的時候也差不多是這個年紀。雖說那時有12歲了,但個子真是小啊。”

親手培養了伊涅斯塔這件傑作的Benaiges,從學生12歲起就一路看著他成長的這位老師的眼中,小時候的伊涅斯塔究竟是什麼樣的呢?

“就在那次錦標賽中,只有那麼一名球員,雖然個子小,但表現是超乎尋常地好。那就是安德列斯。當時我的球隊,也就是巴薩隊中雖然也有許多優秀的球員,但哪怕是跟他們比起來安德列斯也是不一樣的,天賦實在是非同一般。”

在那次大賽中伊涅斯塔榮獲MVP稱號,一時間聲名傳遍全國。Benaiges當時就確信這名少年的球風跟巴薩的哲學相吻合。於是他就跟伊涅斯塔的父親說:“馬上就來巴薩吧。選拔測試什麼的都可以免了。”

從來沒離開過Fuentealbilla老家的伊涅斯塔最初萬分不情願,但最後還是決定加入拉馬西亞。於是他的成長路上最重要的一個階段,也就是在拉馬西亞的日子,開始了。

“一開始他哭個不停,連飯都不願意吃啊。我只好把他帶去看看電影,有時把他叫到家裡坐坐,試圖當他在拉馬西亞的父親來養他。他有天賦,這個誰都看在眼裡。而最大限度地把他的天賦激發出來,這就是我的工作。”

那要怎樣打磨從各地輸送過來的具備天賦的原石呢?Benaiges堅稱,關鍵在於兩點。

“至少對巴薩來說,培養球員有兩點絕對的哲學,那就是技術和智慧。安德列斯的身體很單薄,但我們所做的是不著急身體,而是提升他技術方面的才華。最初的階 段我們基本沒有強化身體素質的措施。另外一點就是培養球商。下一步應該做什麼?我應該出現在哪裡?這些意識我們一點點地灌輸給他。不過這小子吸收得很快, 指導他是很簡單的事。”

伊涅斯塔20歲前的培養計劃中的核心內容,就是技術和智慧兩點。“你瞧,看看那邊那小子。” Benaiges突然說道。

“那個穿2號的球員,他叫Mateo,11歲,阿根廷來的,天賦厲害得很。簡直跟小時候的安德列斯一模一樣,身體纖細,也踢一個位置。他以後會如何成長呢?”

我看過去,那位Mateo小朋友球衣飄飄,一下子就晃過了對手,然後馬上就傳出了記精準的直塞球,正好穿過了兩名後衛的空當。在慈祥的Benaiges的指導下,只要他一步步來,踏踏實實地成長,說不定哪天就能跟伊涅斯塔站在一塊場地上踢球了。

“很多球員都是這麼過來的。比方說梅西吧, 因為發育上有問題,所以我們在對他的培養上花了相當大的工夫。那傢伙從小的敏捷性都是沒人能比的。而安德列斯呢,則是結合了良好的球感,球風更優雅的類 型。這倆到現在也沒怎麼變吧?對於梅西,我們就特意激活他的敏銳度,對於安德列斯,我們就提高他的攻擊意識,不同的球員我們就用不同的方法去培養。像皮 克,一開始他是不被看好的,但我就覺得他有特別之處,於是給他開小灶,不停地讓他練頭球。還有布斯克茨,我至今仍記得他爸爸把他帶來時的情景。他們都是從 拉馬西亞走向一隊的,這比什麼都讓人高興。”

但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年輕球員都能成功的。像馬克-克羅薩斯和蓋伊-阿蘇林這樣的備受關注但始終沒能取得好成績,最後不得不轉會去其他俱樂部的例子也有很多。

伊涅斯塔在拉馬西亞時的室友Gilberto現在一邊在位於巴塞羅那近郊的Castelldefels俱樂部踢球,一邊兼任俱樂部青訓營的教練。從巴西來到拉馬西亞的他跟伊涅斯塔同一年出生。兩人相識後馬上就打成一片,無論是去山坡上的學校上學,還是放學後的練習,他們總是在一起。

“雖然一開始他看上去特別孤單,但後來也跟大夥兒相處得很融洽。然而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在那裡取得成功的。像迭戈-卡佩爾(譯註:現塞維利亞邊鋒)就總是躲在圖書館裡偷偷地哭,結果他沒能跨過這道坎,很快就回老家去了。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

拉馬西亞的入口處有兩臺公共電話,少年們每天晚上都不惜引發小規模戰爭,就為了爭個好順序給父母打電話。Gilberto認為正是拉馬西亞的這種環境,推 動著伊涅斯塔的成長。“從我們的房間放眼望去就是諾坎普。大家都會想,總有一天我會到那裡踢球的。此外,每當一隊有球員受傷,為了填上訓練的空缺,我們也 有機會被叫去參加。對安德列斯和我來說,這都是巨大的動力。”

16歲的那年,費雷爾把伊涅斯塔叫到了一隊。據說帶他第一次走進更衣室的,是那位路易斯-恩裡克。

Gilberto說,促使一隊樂於從青訓營提拔人才的原因,不在於別的,在於巴薩培養體系的一貫性。“陣型要麼是433要麼是343。哪個級別在場上的排 兵佈陣都一樣。所以哪怕突然被叫到一隊,也不會對戰術感到不適。安德列斯就是這樣很順利地一升再升升上去的對吧?他過去是4號位的球員,也就是瓜迪奧拉的位置,但現在基本就是踢左中場,也能踢左邊鋒。他在巴薩這個體系中,不斷地開拓了自己作為一名球員的可能性。”

和煦的陽光照射在蔥蘢的陽臺上,也照亮了紅磚房。摁下門鈴,看上去是那麼溫柔的母親就出來迎接我了。Jose Antonio先生在嗎?

“應該是去了他最愛的酒吧吧。前面拐個彎就是了。”

坐在酒吧裡的伊涅斯塔的父親Jose Antonio點了杯加奶的濃縮咖啡,便緩緩地道起了故事。

“他兩歲的時候我給他買了個球踢,然後3歲的時候我就跟他兩個人在家門口踢。我自己沒能靠踢球養家餬口,但我希望兒子能這樣。不過我沒強制他。是安德列斯自己想踢球,我們當父母的才支持他的。”

如果寄予過分的期待,天賦再高也有可能被逼崩潰,這種例子哪兒都有。哪怕是兒子堅持說不願意去拉馬西亞的時候,父親也只是勸說了句“載著機會的火車只會經過家門口一次喔”,沒有硬把他送過去。考慮到伊涅斯塔溫順的性格,這種溫和的支持與推動也許是最適合他的方式。

伊涅斯塔的故事:拉瑪西亞的最傑出作品

Point 3 家人的支持與尊重他人之心

伊涅斯塔前來接受採訪時,已過了下午1點半了。雖然認識他的人都說他靦腆易害羞,但似乎最近漸漸習慣了起來,談話很自然地就開始了。

“安德列斯-伊涅斯塔是怎麼被培養起來的?這個問題嘛……對了,你說你已經去過Fuentealbilla了是吧,我的技術都是在那所學校的空地上,一天又一天地踢球練出來的。

但我覺得我是被上天眷顧的。在那以後,我在阿爾巴塞特遇到了Varo,在拉馬西亞又能在Benaiges等教練的指導下,跟著高水平的隊友一塊兒踢。就這樣在不知不覺之間,我各個方面都得到了成長。”

以Varo、Benaiges為代表的曾給予伊涅斯塔指導的教練,不知是否出於偶然,都是側重技術和球商的人。

“這比起什麼來都更讓我感激。我從小個子就不大,只能靠傳帶來跟人一決高低。而不管是Benaiges,還是第一次把我叫上一隊的費雷爾,還是每天都讓我跟著一隊一塊兒訓練的範加爾,他們每個人培養我的方式,都在於強化我最大的武器。而這也並不是我一個人的專利。”

那拉馬西亞今後也會誕生像伊涅斯塔這樣的球員嗎?

“那是當然的。俱樂部的方針從來沒變過。通過頻繁的短傳來展開進攻,在這種足球哲學的指導下瓜迪奧拉、哈維、梅西們不斷湧現,拉馬西亞以後也將是俱樂部的力量來源。”

據說當瓜迪奧拉還在巴薩時,看過伊涅斯塔踢球后,曾經跟哈維這麼說。你以後會讓我退役,然後那個少年會讓你退役。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在巴塞羅那的金礦體系之下,總有一天伊涅斯塔也會將接力棒交給哪個接班人吧。

“巴薩在日本也很受歡迎吧。以前去的時候球迷熱情高漲得很啊。”他這麼說道,然後爽快地向我保證說一定會再贏下一座歐洲冠軍盃,然後去日本的。

安德列斯-伊涅斯塔本身就是一種才華。而創造出這種才華的,既是那所小小的校園的空地,也是小時候為他打下基礎的教練們。然後在拉馬西亞這個理想的環境中日復一日地歷經打磨,最後終於登上了名為諾坎普的豪華舞臺。

Benaiges也這麼說道:“正因為有了家人的全力支持,才有了今天的安德列斯。同時他還具備尊重他人的心,這比起花樣繁多的訓練項目什麼的重要得多。”

該去吃午飯了,請替我向各位問好。伊涅斯塔說完後,就跟著父親穿過兩旁都是紅磚房的小道走開了。這兩人的背影,跟他們開著小車穿越那條看似無窮無盡的大直路的那個時候,應該是一點變化都沒有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